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農業「CEO」成為急需的職業

[複製鏈接]

370

主題

370

帖子

2325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ingoom03 發表於 2015-8-23 16: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農業轉方式、調結構,迫切需要新的人才支撐。「農業CEO」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我們的農業就更有希望了。

  前不久去成都採訪,在下轄的崇州市碰到了這麼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給他們發聘書的不是農業企業,而是農民專業合作社。原來,這裡的農民以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再聘請職業經理人來經營,收益部分採取「保底+分紅」的形式,保證大家都有錢賺。

  一位管理上千畝土地的職業經理人戲稱自己為「農業CEO」。「剛開始大家都覺得是玩笑,細一琢磨,還真是這個道理。企業CEO向董事會負責,我們向合作社負責。用工業思維來經營農業,我把糧食生產的每一個環節——耕地、播種、施肥、灌水等等,都制定了精細化的管理細則和生產流程,這樣才能嚴控成本,提高產出,實現收益最大化。」據了解,在崇州,拿到證書、受到聘用的農業職業經理人有1000多人,去年他們每畝的收益在150元左右,入社的農戶每畝直接增收500元。

  田野里「長」出「農業CEO」,反映了我國農業農村的新變化,適應了我國農業從傳統向現代轉型升級的需求。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老齡化問題突出,今後「誰來種田」「怎麼種田」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與此同時,受到生態環境和資源條件的「雙重約束」、成本地板和價格天花板的「雙重擠壓」,農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要實現農業的永續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迫切需要轉變原有的生產經營方式和組織、管理方式,用現代化理念改造傳統農業,進一步提升農業的競爭力。這一過程中,需要培養一批「有知識、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創造一種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盡其用的體制機制。

  在當地的探索中,這些「農業CEO」所依託的,是「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業職業經理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三位一體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這一體系嘗試著在不流轉土地的情況下,實現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讓多種類型的新型經營主體發揮更大作用。

  這樣的探索值得肯定。但要讓一個新生事物保持長久的生命力,讓「農業CEO」不走形,一方面要給他們生存空間,另一方面也要做好相關的制度設計,建立職業經理人和「僱主」社員之間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對雙方的責、權、利作出明確規定,既有健全的激勵機制,也有損害農民利益時的懲罰措施。對職業經理人的認定、評價、退出等都應有一套完整的考核管理體系。此外,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在政策上對職業經理人應該多加扶持,加強對他們的培訓和服務工作,對他們在經營中遇到的難題,想方設法予以幫扶。

  農業經營具有一定風險性,相應的保障體系也要設計好。否則,賺錢了大家都高興,萬一賠錢了,農民利益如何保障?要充分運用農業保險、農業風險基金等工具,對可能出現的市場風險及自然災害風險等提早預防,解決職業經理人和農民的後顧之憂。

  隨著大量現代生產要素流入農村,以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將會湧現越來越多的職業農民。當「農業CEO」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我們的農業就更有希望了。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不管在什麼時代農業依然是我們的立身之本,沒有農業的支持我國的經濟也不可能有長久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可能有快速的提高。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8: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