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評價《三體》獲科幻雨果獎?

[複製鏈接]

551

主題

681

帖子

33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泰山不倒松

Rank: 4

積分
33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泰山北斗 發表於 2015-8-24 10: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昨天下午消息傳來,劉慈欣憑《三體》(英文版)獲得雨果獎!這不但是中國科幻作家第一次獲得這一美國的科幻小說褒獎,也是亞洲人第一次贏得雨果獎。由此,可以說中國科幻已經走出了本土,並為世界科幻貢獻出了一位大家級的作者!

  雨果獎和星雲獎一起,並稱美國(其實也就是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兩大科幻獎項。其中星雲獎接近於專家獎,因為評委都是專業的科幻作家;而雨果獎更像是讀者獎——只要交了40多美元的會費,加入世界科幻協會的會員都可以參與投票。世界科幻協會目前擁有約40多名來自中國的會員,而此次參加雨果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投票的總會員數大約是5600人。

  有媒體說雨果獎「堪稱科幻界的諾貝爾獎」,個人認為雨果獎更像是科幻界的「奧斯卡獎」,星雲獎才像諾獎。

  這次大劉(即劉慈欣)獲得雨果獎,首先應該歸功於英文版的翻譯者,美國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以及《三體》英文版的出版公司。劉宇昆的翻譯非常完美地把《三體》宏大、深邃以及對科技的各種想象傳達給了英文讀者。在這之前,很多人都覺得《三體》相當難翻譯,因為光「二向箔」、「智子」、「面壁者計劃」、「彈星者」等就很難傳達,何況還有「文革」呢。

  據說,劉宇昆的翻譯並未完全拘泥於原作,其英文版文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甚至還調整加強了一些字句,使其突出了女權色彩。近年來,中國科幻小說的輸出已經慢慢做得有聲有色,不僅是劉慈欣,還有夏笳、陳楸帆、寶樹等更年輕作家的作品也被大量翻譯推介到國外,形成了一定的影響。《三體》獲獎,正標誌著中國科幻開始形成面向全世界的態勢,而不是僅僅局限於國內市場——更深意義上,這是中國科幻文化走向成熟,走向全球化的一個里程碑。

  之前大劉的《三體》差點沒能入選本屆雨果獎提名,但評選過程中出現了「悲傷的小狗」的活動,一些人拉幫結派,打壓另一些科幻作者和作品,整個活動對評獎造成了很大困擾——有兩位提名作者因不滿,撤回了自己的提名作品,使得《三體》得以替補入圍。但「悲傷的小狗」活動也為《三體》得獎造成了一些麻煩,總體看屬於正負相抵。在前後五輪的投票中,《三體》一直領先,但與第二名《哥布林皇帝》的投票始終非常接近,最終《三體》以200票的優勢贏得了雨果獎。

  整個過程雖然有種種客觀因素影響,也確實有運氣成分,但必須得說,《三體》是憑強勁的實力贏得的大獎,絕非被送上的王冠。順便說一句,《權力的遊戲》作者大神馬丁在頒獎之前就非常看好《三體》!

  《三體》能被北美讀者接受,與大劉的風格有很大關係:美國科幻經過長期發展,現在處於各種風格的混雜期,很多作者追求文學感、文化意識,像劉慈欣這樣以古典主義風格構造宏大的太空史詩的作品已不多見。大劉的科幻小說以立足科技前沿的科幻構思為最大特色,其科幻概念密集、超前、氣勢宏大,容易跨越文化和語言,形成衝擊力。其故事情節畫面感很強,也容易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及廣闊的想象空間。更不用提來自美國文化之外所能帶來的新鮮感了。

  獲得雨果獎,還只意味著大劉在世界舞台上的成功,不能代表中國科幻已經站在了世界科幻的前沿——事實上,我們的科幻文學還遠不夠發達,面臨著作者稀少、產業規模小、讀者不穩定、市場有限等嚴峻問題。即使對劉慈欣本人而言,這也是他剛剛站在了和阿西莫夫、克拉克、海茵萊茵等著名科幻作家同一個層面上,可以被冠以科幻大家的名號,但《三體》距離美國最出色的科幻經典,多少還有一點差距。當然,未來不好說了。(電子騎士)
頻繁回頭的人,走不了多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9: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