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跑站」者侵蝕了多少救助資源

[複製鏈接]

551

主題

681

帖子

33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泰山不倒松

Rank: 4

積分
33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泰山北斗 發表於 2015-8-21 10: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前媒體一則報道,將「跑站」者帶入了公眾視野。據《華商報》報道,8月16日,中國西安市長安區救助站來了一位求助的謝姓小伙。工作人員在登記其相關信息時發現他是一個「跑站」人員,屬於不予救助對象。他之前的救助記錄多達185次。像他這樣的「跑站」者還有不少。謝某自稱20歲就開始「跑站」,除有記錄的185次外,他的實際救助記錄「至少超過兩千次」。他說,敢到處跑站就是鑽法律的空子,並稱,80%的救助站都會給他一些錢,或購買火車票讓他離開。
  設立救助站,旨在幫助需要救助對象擺脫困境。但卻有人從中鑽空子,瘋狂「跑站」,本案中29歲謝某堪稱其「佼佼者」,10年跑數十家救助站,自稱被救助超2000次。若這屬實,以此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恐不在話下。但這樣的「典型」讓人聽來如鯁在喉。
  也許有人會譴責謝某不勞而獲,年紀輕輕就過著有如寄生蟲般生活。但歸根結底,他之所以能屢屢得逞,最根本的還是我們的救助機制及方式出了問題,使得「跑站」有了可乘之機,還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透視謝某10年被救助成百上千次,可見其甚或已將之當作了工作,源源不斷從途中救助站獲得給養「加油」。其實,謝某「跑站」並非孤立的個案,他只是泱泱「跑站」隊伍中一分子而已。這支隊伍的存在,讓有限的救助資源被跑站者所瓜分、吞噬,使得一些真正需要救助的對象得不到及時而有效的救助。這應該引起相關部門高度警覺,並儘早想出破解之策,力使「跑站者」寸步難行。
  將救助對象信息上網,實行信息共享,是防範「跑站」的必由之路。一些跑站者之所以能屢試不爽,就是因為各救助站之間不通氣;而對某一個救助站而言這些跑站者可能都是陌生面孔,毫不遲疑伸出援助之手,不僅安排食宿而且還給其車票,甚至還得給零花錢才肯走人。雖然一般人對此可能恥於問津或不屑一顧,但這樣的「福利」對一些人來說也是不吃白不吃的白食。
  幫助買車票遣送是救助站的普遍做法,本無可厚非,但客觀上也為「跑站」提供了支持。眼下各地積極為救助對象買車票的做法,其實是不折不扣的「推死人過界」,免得在當地影響市容市貌及增加當地救助站負擔與壓力。像打排球踢足球一樣,總想把「球」打到對方場地或灌入對方球門;但這隻能是事與願違,儘管飛出的「球」越踢越多,殊不知在踢出同時,也不得不頻繁接「球」。不僅如此,還有不少流浪者在不斷顛簸中淪為「被跑站者」。
  無論如何,救濟資源該物盡其用,「用在刀刃上」,而不能容忍鳩佔鵲巢。以本案中的謝某為例,儘管其聲稱疾病纏身不能勞動,但能跑東跑西走四方,其被救助的資質難道就未曾引發質疑?所以,在實施救助時要盡到起碼的篩查責任,若為「跑站」即一票否決。這樣,方可從根本上去做「減法」,社會的救助壓力才能真正得到緩解。
  告別「跑站」,需要政府及相關機構合力而為,最關鍵是要衝破狹隘本位主義束縛,將資質篩查、救濟信息共享做到位,也避免讓「跑站」者濫竽充數,侵佔了本應屬於真正貧弱者的救助資源。
頻繁回頭的人,走不了多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9: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