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工人在緬甸被判重刑恐不止伐木那麼簡單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zhh 發表於 2015-8-20 10: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導讀
22日,中國150多名工人因在緬甸伐木被判處20年以上重刑,引發輿論關注。但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伐木工赴緬伐木,走私木材的情況時常出現。緬甸政府為此也逮捕了一些中國伐木工,但並沒有施以重刑,大多數中國伐木工在被關押一段時間后就被遣返回國。如果要以儆效尤,為何非要等到現在才下手?

作者信息
彭念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博士生
  22日,緬甸密支那縣法院對緬北中國伐木工一案進行宣判。據《緬甸時報》23日報道稱, 根據《公共財產保護法》第3款,153名中國伐木工被判處終身監禁(20年有期徒刑),另外兩名未成年人根據《兒童法》第7款(b)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緬甸法院對中國伐木工施以如此之重的判罰,立即引起中國的高度關注。中國駐緬大使館、中國外交部均表示要與緬方進行嚴正交涉。

被緬甸警方抓獲的中國伐木工人
被緬甸警方抓獲的中國伐木工人
  在緬甸的法律體系中,終身監禁屬於最高刑罰。僅僅因為中國伐木工人在緬甸非法伐木便對100多名中國公民施以最高刑罰,自然引發中國對緬甸法院量刑過重的質疑。事實上,對中國伐木工的判罰起初是根據《國民財產保護法》,后更改為《公共財產保護法》。而在緬甸1947年制定的《公共財產保護法》第3款中並未找到清晰的刑期規定。

  《緬甸時報》23日援引密支那縣法官吳敏瑞(U Myint Swe)的話稱,對這些中國伐木工判處重型就是樹立一個例子,讓那些膽敢非法盜取緬甸自然資源的人明白他們將要承受的刑罰。

  儘管吳敏瑞的解釋看似指出了中國伐木工被施以重刑的緣由,但事實上,緬甸對中國伐木工判處重刑遠不止這麼簡單。一個顯而易見的疑問就是,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伐木工赴緬伐木,走私木材的情況時常出現。緬甸政府為此也逮捕了一些中國伐木工,但並沒有施以重刑,大多數中國伐木工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關押之後,就被遣返回國。並且,在貪污腐敗橫行的緬甸,即便是被緬甸政府抓獲,只要輸送一定數額的錢財,也不會招致重刑。如果要以儆效尤,打擊邊境走私木材的非法活動,為何非要等到現在才下手?

  顯然,此次緬甸法院重判中國伐木工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這既與緬軍與克欽獨立軍之間的武裝爭鬥相關,也與緬甸林業主管部門嚴厲打擊非法走私木材等自然資源有關。早在2014年,緬甸林業部門就出台嚴厲法規來打擊非法走私木材等自然資源的非法犯罪活動。由於緬甸的木材、翡翠等自然資源都集中於緬北地區,政府對該區域缺乏有效管轄,因此,林業部門藉助軍隊更容易打擊走私犯罪活動,而緬軍又可以打著打擊走私犯罪的合法旗號在緬北地區進行反走私武裝活動,趁機切斷緬北民地武的財源,最終逼迫民地武接受國防軍改編計劃,將整個緬北置於緬軍有效管控之下。

  基於這種考量,自2014年年底,也就是緬甸林業部門開始打擊走私犯罪不久,緬軍就在緬北克欽地區進行持續的反走私清除行動,並引發緬軍與克欽獨立軍的衝突。這批中國伐木工就是在這撥打擊走私行動中被扣押的,這也是緬甸首次大規模扣押中國伐木工。事後,中國方面曾數次出面交涉,都被緬軍以打擊走私木材的借口搪塞過去。此外,這批中國伐木工在初期僅被暫時監禁,也未能引起足夠重視。不少人認為,與以往一樣,這批伐木工將在不久之後就被遣返回國。

  然而,中國伐木工被扣押不久之後,緬軍與果敢同盟軍、克欽獨立軍以及德昂民族解放軍之間的衝突爆發,並最終引發緬軍炮彈射入中國境內傷人的惡性事件,逼迫中國軍方在中緬邊境進行實兵演習。在此背景下,扣押的中國伐木工在一定程度上就成為中緬關係的「人質」。

  儘管緬甸主審法官吳敏瑞表示並未受到來自政府的任何壓力,但事實上,在緬甸目前的行政體制中,地區軍區對當地安全事務具有毋庸置疑的權力,審判超過百名中國伐木工這樣重大的事件不可能沒有受到地區軍區的影響。況且一個縣級法院很難獨自對如此重大案件做出如此大膽判決。

  因此,此次重罰中國伐木工從本質上而言,是緬軍對中國與緬北「民地武」千絲萬縷聯繫發泄不滿的一次重要信號,其目的在於阻止中國各個層面,尤其是地方企業及當地居民與緬北「民地武」的往來。如果不能有效管控中國地方、企業及居民與緬北「民地武」的往來,類似的事件恐還會再現。
沙發
yablue 發表於 2015-8-20 19:47 | 只看該作者
緬甸1967年排華, 緬甸華人張國強在《悼念恩師林麗華》 中記述「我在仰光郊外勃生堂就差點被反華暴徒圍殺。我只好蹲在後巷廁所糞坑旁避難。 」

緬甸民眾襲擊中國大使館, 劉逸被打死。
見《毛主席的紅色援外戰士——劉逸》,《人民日報》1967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4: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