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車禍為什麼那麼多?一個海歸的揭秘讓你驚詫 。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5-8-19 06: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近,一個好久不見的大學同學車禍去世,他的小孩才3歲。參加完葬禮,想起小孩子掛滿淚珠的小臉, 徹夜難寐。上百度一搜索,發現中國的車禍死亡率已經連續1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我們以世界3%的汽車保有量,製造了全球16%的死亡人數,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開車最危險的地方。大多數網友都把車禍多的原因歸咎為中國司機素質低。

本人在中國出生,長大,大學畢業後去美國讀碩士,在美國考的車牌, 後由於工作原因,在不少國家開過車。我從來不覺得美國人的素質比中國人高很多。

新奧爾良風災中,美國的大兵是帶著衝鋒槍去災區救援的。如果他們不帶槍,當地就會有人打、砸、搶。 汶川地震時解放軍有帶槍嗎?「素質論」掩蓋了車禍多的真正原因,也撇清了交管部門的責任。

以下是我在國外和國內開車的一些體會,供大家參考:

1、在美國學車的時候,教車師傅第一課就告訴我,後方45度左右的地方是左右後視鏡的盲點。如果超車后換線,必須要略轉一下頭, 以眼角的餘光確保盲點位置沒有車才能換線。如果你跟在別人的車後面,最好不要長時間呆在前車的盲區,以免對方看不見你而突然轉向。

這個盲區,所有歐美國家的司機都知道,南美和東南亞等地的朋友也都知道,在他們看來,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在中國,我們交學費去駕校學車,教車師傅有教過你盲點嗎?沒有,因為他們的師傅也沒有教過他們。我們只能自己從車禍中以血的代價來領會。

2、中國的交通要改善,駕校是第一個要動刀的地方。我再說兩個例子:

a、在美國超車后換線,師傅會告訴你,在後視鏡中看到了後車的前輪才可以換線。這種方法可操作性很強。但在中國沒有人教這個,偶而有師傅教的話也只是說50米或60米。在後視鏡中你怎麼能知道50米有多遠呢?

b、關於遠光燈,所有的美國司機都知道,起霧時不要打遠光燈,因為反而看不清楚;另外,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亂開遠光燈,如果你干擾了對面車司機的視線,撞到你了是自己倒霉。中國的教車師傅不教這些,他們老是強調要眼明手快,好像只有反應快才能在路上活下來。基本的安全知識反而不教。

3、在美國,如果高速公路上發生車禍,交/警至少在200米以外就在地上放置冷光蠟燭(防風), 提醒你換線。而在中國,交警頂多在幾十米開外放一個熒光的警示牌,等你看到了,離故障車也就 剩下幾秒鐘的反應時間。

4、在中國,交管部門喜歡在車道中的隔離帶建花壇,有些地方甚至連高速公路的隔離帶也有花壇。 這種做法全世界只有中國有。花壇建在路中間容易讓司機分神, 用隔離欄最實用,還便宜。另外,花壇在維護的時候,停在路邊的園林車、洒水車都很容易造成追尾。要美化市容,花壇可以建在路邊。如果中間一定要種花草,能不能採用不需修剪和免澆水的品種?

5、我回國已經10年了,在國內也開了10年車。我跟普通的中國司機一樣,偶爾圖方便也會犯犯規,比如雙黃線左轉等等。但在國外就不敢,我覺得我的個人素質沒變(普通人一個), 在國外小心謹慎,是因為國外違規的成本遠比國內高。

有一次在郊外,凌晨兩點在65英里的高速上開到80英里也被警車攔住罰款。美國的交警大都是流動執法,會從任何一個地方冒出來,讓你不敢心存僥倖。

反觀國內,我們的交警很喜歡呆在十字路口。 很多地方還讓交警站在十字路口指揮交通。我一直沒想明白,路口不是有交通燈嗎?中國交警編製增加的速度遠遠跟不上車輛,有限的警力還是應該用在刀刃上,十字路口還是交給紅綠燈吧。

6、最後我想強調一個觀點,交通管理和其他領域的管理一樣,是一門科學,需要以科學的態度去研究。美國有科研人員研究了全美事故率最高的10個十字路口,發現了一個普遍問題,這些十字路口的交通燈都不夠高,不夠多。如果前面是個貨車,跟在後面的車就看不見交通燈變化,容易造成追尾。按他們的研究對交通燈進行改良后,發現第二年事故減少了15%。

如果這個研究結果正確的話,90%的中國紅綠燈都有改善的空間,而且一改馬上就能見效。這樣每年能挽救多少人命,減少多少損失?這些成果別人都已經研究好了,都是公開發表的,不用專利費,我們只要拿來就可以了,為什麼不做?國家每年這麼多代表團出訪,每年花這麼多錢去引進技術,比如高鐵。為什麼沒有人肯花 時間去研究別人交通管理的先進經驗?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的專業和工作和交通沒有半點關係。我對交通管理的理解是一個普通駕駛者的粗淺理解。但我強烈反對以司機「素質差」來解釋中國交通管理的落後。素質差的是我們交通的管理者,差的是管理的理念,而不是司機。

我們已經是「世界第一」了,該到改變的時候了。為了家人和朋友的健康和安全,請自覺安全出行,並給你身邊的朋友看看,讓愛傳遞到每一個人。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0: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