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的自述-(一生坎坷)-(一把辛酸淚)…

[複製鏈接]

62

主題

64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45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花名雞仔 發表於 2015-8-9 12: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70年的奮鬥…(一)…嬰童時期
 
我的自述-(一生坎坷)-(一把辛酸淚)…(一)…嬰童時期

我的自述,不是寫小說,想到那,就寫到那,每天想起來就加一點進去,加加插插,修修改改。

開編

自述,其實就是說說個人經歷,以及所見所聞寫出來,自娛自樂,當然,有些事是不能寫與不能說的,人無完人、孰能無過。

有人說沒有邏輯,沒有規律,語不通言不順,亂七八漕。什麼叫邏輯,真的不懂,只讀了幾年書,水平有限,加上年紀大,時間久,只能想多少寫多少,加加插插,修修改改,今次放在這裡,下次可能變了位置。好就好在不怕人說,不怕人笑,世間上,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要說要笑,隨他去吧。

沒進入主題之前,介紹一下所有居住的地方,一共在三個地方居住過,媽廟、香港、英國,

媽廟是我老家,是養育我的地方,童年在此度過,再窮也不敢忘掉,媽廟是個雜姓村,建村歷史有三百多年,按姓氏排列進村居住,蘇、何、李,吳、蔡、張。在外人口眾多,媽廟村的南面有一條小溪,北面有一條寬達幾十米的河流,小溪和河流環抱著媽廟村。村內東方建築石屋和西洋建築古洋樓錯落有致,村民世代在此繁衍生息,自有小金山之稱。

香港,也是個好地方,第二居住地,居住了十年,人生最美好時光在此度過,大部份老同學、老朋友、親戚、還在香港,弟弟一家也在香港,經常留戀過去美好時光。我兄弟三人各散東西,大的弟弟在國內,發展不錯,有樓有生意,小弟在香港,最有生意頭腦,事業最成功,三兄弟之中,走得最遠是我,混得最差的也是我了,沒辦法命運捉弄人,命運無法擺脫。

英國,居住時間最久,由於語言隔膜和飲食習慣格格不入,工作非常枯燥,除了工作之外沒有其它娛樂,對我個人說,三個地方之中是最不喜歡的地方,主要還是為了孩子,被迫留下。我不會做生意,做了兩間外賣店,兩間餐館,都是失敗告終,下面都有提及。還是老家好,可能是年老思鄉吧。

我的自述是寫自己經歷和一些所見所聞,個人經歷是真實事情,全無虛假,所見所聞就要靠各人分釋了。寫自述早就有這種想法,於免將來犯了老人痴呆症,什麼都記不起來,自己拿紙寫,也沒有意思,就讀過那幾年書,那點墨水,幾個見不得人的狗爬字,錯別字又多,怎樣寫,所以遲遲動不起筆來。我最怕的就是寫信,幾十年都沒有寫個幾封信,好在現代科技發達,藉助電腦,寫得好與不好同出一樣字,寫錯了,修改起來也容易。

說到寫字,順便在此一提,幾十年來都沒有寫過幾個字,為什麼突然想起寫字呢,這就要先從一班老同學說起,說起班老同學,也不過是中學時期一班同學,在一起讀書最長的才一年半,有些連一年都不到,由於偷渡離開學校,各散東西,現在有聯絡的,美國、澳州、香港、沒有出來在國內也不少,一班同學友情能夠保持到現在,我相信其它人也不多。

寫字前,我們幾十年的幾個老同學,藉助現代科技,通訊方便,在Skype,QQ,等,經常在視頻見面聊天,閑聊過走,聊聊家常,有同學提議不如上whats app用寫字方式,練練字,幾十年沒有寫字了,好多字認識不會寫,大家覺得挺好,一方面可以練練字,又可以活動下腦筋。起初寫得挺來勁,寫寫下只我寫,其它人不見蹤影,可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之然故吧。我寫自述不相信,我也不會為了這些小事,失去幾十年的友情,同學叫我加點曲折離奇或帶點戲劇性東西寫進去,被我反對,要寫就寫真實,不作虛假,又不是寫小說,再說也沒有那種才華,

嬰童時期

上世記40年代,這是一個動蕩的年代,中國經過八年抗,日本剛投降不久,全國還在歡騰,到處喜氣洋洋。

一九四五年十月十六日,偏遠一角,廣東省惠陽縣淡水古屋,一個男嬰降生在一貧苦家庭,由於家裡窮,兄弟姊妹多,(聽說父親抽大煙),出於無奈,三天不滿就把他送給惠陽縣,淡水澳頭媽廟鄉,一李姓人家收養,(這種情況在舊社會到處都有)。

由於不到三天進了李家,原姓基本無人知曉,直到十八、九歲某一天才從伯娘處略知一些,知道是淡水古屋人,姓古,家裡父母從來不說,也沒聽別人說過。
嬰兒三天抱回來,母親由於沒奶水,遇見村中有人奶水多,自己小孩吃不完,好心的會給一點吃,平時就靠米糊進食,(農村窮苦孩子都一樣,那年代那像現在,奶粉、嬰兒食品樣樣都有)。

從此一生多磨難,農村家裡窮,父親和叔叔那時沒分家,婆婆還在世,大家同住在一起,父親和叔叔,兄弟感情不好,聽說嬰兒時期愛哭,曾經因哭的緣故,被叔叔抱起丟進渠道,(母親親自說的)。父親在外做點小生意,家裡只剩下婆婆和母親帶著我和二個弟在農村過日子。

后來叔叔離開家裡到了香港謀生,離家之前先把家裡一面牆拆掉,因為屋子他有一份,把自己一份拆了再走。叔叔到了香港后,一直在船上工作,(行船),沒有成家,90年代後期,從香港回到老家,聽說用退休金買了層樓,終老在家鄉。我在香港見過幾次面,什麼時候離家去香港,我一點都不知道,幾十年了,那時我還是嬰兒,什麼仇恨也己經不存在了,同時是他們上一輩事情,我第一次探他,還是不理不睬,后來再去探他,才慢慢交談起來,以後船回香港,還有帶些禮物送我。

學生時代

進入童年,婆婆也己經去世,父親在澳頭做點小買賣,小雜貨店,主要做些漁民日常用品,油、鹽、醬、醋、糖之類物品,母親在農村工作,由於早出晚歸,七、八歲就開始幫做點家務,(農村孩子都一樣),砍柴割草,挑水做飯,弟弟由於沒人照顧,上小學必須帶著弟弟,(背著最小弟弟)上課。由於農村生活貧困,和其它農村小孩一樣,經常到河邊海灘,捉魚,摸蝦,撿貝類,無心向學,小學讀了八年。

模模糊糊記得童年時期一些事,比較清楚的是50年代初期,村中駐守有一支部隊,帶有家屬,部隊經常放電影,常到軍人搭建的草棚看電影,(專供軍人看的),那時電影還是默片,還記得是蘇聯片,(堅守要塞),(牛虻),還有(朝鮮戰爭記綠片),(智取華山),等等,之類戰爭片,小孩都愛跑去看,四周都有哨兵,老佰姓不能看,當年看電影比城市人都多,部隊經常換防,每逢換防都把一些文件畫冊燒掉,小孩都會去撿燒不掉的畫報,后來在公路旁邊修建了個兵房,軍人才從村中搬走。

聽老一輩說過,日本前後三次從大亞灣登陸,在村中也駐紮過,小學老師當時還被叫去干過活,附近都有游擊隊,聽說有一次大年卅晚,日本仔從澳頭登陸過境,村民正高高興興迎接新年,來不及躲藏,走投無路,有人走上山躲避、有人到海壩逃命。

50年代後期,出現了一些往年沒有的野獸,(犲狼,有傳聞是日本投降放生的狼狗),村民被迫提早收工,一到天黑,大人、小孩都不敢出門,每晚七、八點、成群結隊進村,那時農村生產隊都有養豬,圈起來養,圍欄不高,差不多有人的高度,每天都有豬、牛,給拖走,由於豬、牛太大,聽說頭拉尾趕,晚晚都有,現在想起來都怕,還有一個夜晚,共有七十二條,由淡水舊城門進城,這些都是真實事件。

當年兩個鄰村,都有小孩被拖走吃掉,一個村名叫虎爪,村子不大,只有幾戶人家,那時晚上經常開會,一天夜晚村民正在門前開會,一邊村民開會,一邊四、五個年齡五、六歲小孩在玩耍,中間隔開了一條小巷,突然從小巷走來一條(不知道是什麼野獸),拖住一個小孩往小巷就跑,其它小孩嚇得大叫大哭,開會的村民立即去追,當時開會的有二個大隊幹部,(每次開會都會有一,二個幹部來的),這次兩人帶了支長槍來開會,即時拿起槍加入追趕,六、七個人去追,始終追趕不到。
天一亮大批村民去尋找,找到一處山坑石壁上,血跡班班剩下一對小手、一對小腳,非常恐怖,另一個村,小孩連骨頭都沒找到。

還有一起更恐怖,就在本村媽廟,(我輩分大,她丈夫叫我叔叔),一個晚上大約七、八點,夏天天氣熱,村民都愛在自已門前乘涼,她家門前路邊,隔開一條二米多寬渠道,渠道那邊有一塊農村曬穀用地方,有大半個藍球場大,當時就在自己門邊坐著,穿著一條短褲,顯露出白色兩個大腿,突然一個黑影從對面飛奔過來,咬住她的大腿向外拖,由於她長得高大,人又比較健壯,拖不動,掉頭就跑,跑得無影無蹤,經此一咬,一個大腿受傷嚴重,深深一排牙齒印,血流滿地。

有老人說,時年不好,就會出現一些,奇異事件,除上述那些,整個村子,還到處爬滿綠色小蟲,一腳踩下去,起碼踩死幾十條,簡直沒有下腳的地方,整個海壩光禿禿一片,只見樹榦,不見葉子,這些蟲是常見的(浪釘樹)葉蟲(紅樹林),以前只有在樹葉上才能見到。

我六零年考進中學,成績剛剛及格,勉強上了中學,由於學校剛設立不久,(五九年建校) ,校址前後搬了四次,最初借用澳頭小學課室、戲院、猴仔灣、再搬到淺灣,學校離海很近,在學期間也常有到海里捉魚,摸蝦,撿貝類,之類事件。受上述事件影響,學業成績一直不理想,中學二年級上學期沒讀完,就巧遇偷渡大潮,因此受偷渡潮影響,無心再繼續再讀,二年級下學期剛開始,就離開學校。

離開學校后,把學生戶口轉回農村戶口,靠賺取工分過日子,我那個時候什麼都不懂,也大傻,自已自願回農村,取消學生戶口,等於取消每月26斤米待遇。
回到農村,在農村工作了兩年,由於自己個子小,做不了成年人工作,當時只能算半勞力,那時生產隊都有搞些付業,生產隊做豆腐賣,分配我賣豆腐,天天用頭頂著一板豆腐,到附近村子叫賣豆腐。

當時年齡剛滿廿歲,由於性格原因和無知,頂撞了縣裡派下來搞工作的幹部,認為我思想有問題,不適合搞青年活動,那個年代白天到田裡幹活,晚上組織年青人,搞文娛活動或搞些宣傳工作,有一次青年人開會,個人發表意見,我什麼都不懂,說了幾句,白天做了一整天,晚還搞什麼活動,我不去,要去你們去,就這樣,以後青年有什麼活動,都不讓我參加,變相取消青年資格,分配到和社員一起勞動,修建水庫、抽水抗旱。

那個年代大至分為兩類人,思想進步與思想落後,思想進步一批,晚晚搞宣傳活動,思想落後一批,晚上由幹部帶領參加義務勞動,思想落後一批也分為兩種人,青年人和中老年齡人,因此思想落後一批青年人,閑來無事,經常談論偷渡問題,幾乎晚晚如此。
在那個年代,特別是年青人,到處都在議論偷渡,人人都想去香港,去香港做什麼,相信沒有幾個人深思,都是出於跟風性質,隨波逐流,人去我也去,香港什麼樣,有人知道?

有人問我偷渡去香港有何動機和目的,我偷渡全無機動機,也無目的,人去我也去,我相信當年偷渡的人,沒有人會去想什麼動機和目的,都是出於跟風性質,隨波逐流,
 
70年的奮鬥…(二)…偷渡香港
 

沙發
彩貝一一 發表於 2015-8-12 16: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2: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