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最悲傷作文火了之後怎麼辦

[複製鏈接]

560

主題

662

帖子

341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未知之佛

Rank: 4

積分
34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中國彝族姑娘木苦依伍木的作文《淚》在網上已經火了。300來字的短文,令許多網友淚崩,將其稱為「世界上最悲傷的小學生作文」。
  這是一個懂事可愛令人敬佩的好姑娘。父母雙亡之後,她一個人挑起了全家的重擔,放學回家之後,做飯、餵豬、下地幹活,還要照顧兩個更小的弟弟。自己一邊想念父母憐愛的溫度,一邊已經把愛施於更小的弟弟。
  儘管當地政府已經作出很大努力,國家和社會也為扶貧做了許多工作,像木苦依伍木這樣的孩子,每個月能夠領到678元的補貼,不至於食不果腹,但整個大涼山彝族地區報道出來的貧困現狀,還是令城裡人感到吃驚。
  一個月以前,新華社記者范敏達踏足此地,在大涼山接觸到許多與木苦依伍木類似的孩子,一所愛心學校,就收容了本鄉500多個孤兒。為什麼僅僅一個鄉就會有這麼多孤兒?一是因為窮,父母一輩本就營養不足,體質難以支撐;二是因為愚昧,許多人生病後不去看醫生,而去找畢摩(彝族祭司,實際就是巫醫),當然,根本原因還是太窮。
  僅僅木苦依伍木得到救助是遠遠不夠的,要讓整個大涼山彝族地區的孩子們都得到救助、整體脫貧,過上健康有體面的生活,才是根本。然而這又涉及到當地民眾的自我救贖。
  當地幹部說起扶貧,都有一肚子的苦水:政府買來山羊發給大家,希望發展起高山養殖業,結果他們每月吃掉一頭,沒過多久就吃光了;扶貧的化肥發下去,寧可倒掉,拿塑料袋作褲子穿……這樣的說法很多。以我自己曾經到山區扶貧支教的經歷,這樣的事情的確存在。
  但是,有這些事情就能夠對貧困山區人民進行妖魔化嗎?他們真的懶到無可救藥了嗎?能夠在條件惡劣的地方生存生活幾百上千年,懶惰並不是他們的標籤。我擔心的是,這種妖魔化的說法,會不會嚴重影響到國家和社會對當地的扶貧工作?會不會減少社會公眾對於他們的同情心和善款捐助?
  面對落後地區的民眾,我們不應該投之以這樣的眼神。貧困不應該成為原罪,沒有誰會主動願意過上這樣貧困而苦難的生活。考慮到這是一個建國前還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生活方式的民族,對於他們的扶貧工作,就不能僅僅滿足於物資的投放。發展養殖業,不會養羊怎麼辦?發了化肥,不會用怎麼辦?因此,觀念和文化方面的扶貧恐怕更加重要。
  要讓木苦依伍木這一代的孩子接受完整的文化教育,擴展他們的視野,了解現代生活方式,不能讓父母一輩的愚昧和苦難繼續下去。
我拿你當人看,你卻學狗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6: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