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世上排名第一的恐怖不是死亡,而是……

[複製鏈接]

2503

主題

3368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655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法道濟 發表於 2015-8-6 02: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量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人們普遍感覺最恐怖的事不是死亡,而是在大庭廣眾前說話。排名第二的恐懼才是死亡。這是不是也意味著,在一場葬禮中,大多數人寧願做那個躺在棺材里的人,也不願意做那個在講台上致悼詞的人?

說起當眾演講,我們都知道那種焦慮感——心跳加速,呼吸緊促,大腦一片空白……

我們也羨慕那些人,他們可以隨時站出來侃侃而談,似乎一點都不緊張。他們的思緒如涓涓細流,源源不斷,讓他們的字詞輕鬆流淌於唇齒之間,洋溢在你我之間。他們的自信從哪兒來的呢?

他們是天生的演說家,而你真的天生不會演講?當然不是!

每個人都會緊張。

我現在常常做公開發言,但我記得小時候,媽媽讓我去鄰居家借東西,而我站在鄰居的家門前不敢敲門進去說話,只好轉身回去告訴媽媽——鄰居不在家。

後來我我做了記者,聽過太多精彩的和枯燥的演講。我越來越羨慕那些精彩的演講者,更希望自己也成為那樣的人,於是我挖掘了許多成功演講者背後的故事。

現在我做公關,有更多機會參與到別人的演講和接受媒體採訪的準備工作之中,從而發現,不管是多麼有經驗的人,在公開發言時都會緊張——你說這是」重視」也行。

實際上,成功的演講者不是不緊張,而是善於面對、甚至是善於利用自己的緊張。以下就是他們經常使用的5個秘技。

1. 重複

如果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什麼,自然就會對公開發言產生恐懼感。站在講台上之後卻忘記自己要說什麼,那是更恐怖的事。所以,不斷在心裡重複自己的演講重點,不僅給你自信,而且可以防止你跑題。

我曾經和我的客戶美國風河系統公司總裁 Barry Mainz一起討論他的一次演講和受訪內容。他先問我,「當聽眾轉身離開的時候,我們希望他們記住的那句話是什麼?」當我們就此達成一致后,他不論是公開演講、接受採訪還是跟大家一起用餐中的交談,無論話題是怎樣的海闊天空,他最終都能從不同的角度把主題歸結到我們預先商定的主題。而且,不論是公開演講,還是私下交談,都很精彩!

自信的演講者,對自己要說的核心觀點一定是深思熟慮、反覆推敲、直至深信不疑。他的信心來自於他知道自己是誰,以及自己知道什麼是真的,乃至於自己的信仰是什麼。

2. 坦誠

你擔心得罪聽眾嗎?你希望討好聽眾嗎?如果這樣,你是否還能坦誠地說出自己的觀點?

精彩的演講者不是極力要說出聽眾想聽的話,而是要說出自己信奉的觀點。他們以開放的心態去迎接可能被聽眾質疑的風險,坦誠地分享出自己信奉的觀點,以個人深信不疑的故事對這些觀點做出詮釋與佐證。

當你說出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成果之後,不是贏得聽眾的贊同,就是遭到聽眾的質疑。如果你得到的是贊同,你可以感謝大家並請大家講出他自己的故事,從而為你的觀點做見證。如果你得到的是質疑,那麼這正好是你證明自己的好機會。你需要準備好足夠的故事來面對質疑,也需要準備好在必要時調整自己的觀點。

你的觀點是不是正確,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是否增進了與聽眾之間的信任。累積聽眾的信任,這才是你最重要的資產。

3. 價值

公開獻醜,顯然不是令人愉快的事。

把自己的觀點和形象端出來讓眾人品頭論足、秤斤論兩,這對許多人來說都不是一件舒服的事。而且,很多人都傾向於認為自己的看法沒什麼價值。

擁有什麼,並不一定就有價值。當你在運用自己擁有的東西來幫助別人,大家不僅自然而然地知道你擁有的東西,也知道了這東西對他自己的價值。當一個人在展示自己擁有的東西,卻又無意幫助別人,那就是在炫耀。展示自己的知識,也是如此。

確定聽眾們需要什麼,也相信你的觀點、經歷、故事可以幫助大家。這樣一來,你既不必擔心別人認為你有炫耀之嫌,又可以為自己的觀點和故事找到真正的市場。

當你專註於聽眾的需要,就會忘記自己的焦慮,這是成功演講者常用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聽眾想聽的事,和聽眾需要知道的事,這二者常常是不一致的。領導者之所以能夠成為領導者,是因為他們總是能夠預知追隨者的需要,而且常常是在追隨者自己渾然不覺的情況下。這就是先知者和領導者的價值。

4. 準備

如果沒有搭配上傳神的故事,觀點、結論常常都是蒼白無力的教條。講一個有趣的故事,然後搭配上你要說的主旨,有時即便有一點無厘頭,也會贏得讚賞。

比如,微信朋友圈裡流傳著這樣一篇文章——大師們,我來教你們大」字」怎麼寫。六神磊磊在文中通篇從「大皇帝」、「大英雄」、「大俠」講到「大師」,曆數怎樣的人可以擔當得起這個「大」字,最後卻無厘頭地冒出「大切諾基」,雖然不合邏輯,雖然是為廠商做了宣傳,但讀者一點都不會反感。

古今中外的名人軼事,信手拈來,穿插得宜,或順理成章,或插科打諢,都離不開日常的積累。講故事的功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還要加上機智的運用,都是離不開隨時隨地的練習。

如何練習?有的人常給家人朋友講故事。有的人甚至對著鏡子練習。總之,時間會證明你的付出,會給你值得的回報。

5. 傾聽

就算是同樣的主題,當面對不同的聽眾,演講方式都是不同的、獨一無二的。甚至是同一個議題,面對同一群聽眾,只是時間地點的不同,也會導致他們關心的問題有所不同。所以,演講者雖然主要是在發言,但必須隨時注意聽眾的反應,回應大家的問題與需求,而不是一味地照本宣科。

要有臨場感,傾聽大家此時此刻的心情與疑惑,讓聽眾感覺到你是一個活在當下的人,是一個能夠幫助大家解決眼前問題的人,然後再配合一般性的、高瞻遠矚的觀點、結論,自然而然地帶出你的深邃洞見。這樣一來,你的意見領袖地位、領導地位就會自然而然地樹立起來。

那個虎山寨主多管閑事,嫌我罵趙婷了。你終於跳出來了!你標榜小人物,自稱不過問政治,可是一有人罵貪官,你就不高興!我罵趙玉吉,我樂意,礙你蛋疼了?她是你乾媽?還是你干爺爺?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你沒事做你的窩窩頭,管這麼多幹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2: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