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多名「維權」律師滋事擾序落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加飯西 發表於 2015-7-20 15: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日,在公安部的部署指揮下,經北京、天津、黑龍江、山東、福建等多地公安機關縝密偵查,公安機關摧毀了一個以北京鋒銳律師事務所為平台,自2012年7月以來先後組織策劃炒作40餘起敏感案事件、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重大犯罪團伙。至此,一個由「維權」律師、推手、「訪民」相互勾連,組織嚴密、人數眾多、分工精細的犯罪團伙浮出水面,其以「維權」「正義」「公益」為名、行嚴重擾亂社會秩序之實、企圖達到不可告人目的的種種黑幕也隨之揭開。

  「死磕」律師炒作是何目的?

  將敏感事件炒成政治事件

  警方查明,在多起敏感案事件中「衝鋒在前」的「超級低俗屠夫」吳淦,是北京鋒銳律師事務所主任周世鋒專門聘任的行政助理。他雖然不是律師,但在所里「地位」特殊,月薪過萬還有專門的「活動經費」,深受周世鋒的倚重,直接參與該所的重要決策。

  「吳淦曾經發起聲援山東曲阜薛某某案件、黑龍江建三江事件和鄭州10人被拘事件。吳淦毫無法律背景,周世鋒就是為了利用吳淦的名氣提高鋒銳所的名氣和影響力,同時也獲得更多的案源和財源。」翟岩民認為,周世鋒看中的,正是吳淦什麼事情都敢幹,並且點子多,行為足夠吸引眼球。

  據介紹,把普通事件炒作成熱點事件,把敏感事件炒成政治事件,讓不明真相的群眾和網民跟進,煽動對政府的不滿情緒,是鋒銳所一貫推崇的做法。

  「周世鋒在代理案件時,除了看代理費的高低之外,主要看有沒有炒作點。」犯罪嫌疑人、鋒銳所律師黃力群供述,「周世鋒自稱律師界的宋江,專門招收一些不遵守法律準則的『死磕』律師,用違法的手段炒作代理的案件。他主動把這些人拉攏起來,給他們資助,讓他們覺得有強大的後盾。」

  辦案民警介紹,遇有敏感案事件,這些「死磕」律師在庭內、網上公開對抗法庭,並幕後指使挑頭滋事骨幹組織訪民在庭外、網下聲援滋事,內外呼應,相互借力,成為炒作敏感案事件的直接推動力。

  犯罪嫌疑人王宇就是鋒銳所眾多所謂「死磕」律師之一。據了解,王宇不僅被質疑律師執業履歷造假和「吃空餉」,還曾於2008年12月在天津與鐵路工作人員發生糾紛,將18歲的張某某打傷致其耳聾,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半。出獄后,她熱衷於插手炒作敏感案事件。例如,在代理蘇州范木根案件中,她在網上發帖故意歪曲案情,使得很多人盲從跟進。開庭時,法院前就聚集了數百人「聲援」、圍觀;庭審中,王宇大鬧法庭,直至被當場帶離,然後在庭外跟「訪民」互動,一起打橫幅、喊口號,引來更多人圍觀、製造影響。

  「死磕」律師都做了什麼?

  策劃炒作慶安槍擊事件

  今年5月,黑龍江發生「慶安事件」。民警依規合法開槍被炒成「槍殺訪民」。據犯罪嫌疑人翟岩民、吳淦、劉星供述:這都是他們「維權圈」里的人乾的。他們的供述展現出慶安事件迅速發酵成一起全國性輿論事件的脈絡——「維權」律師挑頭起事、推手策劃組織、「訪民」圍觀滋事。

  「這些『維權』律師是『圈』里的核心,也是最先衝出來的人。律師謝某某第一個提出要炒作慶安事件。」翟岩民供述。事件一發生,「維權」律師就在微信里建立了「慶安事件維權群」,併發布「徐純合是訪民」「警察開槍是領導指使」的「內幕」。「警察槍殺訪民」的謠言在網上迅速擴散。謝某某等6名律師在慶安火車站打橫幅,並與徐純合的母親簽訂代理書。看到媒體報道當地領導去慰問開槍民警,律師唐某某提議對該領導進行人肉搜索,發現問題後繼續炒作、給政府施壓。

  重要推手、網民「超級低俗屠夫」吳淦緊隨出場,「懸賞10萬元徵集慶安事件的現場視頻」。翟岩民介紹,吳淦在炒作熱點敏感事件方面很敢幹,在「圈」里「名氣非常大」。「訪民」劉星給翟岩民打電話問要不要組織人去「聲援」。翟岩民給吳淦打電話,吳淦說暫時還不需要,要讓律師先把事件炒熱了,才需要大批「訪民」去炒作和「聲援」。

  短短數日內,慶安事件越炒越熱。翟岩民組織協調各地「訪民」,分5批次前往慶安「聲援」。參與「聲援」的山東「訪民」李某某證實,自己在慶安火車站舉牌,還領到了600元的「酬勞」。她和其他「訪民」被當地公安機關治安拘留,拘留期滿回京后,翟岩民專門設宴為「慶安的勇士們」慶功。

  「從我2013年進入這個圈子,只要國內發生一些敏感事件,他們就按這種固定的模式和流程進行炒作。」翟岩民說,「維權」律師經常在微信群里發某個敏感事件的視頻或照片,以及一些極具煽動性的看法。如果事件沒有炒起來,「維權」律師就會直接到現場去。這時,就會有一些人組織「訪民」,打著追求事實真相的幌子去現場「聲援」,以此引起社會關注和熱議。

  「維權圈」具體如何運作?

  組織嚴密分工精細

  ◎組織結構

  「維權圈」大體分為三個層級:組織核心層,包括北京鋒銳律師事務所主任周世鋒、行政助理劉四新、律師黃力群等人;策劃行動層,包括律師王宇、王全璋和推手吳淦、翟岩民、包龍軍等人;跟風參與層,包括劉星、李某某等「訪民」。

  辦案民警介紹,除了「維權」律師、推手、「訪民」,「維權圈」里還有其他角色:專人負責拍攝現場情況,第一時間發到微信里;專人進行整理,發到境外網站。隨後,一些網路大V進行評論、轉發,從而給當地政府造成強大的輿論壓力。

  ◎資金來源

  翟岩民、劉星等人供述:每次有聲援活動的時候,他們會在網上募捐,有時也會得到境外資助。各地的訪民誰想去聲援,都能得到一些報酬和補助。「有些活動,律師群體也會給我們一些錢,我會把錢分給去參加聲援活動的人,自己留下一部分。」翟岩民說。

  ◎聯絡方式

  他們一方面定期組織聚會、聚餐,交流「經驗心得」,商討行動計劃;另一方面,通過微信、QQ群和「電報」等即時通訊工具溝通聯絡,進行煽動策劃、開展業務培訓。類似的群有很多,有的以熱點事件命名,有的以行動目標命名,有的以共同利益命名。

  「『電報』主要用於組織串聯,裡面的言論基本都是攻擊黨和政府的。」翟岩民供述,「我們在裡面策劃、組織各種聲援活動,可以設定時間刪除圖片和文字,就是不想讓政府知道。」

  人稱「老道」、曾被公安機關多次處罰的「訪民」劉星交代了通過「電報」等方式與翟岩民聯繫的情況,並承認翟岩民給他介紹了很多律師朋友。劉星還交代,在翟岩民的策劃下,他組織「訪民」到案件現場,通過靜坐、喊口號、舉標語、打橫幅等方式,先後參與炒作湖南律師謝陽狀告司法行政機關等近10起敏感案事件。

  「在我們『維權圈』里,把訪民都稱為公民,因為說訪民不好聽。」翟岩民交代,圈子裡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對現實不滿、對政府不滿,經常藉助一些事件發泄、滋事,並宣揚「以被拘留為榮」。

  炒作手法有哪些特點?

  具有新奇特三個特點

  對於鋒銳所律師代理炒作案件的做法,多名犯罪嫌疑人將其描述為「新、奇、特」:

  新,就是要有新思路,讓律師不要像以往那樣按照法律程序走。「在公安機關聽警察的,在法庭聽法官的,他們說什麼是什麼、不敢反抗,那樣是不行的。要強勢一些,不要聽他們的,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處理。」周世鋒曾這樣告訴翟岩民。

  奇,就是能請到一些像吳淦這樣的「奇人」。發揮這種人「敢沖敢打」的「特長」,做出一些常人做不出的事。比如,吳淦曾經把一女幹部頭像貼在裸體模特模型上,在網上直播「每日一睡」;也曾在法院門口給某高院領導「設靈堂」。

  特,就是用一些特別的方式,例如,在網上網下聲援炒作圍觀他們代理的案件;舉報、投訴主審法官、辦案民警和當地官員,號召網民對他們人肉搜索,給他們施壓;組織案件當事人、親友以及不相干的人圍攻政法機關,以此向政法機關施壓,達到在正常法律制度內無法達到的代理效果。

  這麼做能得到什麼好處?

  製造混亂提高名氣

  那麼,這些「維權」律師、推手和「訪民」在一次次「維權」炒作中能獲取什麼好處?他們這樣做是否還有更深層的目的?

  黃力群、翟岩民、吳淦、劉星等人供述,他們的目的就是揚名獲利、製造社會混亂。這種炒作模式之下,每一個環節的參與者都有利可圖。

  對於律師而言,本身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他們介入后使得事件、案件的關注度更高,造成的社會影響更大,律師也會因此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如果能代理還能掙代理費。

  對於律所里的非律師人員,例如吳淦,「在炒作敏感事件中,既提高了名氣,擴大了影響力,而且在每次募捐中藉機斂財,落下了不少錢。」又如,負責向境外網站發「聲援」新聞的人員,「他們發完東西署自己的名字,那些網站的人會找到他們,給他們錢。」

  對於「訪民」而言,儘管與這些敏感事件沒有關係,但他們參與其中,首先能夠藉機讓自身訴求得到律師的援助;其次,能夠引起自己家鄉政府的關注,對於解決自身訴求有利;同時,還能得到一些經濟方面的利益,除了差旅費實報實銷之外,還能得到數百元的補助,如果被拘留還有「拘留補貼」。

  對於翟岩民這樣的推手而言,每參與一起敏感案事件,能領到少則數百元、多則數千元的「補貼」,在「圈」內的名氣也越來越大。「我感覺很好,因為我沒有收入,既可以賺錢,又可以得到別人特別是訪民的尊重。」

  對於律所而言,炒作是揚名獲利的「捷徑」。經過一系列熱點案事件的炒作,鋒銳所名聲大振、財源廣進。正如周世鋒所言,用法律框架內的方法很難打贏一些官司,就是要用法律之外的手段贏得官司,讓其他人都看到鋒銳所在這方面的本事。

目前,周世鋒、劉四新、黃力群、王宇、王全璋、包龍軍等多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另據警方披露,周世鋒等人還涉嫌其他嚴重違法犯罪。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供述

  「我被周世鋒給騙了,他利用了我曾經在國家機關工作過的身份,為他自己抬高身價、招攬生意。我成了他的招牌和工具。我剛到律所不久,周世鋒就該所代理的首都機場冀中星爆炸案召開記者見面會,要求我當首席發言人。我沒有同意。但他安排一個記者給我打電話,給我設了一個圈套,見報的稿子很多地方都曲解了我的本意。」

  ——黃力群

  「我們的行為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造成了交通堵塞等嚴重的社會混亂;錯誤引導了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給其他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提供了炒作的機會,達到他們醜化政府形象以及更多不可告人的目的。」

  ——翟岩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0: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