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劍背龍的特寫;右:饕餮紋特寫。(原住民研究基金會提供) 商代的主導風格,以及饕餮紋與中美洲奧爾梅克文明「美洲虎」母題的相似性,為此劍製作及來到美洲的大致年代提供了線索。(譯者註:奧爾梅克文明為中美洲古印第安文明萌芽階段的文化。) 中國和奧爾梅克相聯? 中國與奧爾梅克這兩種文化在神話和象徵符號方面的相似性,一百多年來就是學術辯論的主題。奧爾梅克文化約出現在公元前1500年,正值商代早期和有文字記載的中國歷史的初始階段,這或許並非巧合。那是青銅時代的開始,誕生了裝飾華麗的藝術品、青銅戰車和武器裝備。那一時期,伴隨著發達的灌溉系統及其它公共工程,出現了中國最早的文字(殷商甲骨文),這些都標誌著一種複雜成熟的文化的到來。 在中國古文明中,那是一個玉比黃金更珍貴的年代,而當時的奧爾梅克貴族在今天的宏都拉斯和瓜地馬拉也坐擁玉礦。奧爾梅克人在「中形成時期」(公元前900年至前300年間)掌握了玉器造型和鑽孔的高難度技巧(玉石之堅硬,使之不能用鐵器來加工),他們用粗礪的原石製成小型的觀賞和供奉物件。中國和奧爾梅克藝術的相似之處相當有說服力,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聖地亞哥‧岡薩雷斯‧比利亞霍斯(Santiago Gonzalez Villajos)的《早期中國和中美洲文化中的藝術與儀式》(Art and Ritual in Early Chinese and Mesoamerican Cultures)一著。 中國社會的統治和階層概念,及其信仰和符號體系,或許改變了奧爾梅克人及後來的中美洲族群。當16世紀的西班牙修士攜基督教的十字架踏上陸地時,他們不過是在重複著歷史。
阿登那文化的封印。(俄亥俄州歷史協會提供) 在以環形土壘為特色的阿登那文化之初,封印就出現了,文物例證之豐富,無法囊括在這篇短文中,這表明一個具有影響力的中美洲群落進入該地區,改變了當地居民的文化命運。 讓我們回到喬治亞。1685年,查爾斯‧德羅切福特(Charles de Rochefort)在他的編年史(即《安的列斯的自然和道德歷史》,Histoire naturelle et morale des iles Antilles de l'Amerique)中討論了17世紀佔據美國東南部土地的阿巴拉契亞人。他寫道:「直至今天,他們都在展示一條偉大的陸路,藉由此路,他們肯定了他們的將士曾開進這些地區。……當他們到來時,這個國家的居民叫他們Tlatuici人,意為山民或高地人。」 這一切似乎表明,即使在更古老的時代,加勒比地區的諸多文化也通過水陸兩路彼此相聯,這為那柄劍以及兩個奧爾梅克風格的吊墜何以來到喬治亞提供了可能的解釋。 在中國劍附近的小河中發現的兩隻奧爾梅克風格的吊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