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留守兒童:人倫的缺憾,社會的痛點

[複製鏈接]

551

主題

681

帖子

33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泰山不倒松

Rank: 4

積分
33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泰山北斗 發表於 2015-7-16 07: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7月15日有媒體報道說,中國每年有近5萬兒童死於意外傷害,其中多為留守兒童。該報道描述的整整一個月前發生在中國河南鄧州的一名12歲留守女童為救落水弟弟而溺水身亡的事件,讓人唏噓不已。而想到這個悲劇還只是每年近5萬起類似事件之一,這就更令人痛徹心扉,扼腕長嘆。
  兩天前,還有報道稱,中國婦聯2013年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在2012年時,就有至少6100多萬人。這個數字,超過了全國兒童總數的五分之一!「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很多孩子無力抵禦來自外界的兇險,溺水、交通事故、被性侵。有些孩子也開始對世界懷有深深的敵意。留守兒童犯罪率一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且據不完全調查,僅廣東一省,就有「超2500名女童被性侵」……
  五分之一的兒童被迫與他們的至親分開生活,這不就是我們所謂「骨肉分離」的情形嗎?世上之痛,還有什麼痛比這種痛還痛?6000多萬留守兒童的存在,不應該是一個國家的正常現象,不應該是一個社會的常態情形。留守兒童的產生,直接反映了社會保險、醫療保險以及基礎教育等社會基本制度與社會現實不匹配的現狀,反映了許多行之多年的基本制度仍尚未關照到巨量國民的基本人道需求。
  留守兒童,是留守兒童家庭的人倫缺憾,且是不可彌補、亦將伴隨留守兒童家庭所有成員的終生缺憾。而每年近5萬留守兒童死於意外傷害,則更是其中留守兒童家庭的人倫悲劇。這些悲劇,每被媒體披露一起,都在社會激起巨大漣漪。但是,幾年來的「劇情」發展說明,僅靠同情、悲憫或感同身受的情感反應,既不能改變留守兒童持續而大量存在的現實,也不能阻止或減少悲劇的發生。在最近幾年,旨在減少留守兒童骨肉分離的制度性進展甚少,而一些地方的制度設計還更強化了製造上述悲劇的制度性措施。
  留守兒童,實際上是一種「制度性留守」。留守兒童的存在,映射的是部分中國國民、公民與國家、政府以及社會的諸種關係尚處不確定、不正常狀態的現實。本來,一個國民,在哪裡工作,在哪裡納稅,就應該理所當然地享有和使用那裡的政府以納稅人納稅款為成本而提供的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產品和社會福利。只許出賣勞動力,只能納稅,而不能享有社會福利,不能使用全部公共產品的現象,6000多萬留守兒童家庭的人倫缺憾、每年近5萬中的大部分留守兒童家庭的悲劇,不應該、或者絕不能繼續成為國家一種見慣不痛的常態。
  別以為留守兒童的人倫缺憾只是留守兒童家庭成員本人的缺憾,別以為留守兒童家庭悲劇只是留守兒童家庭本身的悲劇。且不說上述6000多萬留守兒童要長大成人進入社會,也且不說這6000多萬留守兒童將通過工作甚至婚配與社會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只是這6000多萬留守兒童非正常的社會化過程,一定會確定無疑地以各種方式「回饋」給這個使他們以非正常方式社會化的社會。而這個前景,不是一個可怕的前景么?為了不使這樣的前景變成現實,除了立刻行動,剷除制度化障礙,設立制度化的補償機制以外,恐無其他更好的辦法。
  這樣講,絕非危言聳聽。河南省城調隊在《中國統計》發表的一篇報告稱,「留守兒童綜合征」的表現之一即為「性格孤僻、脆弱」、「道德真空」。上月10日,中國湖南衡陽界牌鎮一個12歲留守兒童毒死了同村一對姐妹……
頻繁回頭的人,走不了多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05: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