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騙財騙色有罪,「小學學歷」無辜

[複製鏈接]

560

主題

662

帖子

341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未知之佛

Rank: 4

積分
34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中國廣西右江民族醫學院大四女生小何,2013年通過QQ與百色市「交警一大隊大隊長」黃忠×結識,她以為找到了可以寄託終身的人,便與黃同居了。後來,她發現黃竟早已「結婚」。見事情敗露,黃在借走她兩萬元后就「消失」了。小何不死心,今年7月11日找到交警隊,這才發現黃之前所說全是謊言。(7月13日,廣西新聞網)
  新聞標題是《小學學歷男子扮交警騙財色,有四名「妻子」》。看到這樣的標題,多數讀者的第一反應將是,又一個「渣男」,小學學歷缺乏競爭力,弄了個「交警大隊長」的馬甲,騙得社會經驗缺乏感情萌呆的大學女生失財失色,有狗血劇情,那就往下看唄。
  從傳播效應看,這是一條「成功」的新聞標題。而且新聞點抓得「巧妙」,找到了大學女生與行騙男子的「學歷懸殊」,身份起了衝突,新聞也獲得了戲劇性,難怪此新聞登上了今日全國熱點新聞榜單。
  拋開新聞學的技術因素不談,筆者倒想給此條新聞挑挑刺。該名男子騙財騙色當然有罪,理應受到法律制裁,可新聞標題中的「小學學歷」實在刺眼,此中的隱喻是否是,』小學學歷居然想追大學女生,只能扮交警實現身份逆襲達到行騙目的」?這樣的隱喻是否在提醒公眾,低學歷者不靠譜,防火防盜防低學歷者?不管什麼學歷人群,都有品行良莠不齊者,可記者此處極富想象空間的新聞標題,卻讓所有低學歷者「躺著中槍」。
  為了「上頭條」,不惜讓所有低學歷者跟著形象受損。我國現在的法律沒有針對新聞報道中此類學歷歧視的條款,可類似的針對弱勢群體的新聞歧視卻有如火如荼之勢,而且多出現在針對特定人群的個例犯法或犯錯的集體狂歡之中。且看如下標題《渣男同交17個女友,生病時不停的有美女探視》。此男當然可恨,可不能因為他的可恨,根據他的學歷低出身底層給予「渣男」之名,這樣的新聞報道,一方面有不要為惡的警示作用,另一方面卻掃倒了一大片,是否隱喻學歷低條件不好的男子不配「風流倜儻」,王思聰這樣的富二代多幾個女友才叫浪漫多情?
  這正是當前新聞報道的生態。在涉及法律倫理道德的大問題上能把得主方向,可卻總在不經意中流露出針對低學歷者、出身貧苦者、農村出身者的歧視,對這些弱勢群體中的敗類加以譴責沒有問題,然卻不能給他們標籤化讓整個群體遭受冷暴力。循著這個思路,筆者不禁想問,是否因為媒體此前對低學歷者使用了太多歧視話語冷暴力,導致此案中小學學歷的黃某對自身出身不自信,不相信用正常途徑能獲得高學歷者的愛情,才有編造交警隊大隊長身份的行騙下策?社會價值觀扭曲了,弱勢群體用正常方式難行其道,有時不得不訴諸迎合勢利價值觀的手段方式,如此始作俑者是誰?
  騙財騙色有罪,「小學學歷」卻無辜;同交17個女友有罪,「渣男」身份何辜?面對針對犯法失德者的討伐,媒體作為「社會公義守護者」,切忌陷入無節制的語言狂歡,切忌在譴責犯法失德者的同時,卻對他所代表的弱勢群體施以標籤化的歧視冷暴力。
我拿你當人看,你卻學狗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8: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