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女排愛國情懷令噓國歌港人慚愧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加飯西 發表於 2015-7-21 17: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女排將士向國旗行注目禮


就在足球世預賽香港球迷「噓國歌事件」不久,女排姑娘用發自肺腑的方式,喚起港人乃至全國民眾對《義勇軍進行曲》的尊重與虔誠。——賽前訓練突然國歌響起,女排球員聽到后齊刷刷停止熱身活動,原地向國旗行注目禮。現場的香港球迷也紛紛站起身來,報以熱烈掌聲和歡呼,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令人熱淚盈眶。

  與政治色彩濃厚,又紅又專被冠以「國球」美譽的乒乓球相比;女排更接地氣,更具感召力,更多的是一種情結和信靠,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2008年北京奧運會國內收視率最高的比賽項目就是女排;而在剛剛過去的一周,中日女排一場普通的大獎賽,央視數據也壓倒了中超、溫網等大賽。

  在香港,女排受歡迎程度甚至遠遠超過內地,每次中國隊赴港,都會被節日般的歡快氣氛包圍。眾所周知,賽馬是香港最受矚目的運動,幾乎人人買馬彩,而夏天馬季停了,整個城市便不再活躍——女排的力量就在於,她們的到來能讓港人重新HIGH起來。姑娘們樂觀、頑強、昂揚向上的精神永遠不會過時,與老女排強調艱苦樸素不同,新女排又多了幾抹青春時尚的元素,怎讓香港球迷不愛!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錄像影碟店就有不少女排經典比賽租售,如今,香港的女排球迷團體和後援會不勝枚舉。許多女排球員在香港備受愛戴,孫玥退役后成了「香港媳婦」,張萍到香港中文大學讀書深造,中國女排球星在香港的認知度也在足球國腳之上,美女惠若琪、高妹朱婷總能引發現場球迷的尖叫,還有港人貼出條幅懷念已經不在國家隊的重炮王一梅。

  當男足散步防守釀造1-5泰國二隊慘案,當男籃陷入「偷笑門」和「留力門」,當國羽消極比賽在倫敦奧運出醜,當國乒封閉圈養嚴密封鎖負面新聞。只有中國女排沒有任何槽點,心繫祖國心繫球迷,是她們的歷史傳統、是她們的球隊文化,是她們的職業素養。心懷國家,不是空話,寓於點滴,見於平常,當女排釋放出強大的「愛國磁場」,現場少數「香港本土主義者」,該也被震撼和感動了吧!

  依我愚見,女排版的「當國歌突然響起該怎麼做」,完全可以寫進教科書、登上《新聞聯播》,雖非轟轟烈烈的壯舉,卻在細節里彰顯滿滿的真感情和正能量。女排姑娘能激發香港觀眾強烈的民族認同感,或許也只有她們可以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很為國足與香港的比賽擔心。范志毅坦言,有些國腳踢球對不起胸前的國旗,當球員自己都對國旗和國歌缺少信仰,又怎麼可能贏得香港球迷的敬畏?再加上愚蠢至極的足協沒事發海報挑釁香港歸化球員,涉嫌膚色歧視和地域歧視,恐怕會遭到香港杯葛。

  有意思的是,乒乓球被官方封為「國球」,女排在民間被稱作「國魂」,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家的壯大,格局狹隘的乒乓球越來越不負國球之名,而女排精神卻一直彌足珍貴、歷久彌新。——只有女排有足夠感人的力量、足夠強大的氣場,讓那些香港噓國歌者慚愧噤聲。

  由於排協缺膽識、由於時機不成熟,許家印介入女排聯賽未能帶動類似中超的鯰魚效應,直至恆大甩手撤資……呼籲國人以郎平帶領中國女排重新崛起為契機,珍視經受了時間考驗的女排品牌,放開體制枷鎖,資本大舉入駐,刺激排球市場,打造世界第一女排聯賽,讓姑娘們得到更多的展示機會和更大的物質回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7: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