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股災當前 聽聽美國著名學者曾有哪些忠告?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7-10 06: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股災當前 聽聽美國著名學者曾有哪些忠告?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專題:中國A股出大問題 戰況直播
  


  美國紐約大學教授、知名漢學家孔傑榮6月17日在美眾議院對外事務委員會亞洲和太平洋事務小組委員會關於「中國的未來」聽證會前的證辭,最近翻譯成中文刊載在FT中文網。在這篇《如何評估中國崛起的戰略影響》證詞中,孔傑榮談了他多年對中國內政外交觀察所得的印象和看法,其中有一些地方值得我們深思。
  孔傑榮和中國的淵源頗深,他曾做過美國亞美研究所主任、哈佛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后又在紐約大學法學院任教,多年來致力於中美之間在法律和其他方面的友好合作與交流,協助中國當代的法律改革,培養大量專長於中國法的海外學者和律師等,對中國現代法律的發展與完善作出過自己的貢獻。當然,孔傑榮的一些做法也在中國有過爭議,這樣一位人物對中國的觀察註定有他獨特的一面。
  毋庸諱言,孔傑榮在眾院的證辭,是站在他服務的那個國家的立場上的,所以他的一些觀點帶有明顯的美國政治偏見,如關於南海問題。但公允地說,他也力圖保持客觀,如他開宗明義指出,對那些極度悲觀或極度樂觀的關於中國未來走向的預言並不贊同,他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共產黨沒有多大可能會步蘇聯後塵,自然他也不認同中國正在變得愈發強大並將統治世界的觀點。
  如果孔傑榮僅停留於此,他這篇證辭就意義不大。關鍵是,孔傑榮以他對中國半個多世紀的觀察,指出中國眼看問題不斷累積,卻未能發展出一套有效處理問題的政治體制,他認為這將妨礙中國未來的發展,影響資源的配置,而且這一負面效應或許很快在中國國內和海外都會體現得越發明顯。
  在孔傑榮所提到的問題中,包括令人驚愕的環境污染、大規模的貪污腐敗、勞工關係的緊張動蕩、不公正的土地轉讓、不斷拉大的收入不均、獨斷恣意的官僚系統、民族關係的緊張、引發眾怒的社會歧視、以及對社會的控制等,這些問題有些是生活於其中的我們能夠感知的,並不新鮮。孔傑榮的敏銳之處是,他強調由這些問題激化的不滿情緒,隨時有可能被如今存在問題的中國經濟或一次預料中的股市崩盤而引燃。
  

  彷彿不幸而言中,儘管孔傑榮做證時,中國股市已顯露出初步疲態,但在半個月後的今天,已發展成一場股災,而這場股災又在向大宗商品和匯市蔓延。可從這段時間監管當局的救市來看,就像孔傑榮指出的,我們還未能發展出一套有效的應對危機的制度體系和處理方式。而這在當下是最最緊要的。
  事實上,此次股災和監管當局的救市表現,暴露出諸多令值得反思的問題:一是股民不論在股市的瘋狂上漲,還是恐怖下跌中,非理性的投機心理太重,缺乏獨立的理性思考能力;二是監管當局初期對危機的漠視,導致判斷失准;三是救市缺乏協調,章法紊亂,進退失據,把一手好牌打壞了;四是政府已很難做到用行政手段強迫民眾和自己擰成一股繩;五是可能存在一股利用制度漏洞發國難財的特殊利益者。
  以中國經濟規模之大,以及同世界聯繫之密切來說,假如發生金融危機,並進而由金融危機波及社會,雖然可能會把世界也拖入一場危機,如美國次貸危機一樣,然而,首先受害的還是中國自己,尤其是包括中產階層和底層民眾在內的大眾。屆時將會應了那句俗語,辛辛苦苦多少年,一覺醒來,發現回到解放前。從這次股災來看,這並非危言聳聽。
  在市場經濟發育和建設20多年後,權力高度集中的體制和社會動員模式,要全面掌控社會的已很難,這是今天中國面臨的現實,也是此次救市乏力的原因。
  亡羊補牢,猶未晚也。在這個節點,拋開那些意識形態的政治偏見,聽聽孔傑榮的忠告還是有意義的,儘管他的出發點和我們不一樣。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015/07/10/372468.html#ixzz3fRDYThLr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5: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