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炮擊金門:毛澤東與蔣介石的晚年默契

[複製鏈接]

3651

主題

3686

帖子

520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出水蓮 發表於 2015-7-3 17: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世紀50年代,美國利用朝鮮戰爭和兩次台海危機,曾經先後三次策劃了分裂中國的大陰謀,蔣介石對此堅決抵制,得到了毛澤東的讚許。在這個關乎民族大義的原則問題上,毛澤東與蔣介石這兩位鬥爭了幾十年的「老對手」似乎是不謀而合地走到一起。


美方在朝鮮戰爭失敗后,歐洲各國對美國在遠東軍事冒險嘖有煩言,不願再為美國的戰略消耗各自的軍力物力。


美國鑒於自身能力和盟友們的態度,亦視直接介入台灣軍事行動為下策。其最理想的算盤是:使台灣成為大陸永遠不能收復的,並可用以切斷中國與世界往來的基地


因此美方命艦隊援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國民黨軍撤離大陳島。接著,就勸說蔣介石儘快放棄臨近大陸的金門、馬祖等島嶼,用遼闊的海域遠遠地隔絕大陸與台灣的聯繫,使各方關係日漸淡漠,使大陸和台灣的聯繫斷絕。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然而,不僅中國政府不容同胞分離、國土割裂,敗軍之將的蔣介石也不願聽美國擺布,做一個在孤島稱王的歷史罪人。蔣介石不僅不從金、馬等島嶼撤退,相反向諸島增兵,擺出固守架勢。


美方曾向蔣介石施加壓力,聲稱《共同防禦條約》防護範圍不包括金、馬等臨近大陸的島嶼,因此這些島嶼遭攻擊時,美軍將不予支持。蔣也力爭要求美國共同防禦,雙方進入了僵持。


也是在這個時期,美國敵視中國的行動也有所升級。 1958年5月,美國把在台灣的「軍事援助顧問團」「美軍協防颱灣司令部」等 17個不同機構,合併為「美軍駐台協防軍援司令部」,形成統一的指揮體系。並對中共發出的恢復中美台灣問題大使級會談通知,置之不理。


美國國務卿杜勒斯也在此時親赴台灣,再次以削減軍援來要挾蔣介石從金門、馬祖等臨近大陸的島嶼後撤,以避免因這些島嶼的爭端使美國捲入對中國的軍事衝突。更險惡的是要以此從地理和政治上隔離台灣與大陸,通過「划峽而治」,雙方停止軍事行動,進而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金、馬等島嶼是台灣在地域上和政治上同大陸連接的最後紐帶。一旦蔣介石屈從美國的壓力而後撤,台灣問題的解決將更為複雜和棘手。


基於這種情況,毛澤東提議再次炮轟金門、馬祖。一方面,對蔣幫的襲擾進行回擊;一方面,再次向美國表明中共絕不坐視台灣被割出祖國的堅決態度。另外,還有一層秘而不宣、有待蔣介石領會的用意。


8月23日中午 12點,福建前沿陣地萬炮齊鳴,大小金門、大擔、二擔等蔣軍盤踞島嶼,遭到猛烈的轟擊。三天之間, 10萬發炮彈傾瀉在這些島嶼的機場、彈藥庫、油庫和前沿及炮兵陣地上。蔣軍猝不及防,死傷 3.6萬餘眾。金門防區司令胡璉因躲入地下指揮部,倖免一死,副司令吉星文、章傑、趙家驤均傷重殞命。


金、馬守軍傷亡慘重的消息立即報到蔣介石那裡。他聽后,長時間緊蹙的眉頭驟然舒展,情不自禁地連聲說:「好,好,好!」他身邊的一些人見此,都覺得不可思議。這些人無論如何也不曾料到:他們總統此時的心情,作為其老對手的毛澤東,卻早已料到了。


在金門炮擊開始后的一天,毛澤東突然對林克說:「向金門打炮,也不是為了解放金門,而是蔣介石希望我們打炮,這樣他就有了借口,可以抵抗美國的壓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林克才更清晰地了解到,毛澤東從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大義出發幫老蔣一把的深刻用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9: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