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看膩了抗日神劇?來看看美國的抗中小說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7-3 06: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看膩了抗日神劇?來看看美國的抗中小說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文/觀察者網特約作者堵開源)一部描述中美大戰的美國小說近日一經發行,便成了美國多家嚴肅媒體的話題!包括《大西洋月刊》和《外交》雜誌都刊文介紹了這篇名為《幽靈艦隊》的小說,甚至評價它是和80年代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風暴》等著名戰爭假想小說同檔次的大作!乖乖隆地洞!
  觀察者網綜合幾家美國媒體對該書的介紹和作者自序等內容,並為大家翻譯部分網站上刊登的試讀部分內容——描述邪惡的中國科學家腦控被俘的美國將軍……哇唬,光聽這,看膩了手撕鬼子等抗日神劇的你是不是和筆者一樣來了精神?據說這本小說號稱要「創立一個新的未來學研究方法」,必定會給讀者們帶來超越抗日神劇的非一般體驗!
  來吧各位觀網讀者,Are You Ready!
  本書將中國描述成一個崛起的「邪惡帝國」,雖然觀察者網編輯暫未獲得本書的完整版本,從試閱部分內容和媒體對該書的簡介看,其劇情大概是這樣的:
  中國在21世紀中葉前後不斷擴大其西太平洋上的軍事存在,中國海洋資源公司的深海調查潛艇甚至開始對馬里亞納海溝的資源進行探測——這裡是美國的經濟專屬區,這終於引發了中美兩國為爭奪太平洋的全面大戰。
  戰爭一爆發,中國就用彈道導彈擊沉了美國航母,用無人水下航行器擊沉美國核潛艇,摧毀了美國的衛星,還激發在美國電腦系統中廣泛使用的中國晶元癱瘓了美國的網路。此外,中國還用到了許多匪夷所思的技術,比如其中一個試讀片段就提到了一個中國瘋狂科學家「腦控」美國將軍的劇情。
  然後,中俄聯手佔領了夏威夷,幾乎完全控制了太平洋。
  從部分「劇透」來看,美國不得不動員其後備軍事力量開始與中國展開全面戰爭。
  在一場好萊塢式的「絕對劣勢下的頑強反抗」后,美國扭轉戰局,打敗了中國。(目前暫無關於小說結局的劇透,只能這麼猜測了)
  書中各種目前尚處於研究狀態的技術和武器裝備悉數出場,由於兩位作者中的一人是熱門遊戲《使命召喚》的編劇,所以曲折的劇情,熱血的場景必然不少。想來恐怕不比10年前中文網路上流行的「屠美滅日」小說差到哪裡。
  那麼美國媒體對該書的描述是什麼樣呢?我們下面來看看:
  


  《幽靈艦隊》一書封面
  美國亞馬遜網站訂購《幽靈艦隊》的頁面介紹稱,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展開了21世紀的冷戰,突然間戰爭爆發了,在海上、陸地和空中,以及太空和網路上。所有的東西都被用來參戰,從隱身無人機到來自美國海軍「幽靈艦隊」(觀察者網註:美國海軍預備役艦艇)的老式戰艦。戰鬥機發起了一場珍珠港式的攻擊;退伍的美國老兵變成了低科技的游擊隊員;十幾歲的黑客在網路戰場上混戰;矽谷的億萬富翁們被動員起來參加網路戰爭;一個連環殺手展開了她的仇殺。戰爭的勝利取決於誰能從過去的戰爭中學到更多,並將它們運用到使用未來武器的戰爭中。
  《幽靈艦隊》是一本繼承了《追殺紅色十月》風格的每頁都精彩的好書。本書兩位作者是國防安全領域的前沿專家,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涉及了許多技術細節——不論它們看起來有多麼科幻——都非常真實,或者即將變得真實。
  據《幽靈艦隊》一書的作者簡介稱,本書兩名作者分別為PW辛格和奧古斯特·科爾。其中,辛格一位「新美國」基金會的戰略學者,為美軍、情報部門和好萊塢提供顧問服務。他此前的作品是《紐約時報》最佳暢銷書《戰爭線索》(Wired for War),據亞馬遜網站的介紹,他還是《權力的遊戲》和《飢餓遊戲》的編劇,此外還是多部其他科幻電影和著名遊戲《使命召喚》系列的顧問。科爾則是大西洋協會的資深會員,他通過幻想來研究未來戰爭,他是《華爾街郵報》採訪國防工業界的記者。
  因為科爾的大西洋協會會員身份,因此在美國著名的《大西洋月刊》雜誌網站上刊登了這兩名作者寫的自序。文中這樣描述兩人是如何想起要合作寫作這樣一本小說:1986年夏天,幾百萬讀者和我們一樣,被湯姆·克蘭西的《紅色風暴》一書所吸引。我們兩人至今都還能想起當初如此痴迷於他對冷戰變成熱戰會發生什麼的探索,當時我們都請了好幾天假,沉浸在這本書中。
  這本書中塑造的人物和情節之外,湯姆·克蘭西創立了「技術驚悚」這個新類型的小說。戰爭和其中所用到的工具才是這本書中真正的「人物」……從使用拖曳聲納在北大西洋搜尋蘇聯潛艇,到西德富爾達谷地中準備迎戰蘇軍坦克前認真保養「艾布拉姆斯」坦克發動機的細節。
  確實,這種對真實的追求(技術上,而非對人物的追求,書中的人物看起來有點木訥),在當時看來,甚至人們覺得克蘭西揭露了許多政府的機密……
  


  中美大戰可是近年來許多美國驚險小說所熱衷的內容
  我們兩人後來自己成了受尊敬的政策分析員和防務記者。然而這共同的經歷把我們聯繫了起來。所以,在北約和華沙條約在湯姆·克蘭西的想象中開展三十年後,我們與他相似的,決定展開我們對難以想象的未來的第一次探險,在幻想中。這本新小說是關於下一場世界大戰可能的樣貌,它的書名叫《幽靈艦隊》——我們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創造一種新的形式,或許可以叫做「有用的幻想」……
  觀察者網發現,在美國科幻網站IO9上,刊登了對這兩位作者的採訪。其中提到,由於兩人的背景,這本小說受到了美國軍方的注意。因為該書的內容「基於對目前諸多現實基礎」,書後附有374條備註,是關於書中各種想象的未來武器裝備或技術的現實報道背景。
  以下,是IO9網站上該小說部分情節的節譯(譯者,觀察者網席亞洲),諸位讀者從這短短的閱讀可以了解這本小說究竟是不是像他們所說的這麼「現實」。
  2167研究所,上海
  無法感覺到正在他後腦上工作的鑽頭讓這一切顯得更加恐怖。
  瑟欽的眼睛在房間內亂轉。他試著轉動頭部,但不能動。一個電腦顯示器在他的面前,那是他所能看到的所有東西;屏幕上顯示,一個外科醫生正在一個剃過的頭顱上鑽孔。隨著金屬鑽頭在頭骨上的動作,骨頭化為骨粉,如煙霧一樣蓬起。屏幕上隨即蒙了一層粉末。他的視線模糊了,因為一些粉末落入了眼睛。他想要眨眼,但卻不能。在他的視野外,有人向他的眼睛里滴了一些液體,然後在他的眼角擦掉流下的液體。
  隨後,在視頻畫面上又看到了第二次、第三次同樣的畫面,鑽頭穿過頭骨,骨粉飛散。他想要閉上眼,不看這一幕,但是他不能。在又有液體將他的眼睛洗凈後幾秒鐘,他意識到這是因為他的眼皮已經不在原本的位置上了。他什麼也做不了,事實上,他只能眼睜睜看著「醫生」開始將細細的光纖穿過頭骨上的三個洞插進去。他知道這些線上面分佈著500個電極,每個都像頭髮一樣細,這將把電信號連接到他的腦神經里。
  


  《幽靈艦隊》兩名作者,左邊為PW辛格,右邊為科爾
  那個醫生,如果可以這麼稱呼它的話,隨後從電腦屏幕上消失了。瑟欽聽到了金屬輪子劃過瓷磚地面的聲音,越來越近。隨後,那個醫生站在了他的眼前,推著一個推車,上面有個小盒子,光纖從盒子上穿出,繞過後面。在推車上,還有兩隻機器手;有一些線將它們與那個盒子連在一起。
  瑟欽在這人摘下手術面具前就知道了那是誰。
  「瑟欽將軍,見到你很高興。」戚姜勇(音譯:Qi Jiangyong,觀察者網注)博士像個大學講師一樣站著,他確實是一個講師,在他的神經科學研究讓他被調到公安部之前。
  瑟欽沒有回答;他試著轉移注意力,試圖通過想一些遙遠的事情來封閉自己的意識,就像當初反審訊訓練中他們教他的那樣。他想著「二十三」(似乎是一個女人的代號)的觸摸,讓自己沉浸在想象中終於自己被釋放的瞬間。
  「幹得好,將軍,正如你該乾的那樣,」戚博士說。「那麼,看起來你已經認出了腦機介面技術。不過,再過幾秒鐘,我就能完成模塊測試。」
  他感到「二十三」在他脖子邊上灼熱的呼吸,隨後吹到了他的耳邊,他的身體抽緊了。
  「現在,完成了。鏈接確認。將軍,我得承認,看起來你似乎挺享受這個,不過我們得開始了。」
  突然間,瑟欽被扔回了現實,他注意到自己面前兩個金屬手正在動起來,像是在撫摸什麼不存在的東西。
  「好,就這樣。」
  這兩隻手停止了有節奏的動作,隨後開始試著向外伸,手指伸開,抓撓著,徒勞地試圖抓住戚博士,但它們的手腕被固定在推車上,所以做不到。
  「讓我們開始吧,好嗎,將軍?」
  戚隨後開始講一堂已經講過幾百次的課,最初是給他的學生們講,隨後是來視察的領導軍官,現在,對他的實驗對象。這好像已經成了一種儀式,他仍有講課的慾望,即使是在研究的時候。
  「人腦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計算機。如果我們想要揭開它的秘密,我們就得把它當做計算機。我們腦子裡的神經元通過放電交流,每個信號都以不同的頻率發送,這就是所謂的腦電波。這些電波合在一起就成了我們所認為的思想,不管是意識還是下意識。它們承載著記憶、本能,以及我們身體的『操作系統』,所有的一切,從你最深沉的恐懼到大腦命令你的肺繼續呼吸。它們都不過是簡單的電信號。」
  瑟欽只能看著自己身前的兩隻手握起了拳頭,憤怒的搖晃著。
  ……
  瑟欽試圖集中精力在「二十三」身上,但是卻發現他逐漸開始無法想起關於她的記憶。隨後他感到自己想要移動機器手,但是為什麼?他沒有想要移動那手。
  」啊,你現在可能想要問,『這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讓我們暫停一下,讓校準完成。」
  現在瑟欽的大腦好像分裂成兩半,一半集中注意力在「二十三」身上,她的呼吸、她的皮膚、她的頭髮、什麼都好,但另一半似乎只想著移動手指,從左邊到右邊。
  「好極了,這就是我的研究。你瞧,在實時監控和分析腦神經控制移動模式的基礎上,我們開始探索通過腦機介面能做到的更多事情。」
  瑟欽看著所有機械手指都開始彎曲,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腦中同時出現的兩個意識,一個要手指運動,另一個不要。
  「數據可以被監控,那麼也就可以被篡改。對電腦可以,對你的腦神經信號也可以——我們可以改變你的運動指令,你的記憶,然後最重要的是,你的意志」……
  (節選部分翻譯完)
  是不是很好奇呢?美國的「抗中神劇」可以一本正經的編到什麼程度?說真的,用好萊塢編劇來搞「未來學研究」是不是有些搞笑呢?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015/07/03/371246.html#ixzz3em5FuzNw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5: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