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C和《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進行了一項相似的長期研究,對1995年至2014年的公共意見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同樣顯示人們的態度出現左傾。1995年,三分之二的美國人都認為,有的人之所以貧窮,是因為他們沒有為改善自己的處境做出足夠的努力,這種態度與那些把貧窮歸咎於外部原因(比如工廠關門、外包、裁員和外來競爭)的看法截然相反。到2014年6月,認為貧窮出於外部原因的人數比例增至46%,比44%認為窮人錯在自身的人數比例高了兩個百分點。
柯林頓夫婦自2014年1月1日至今收到的2500萬美元演講費中,有一大部分來自金融業: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倫敦分行的50萬美元;瑞銀財富管理(UBS Wealth Management)的22.5萬美元;德意志銀行波士頓分行(Deutsche Bank AG, Boston)的27萬美元;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anadian Bank of Imperial Commerce)的15萬美元;以及德意志銀行紐約分行的28萬美元。
柯林頓希望能對兩位政治學者——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的馬丁·吉倫斯(Martin Gilens)和西北大學(Northwestern)的本傑明·佩奇(Benjamin Page)——在他們2014年的論文《美國政治的理論檢測:精英、利益集團和普通公民》(Testing Theories of American Politics: Elites, Interest Groups, and Average Citizens)中記載的現實加以利用。此文發表在美國政治科學協會(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的雜誌《政治視角》(Perspectives on Politic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