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真專家少了 偽專家自然就多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7-2 10: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專家,既埋頭做事,又抬頭看天,為推進社會進步和市場健康,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自詡為「食品安全與環保衛士」的董金獅被抓了。6月29日,公安部在「2015食品藥品安全刑事保護論壇」上,通報了2014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偵破食葯案件情況,提到「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負責人董某某涉及敲詐勒索案」。其中的「董某某」指的正是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

  董金獅有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等超過50個頭銜,發表過觀點也涵蓋發泡餐具、速食麵等多個領域。據調查,所謂「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其實是一個類似全國牙防組的組織,連基本的註冊都沒有。如此說來,董金獅的頭銜是全假不真,在觀點上則可能是有真有假。

  有人在反思,為什麼這些年來輿論一直關注董金獅?換一個角度講,如果董金獅發表的觀點如其頭銜一樣全假不真,又怎麼可能「行騙天下」?而在食品安全倍加重視的今天,當董金獅發表的觀點有真有假時,也就具有了極大的欺騙性。更進一步講,如果在一些正確觀點上,有權威人士、真正專家站出來發表聲音,針對一些不實的觀點,有權威人士、真正專家站出來以正視聽,像董金獅這樣的偽專家,又怎麼可能還有市場?

  一個健康的食品市場,離不開監督的力量。在監督體系中,既包括來自主管部門的監督,也包括來自社會公眾的監督。而在社會公眾的監督中,專家學者由於其擁有的專業性和影響力,應該也可以是重要一員。可在現實中我們看到,不僅來自監管部門的監督有所不足,而且來自專家學者的監督也不太讓人滿意。從常識上講,專家學者有專業性,對於市場問題有著更清晰的發現,有著更獨到的觀點;專家學者有獨立性,對於市場問題更應該「不吐不快」。有心人不妨回憶一下,這些年來,相對於龐大的專家基數,有多少專家對市場問題 「零容忍」,又有多少專家像「啄木鳥」一樣挺身而出?

  為什麼董金獅會有市場?一方面是因為他有「大帽子」,另一方面是因為他瞄準了社會的痛點,加之他的一些觀點並非空穴來風,是市場的真實反映。這樣的角色,本來是應該由真專家承擔的。可我們不僅沒有看到真專家「怒髮衝冠」,相反看到不少專家明哲保身,一些專家甚至「為五斗米」折腰。大音稀少,雜音紛陳,真專家「縮頭」,自然有偽專家「冒頭」。從這一意義上說,董金獅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幸運在於真專家「鴕鳥」為其提供了機會,不幸在於「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最終露出了馬腳,砸到了自己的腳。

  任何一個社會,都需要有瞭望者存在。承擔這一角色使命,不是哪一個人的事,是所有人的事。在人們看來,真正的專家,不僅有一肚子學問,而且有淋漓的士氣,不阿權、不阿富、不阿世,面對不公不平不苛全不鄉願不犬儒,更應該承擔起社會和市場守望者的角色。這也是我們想說的,偽食品專家的出現有多種原因,但真專家的缺少,顯然是一個重要原因。

  真專家少了偽專家自然就多。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專家,既埋頭做事,又抬頭看天,為推進社會進步和市場健康,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有著這樣的風骨,專家有著更多美譽,這樣的專家多了,市場有著更多希望。我們需要真正的「食品安全與環保衛士」。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 10: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