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6月28日發表題為《一次深遠的判決顯示了在同性戀婚姻的公平》(A Profound Ruling Delivers Justice on Gay Marriage)的文章稱,大法官肯尼迪( Anthony Kennedy)寫道:「結婚的權力是人們固有的自由中的一項基本權力,根據正當程序和《第十四條修正案》的平等保護條款,同性戀不可能被剝奪這一權力和自由。」
《華爾街日報》6月28日發表題為《在三大洲上的恐懼》(Terror on Three Continents)的文章稱,伊拉克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和基地組織在同一天展現了他們的觸角伸向全球。基地組織對紀念日有種特別的喜愛,因為,去年6月29日,ISIS宣布建立「哈里發「,對於如今發生在三大洲的恐怖襲擊,我們也就不用感到吃驚了。這也讓我們確定後續的一些襲擊還會發生,也更難以阻止。
國防委員會設計局長馬元春(Ma Won Chun)缺席了此次金正恩視察。據報道,馬元春和其他5名高官已被金正恩處決。馬元春在2014年11月因「腐敗行為和違背領導人命令」而被處決。而當時金正恩也曾視察這一機場,對這一機場罕見動怒,稱缺乏民族性。因此,馬元春的死也和這個時間點比較吻合。【相關閱讀:金正恩處決新機場設計高官 大玩兔死狗烹?】
《國家利益》在題為《中美是否註定一戰?》(Are China and America Destined to Clash?)的文章中稱,21世紀國際關係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美國和中國能否好好相處?文章稱,隨著蘇聯和日本的崛起,中國經濟的低迷甚至是崩潰,或許美中衝突永遠都不會發生。一次「中國之春」也可以破壞中國未來的繁榮。但是假如中國的經濟繼續以健康的速度增長,美國和中國的國家安全利益將會發生衝突。這將是大國政治悲劇上演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