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乳製品和重組牛生長激素(圖)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5-6-25 22: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5年6月18日   內含子   來源:健康中國人網

  美國的乳製品包裝上常常標有「來自不使用重組牛生長激素的奶牛」(fromcows NOT treated with rBST/rBGH)或類似的字樣(圖),那麼什麼是重組牛生長激素呢?生長激素(growthhormone, somatotropin)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該激素由垂體產生,在生長發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發育過程中生長激素不足則會導致侏儒症,過多則導致巨人症。牛生長激素就是牛的生長激素(bovinegrowth hormone, BGH or BST),最重要的作用當然也是促進生長發育。然而除此之外,它還能保護哺乳期奶牛的乳腺細胞,阻止它們死亡,這樣就能延長奶牛的產奶期,提高牛奶產量。

  

  儘管這方面的知識人們在1930年代就已經掌握了,但長久以來並沒有實用價值,因為生長激素在體內含量極低,提取出來的生長激素非常昂貴,若用於牛奶生產顯然得不償失。生長激素本身是一種蛋白質,如果用化學合成的方法價格只會更貴。直到1970年代基因重組技術誕生,用基因工程的辦法生產廉價的生長激素才成為現實。具體來說,就是把牛生長激素的基因轉入大腸桿菌,讓後者大量表達該蛋白,然後再提取出來,即所謂的重組牛生長激素(recombinantbovine growth hormone,rBGH)。給商品化的家畜使用激素當然不是小事,經過反覆的實驗和論證,FDA終於在1993年批准了重組牛生長激素的使用。1994年孟山都的重組牛生長激素投產。

  據美國官方的數字顯示,使用rBGH的奶牛不足20%,就是說市面上大部分的牛奶是未使用rBGH。那麼,為什麼乳製品要高調標出來「不使用rBGH」呢?這顯然是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心理,包括崇尚自然的心理和求保險的心理——不管使用的好不好,不使用的總不至於不好。可是,這種標註本身含有暗示使用rBGH不好的意思,放任這種標註,則是對使用rBGH的歧視。因此FDA要求標註「不使用rBGH」的產品必須同時標出「FDA稱奶牛是否使用rBGH所產的牛奶無顯著差異」(圖)。這正是FDA的高明之處,這一要求既普及了安全知識,消除了社會恐慌,又是對科技進步的保護。

  

  

  

  相比之下,我國的情況則悲觀得多。如果用中文搜索一下則會發現關於rBGH大多是負面消息,人們刻意忽略了FDA的聲明,一味造謠使用rBGH的奶牛所產的牛奶有害。這種大範圍的謠言顯然有商業利益驅動的成分,而中國又缺乏FDA那樣的部門來規範商家的宣傳,因此最後的結果就是消費者吃虧上當。更荒謬的是,還有很多說法並非圍繞生長激素,而是圍繞著「重組」二字,也就是轉基因。其實不論是牛產生的牛生長激素還是基因工程生產的牛生長激素,它們的生化性質都是一樣的。然而,在有些人看來「轉基因」就是一道不祥的「符」,貼到哪兒,哪兒就有毒有害。反轉控就是利用這一點到處煽風點火,牟取利益。可是現在國際交流這麼頻繁,在美國的中國人這麼多,反轉控編造的關於美國的謠言剛說出來就被揭穿。儘管他們從來不缺願意上當的人,但明白真相的人畢竟也越來越多了。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6: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