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鳥群是怎樣自覺保持隊形的?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5-6-25 22: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5年6月17日    來源:環球科學

  鳥群中的鳥似乎是通過「集體波」(collective wave)來相互交流的,但集體波在某些特定大小的鳥群中似乎不能傳播。

  

  鳥群中的鳥為了總能保持飛在一起,需要彼此交換飛行軌跡信息。科學家嘗試用隨鳥群高速飛行的波來為這種通信建模,一項新的分析顯示,小的鳥群和大的鳥群中用於傳遞信息的波或許不一樣,而在中等大小的鳥群中甚至沒有哪一種波能起到作用。正是因為這種鳥群無法通過集體波來傳遞信息,它們才容易散開,這也解釋了為何鳥群的大小總會受到特定的限制。

  此前關於鳥群集體行為的研究表明,鳥類在成群飛行時,喜歡在彼此之間保持固定的距離。當一隻鳥轉向時,它的鄰居也會調整自身的位置,從而造成鳥群中密度的波動,產生一陣向外的密度波,正是這種密度波在整個鳥群中起到了通訊的作用。然而,近期一項分析發現,鳥群中的信息可能還是通過飛行方向變化的波,或者說「自旋」來傳播更為有效。當一隻鳥改變飛行方向時,它周圍的所有鳥都隨即改變方向,這一信息就向外傳播開來——就跟磁性材料中的自旋波一樣。

  來自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的Andrea Cavagna和同事們近期在連續極限上使用了這一自旋波模型,把鳥當作一個大的水動力系統中的液體成分,自旋波和密度波都存在,但有時候它們還沒傳播多遠就減弱消失了。研究者發現,在小型鳥群中,只有自旋波能傳播,在大型鳥群中密度波則佔主導地位,而在中等大小的鳥群中,兩種波都無法傳播,就使得這一大小的鳥群無法穩定存在。研究結果對其他動物群體也有啟發作用,如魚群和哺乳動物群。

  撰文:Michael Schirber    翻譯:丁家琦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10: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