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林左鳴:缺乏流動性自動調節機制 經濟盪鞦韆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6-18 15: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信用貨幣制度最大的問題莫過於缺乏流動性自動調節機制,從而造成貨幣發行量忽多忽少,始終不能和經濟發展相適應和相匹配,進而導致經濟活動在蕭條和過熱之間象盪鞦韆般地振蕩。如果我們能夠設定出法定財富標誌,並進而帶動一些社會性財富標誌共同構成一個財富標誌市場的話,就可自動調節流動性,使經濟均衡平穩地發展,形成一個新的具有自組織功能的經濟發展循環模式。

  物本經濟的早期時代,以貴金屬(比如金銀)作為貨幣,由於貨幣本身就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商品,當社會財富增加、市場中商品流通量增大,導致需要更多的金銀幣時,人們可以很方便地熔鑄金銀器為貨幣。同樣的道理,當傳統的金銀幣超過市場的需要面臨貶值時,人們又可以熔鑄金銀幣為金銀器。

  由於金銀與各種社會財富之間有著約定俗成的交換關係,多餘的金銀雖然不馬上兌現但其價值卻恆在,因此金銀是那個時代的絕對財富和終極財富,即財富標誌。對於貨幣而言,暫時不需要的金銀熔鑄成金銀器而以財富標誌的形式存在,起到了對發行貨幣量進行自動調節的作用。

  社會總財富是可發行貨幣數量的直接依據。當貨幣以金銀之外的形式出現時,社會上存儲著的金銀則成為了可發行貨幣數量的依據。雖然這實際上是一種間接依據,但成為依據的特徵是極為明顯的。可是在信用貨幣時代,貨幣發行的數量沒有相應的法定財富標誌作為支撐。

  信用貨幣制度最大的問題莫過於缺乏流動性自動調節機制,從而造成貨幣發行量忽多忽少,始終不能和經濟發展相適應和相匹配,進而導致經濟活動在蕭條和過熱之間象盪鞦韆般地振蕩。如果我們能夠設定出法定財富標誌,並進而帶動一些社會性財富標誌共同構成一個財富標誌市場的話,就可自動調節流動性,使經濟均衡平穩地發展,形成一個新的具有自組織功能的經濟發展循環模式。

  我們設想通過法定財富標誌的重建,並且形成一個財富標誌供應市場,在宏觀經濟調控中扮演一個自動協調機制的作用,從而從根本上改變經濟周期性振蕩的狀況。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8: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