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沈大偉:中美只可選擇「結婚」 離婚即為戰爭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6-17 01: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沈大偉:中美只可選擇「結婚」 離婚即為戰爭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香港《南華早報中文網》6月15日文章,原題:沈大偉:中美關係何去何從 中美兩國官員和專家都曾經正確地指出:中美關係是當今國際事務中最重要的關係。
  中美關係也是最複雜的關係。不論在戰略、外交、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區域、國際、教育及其他許多方面,中美兩國都密不可分。中美在亞太區以至全球都是影響力巨大的國家,不但是全球兩個最大的經濟體,軍事預算和海軍規模也是全球之最。
  中美關係:競爭大於合作
  然而,影響中美關係的因素不斷在變,過去幾年和過去幾個月就出現了顯著的變化。中美關係雖然十分密切,而且兩國在許多方面都有合作,但在這段關係中,彼此競爭的情況卻不斷加劇。
  這個現象的結果是:合作與競爭同時存在,即本人所謂的「競合」情況。就目前來看,兩國關係中競爭成份不斷增加,並成為這段關係的主要成份,合作則退居次席,並且正在逐漸弱化。
  兩國之間普遍存在互不信任的情況。儘管雙方政府仍然十分希望兩國的多個雙邊對話可以維持下去,也希望兩國高層官員繼續交流,但甚少再看到大力爭取兩國加強合作的官員。
  兩國人民互不信任的情況也顯而易見。《皮尤全球態度調查》(Pew Global Attitudes)(2013)的結果顯示,中美人民互不信任的程度正在增加。在美國,68%的公眾人士及80%的專家和學者都視中國為美國的競爭對手,只有26%認為可以「信任」中國。而被訪問的中國民眾中,66%的受訪者視美國為「競爭者」,15%認為美國是「敵人」。因此,中國民眾中約有三分之二認為中美關係是一種「競爭」關係。相對於2010年時進行的調查,當時兩國大多數民眾對彼此看法仍然正面,從中可見現在情況已出現顯著改變。
  我們可以感覺到,中美關係已出現重大變化。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中美關係愈來愈難達致平衡。兩國關係多年來風波不斷,雙方也一直未能達成廣泛共識,無法締結真正可持續的夥伴關係。中美關係之所以仍能維繫,更多的是出於對關係破裂的恐懼。
  中美關係摩擦頻發
  中美最近的波折,發生的時間僅在習近平與奧巴馬在中南海漫步後幾個月。起因是中國在南海建造人工島的行動,令兩國關係愈發緊張。在南海紛爭的背後,各方愈發關注中國的軍事力量、美國在中國附近的軍事活動,以及更廣泛的亞洲權力平衡問題。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有幾個原因,其中之一是:對中美關係來說,安全的重要性已凌駕於經濟之上。軍事、國防、地緣政治領域的問題,已是兩國關係的最重要事務。在美國,這意味著以商界為首、支持與中國交流的聯盟已不再是主導力量,而由幾個界別組成、倡議與中國競爭的聯盟,如今佔了上風。
  在近幾月以至近幾周,以上情況已令華盛頓多家智囊機構前所未有地發表大量評論和報告。這些評論和報告中的大部分對中國及中美關係均持負面意見,而且均認為(一)美國應檢討對華政策;(二)美國應全面對華採取強硬政策。
  隨著美國總統競選活動白熱化,上述情況只會令中美關係及兩國的互動更趨負面。美國將有愈來愈多人呼籲當局「下定決心」、擔起「領袖」角色、「敢於與中國抗衡」等,尤其是共和黨人。
  尼克松以來,美國八屆政府都採用「接觸」戰略,這種戰略基於的前提是:(1)隨著中國的全球地位提高,中國會自主擁護二戰之後西方創建的全球自由秩序; (2)中國不會挑戰美國主導的安全架構和東亞秩序。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雖然中國沒有正面指責現有的國際秩序,但是中國政府在目前國際組織以外正在建立另一批機構,清楚顯示中國對美國主導的戰後格局感到不安。
  中國正有條不紊地試圖構建新的國際秩序──這一點毋庸置疑。
  作為研究中美關係的學者,我曾仔細研究並追蹤兩個世紀以來的中美關係,並發現了一個重複的規律:美國有一股如傳教士般的衝動,希望以自己的形象為模板改變中國,但每次都以失敗收場。首先,美國不了解中國複雜的國情,而中國也拒絕遵從美國的意願。依我的見解,問題要歸咎於美國本身和其不切實際的期望,而非中國。
  兩國仍需和平共處,不能「離婚」
  儘管這是中美關係整體上的宏觀環境,但兩國仍需共存,並需要和平共處。中美之間有業務往來,包括兩國的商業活動和外交事務。中美關係和平穩定,對整個亞太地區(甚至整個世界)都很重要。不論兩國人民是否察覺到這點,他們都受著中美關係影響。
  目前中美議程上的另一項重要事務,就是尋求務實合作的機會,處理一系列所謂「全球治理」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朝鮮、伊朗、伊斯蘭國(ISIS)、阿富汗、反恐、反海盜、氣候變化、海上安全、經濟穩定、能源安全和海上通道安全的問題,以及需要制定網路活動的國際規則。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論是中美政府協同工作,還是兩國政府朝著同一方向各自努力,彼此合作都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即將舉行,習近平也將於9月下旬(聯合國成立70周年之前)赴華盛頓展開國事訪問。這是兩國討論上述問題的契機,彼此可以嘗試切實地合作,消除雙方關係之間的隔閡。以往的首腦會議,包括去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峰會,雙方都曾嘗試這樣做。但問題是:這些嘗試是否只是過眼雲煙,還是足以奠定中美關係的發展基礎?如果中美關係能夠穩定發展,彼此互相合作,這無疑會對下一屆美國總統有利。
  因此,展望未來,兩國有責任學習如何應對競爭、防止爆發衝突,同時要努力拓展真正的合作領域。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既希望也預料兩國能「共同進化」,並認為雙方需要有「智慧和耐性」,並須抱著務實﹑包容和忍讓的態度。但我目前尚未十分清楚:兩國的政治文化、目前的政治制度﹑民族身份﹑社會價值觀和世界觀均有所不同,雙方能否在戰略方面作出重大妥協。
  因此,中美兩國可能會認為彼此越來越難以共存。但不論共存如何複雜、如何問題重重,兩國都必須要這樣做。因為它們只可選擇結婚,一旦離婚,戰爭就會爆發。
  【作者系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科學及國際事務教授沈大偉。此人曾多次鼓吹「中國崩潰論」。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015/06/16/368397.html#ixzz3dFLQKSgt

913

主題

1134

帖子

6398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398
沙發
我為人父 發表於 2015-6-17 09:41 | 只看該作者
只可選擇結婚,一旦離婚,戰爭就可能會爆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20: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