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香港難以承受的政改陣痛

[複製鏈接]

560

主題

662

帖子

341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未知之佛

Rank: 4

積分
34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隨著香港政改立法會投票日近,香港不斷拉出撕裂的戲幕。佔領行動沒有成為歷史的記憶,隨著立法會即將投票決定是否通過政改方案又極可能卷土再來;為政改撕裂的香港社會正在形成支持和反對政改方案的兩大陣營,擠壓了香港長期以來兩頭小中間大的穩定社會結構;傳統經濟賴以生存的重商精神正在被高漲的政治熱情淹沒;樓價高飛股市昌盛,看似繁榮似錦的香港正面對著經濟下滑的危機。不管6月17日政改方案是否過,激進泛民演繹的香港亂象難以一朝過去,東方之珠開始經歷政改躲不過的民主陣痛。
  去年「佔中」后,中環立法會門前還零星留下了些帳蓬,慢慢的大家也就遺忘了。不過,政府決定6月17日立法會討論表決政改方案的消息一出,政府總部及立法會大樓外的非法帳篷及障礙物增加到二百多個,危機和隱患四伏。有人配備了大量木板、鐵釘及玻璃瓶等可當作攻擊性武器的危險物品,似乎在為新的包圍作準備。為截斷包圍立法會及再次佔領行動後勤供應鏈,香港警方宣布掃除危機,清理立法會佔領區危險品,收走數十箱「武器」,包括菜刀、鋸片、玻璃瓶、鋁條、鐵枝、鐵釘、鐵鎚及氣體樽等,全具有一定殺傷力。
  政改為推進民主,民主是希望社會可以爭取公義平等。不過,自去年佔領行動后,香港零星的衝突,不同政治觀點的撕裂爭吵沒有停止過,接近投票日變更為躁動和激烈。昔日穩定繁榮文明理性的香港,整個社會在逆轉中。
  民意是民主的核心價值,爭取多數民意達到少數服從多數的目的是民主的真諦。詭譎的是,一直以來支持政改方案的民意佔優,這樣的情況正在改變。儘管有稱是中間派的政改關注組委託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在立法會議員到深圳見京官后的5月31日至6月5日進行政改民意調查顯示,支持方案通過的市民接近五成,否決方案的市民有四成二,兩者差距收窄至7.2個百分點。而新界社團聯會及廣東社團總會最近分別發表政改民調,同樣有逾六成受訪者支持立法會通過政改方案,三成反對通過。支持民意樂觀。
  但由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聯合進行的政改滾動民調卻出現支持政改和反對政改的民意反覆爭持。接近投票日的民調顯示,支持政改和反對政改的民眾比例差距不大,有時甚至旗鼓相當,針鋒相對。在5月3日至7日訪問1100多名市民,支持政改方案的市民由最高峰的49.5%,逐步回落至42.5%,反對方案的市民則輕微上升至39.5%,這是該項調查開展以來最接近的差幅。
  但到6月2日至6月6日滾動民調進入黃金交叉點,出現了第一次的平手,形勢開始逆轉。政改反對和支持率同為42.8%,而未確定是否支持政改的比率則跌至14.5%,政改反對率創新高。令政府無法再打民意壓迫泛民轉投支持票的牌。
  形勢更為惡劣的是,接下來6月11日發表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首次出現反對政改方案的比率超越支持。支持方案的比率是41.7%,較對上一次下跌1.1%,而反對的有43%,上升0.2個百分點,支持凈值為負1.3個百分點。
  政改民調數據顯示的雖然是對政改的取向,卻明顯地將香港社會民眾楚河漢界分成兩大陣營。香港歷來以沉默大多數為特徵,是典型的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穩定社會形態,因為政改,已經發生根本改變。沉默大多數沒有了,可以起潤滑作用的中間力量被擠壓了。中間力量減少,這對香港來說,社會不穩定的風險必然增加。
  長期以來,香港一直是經濟社會,傳統商業主導「笑貧不笑娼」的香港社會精神,卻在政改啟動時撕開了口子。現在的香港,政治熱情高漲,全然不顧危及經濟和商業,社會撕裂下不理後果的激情表現突出。如此偏激的社會傾向,即使政改破局,其政治熱情不會因此退潮,反而會迅速膨脹。要求政改普選變本加厲,高漲的政治訴求會令社會變得動蕩。
  民陣召集人陳倩瑩接受電視台訪問,揚言會在立法會討論政改方案時,發起10萬人包圍立法會。除了可向泛民施壓,亦會給建制派壓力,指功能組別議員都正面對專業人士們的龐大壓力,相信有機會引發另一場佔領行動。警方已經發出不反對通知書,但只容許在上限2600人的立法會示威區集會。而「保普選反暴力大聯盟」亦宣布,將在立法會大樓舉行「表決日,全力撐政改」集會,預計有數千人參與。兩軍對壘,立法院內院外衝突一觸即發。
  政府給出的民主普選方案,反對者不要;泛民派堅持的方案政府又不給,社會撕裂甚至動蕩的明顯結果是,香港經濟發展極不穩定且呈下降趨勢。2013年,香港GDP增長2.9%,低於此前預測的3%,到了2014年,經濟增長速度繼續放緩,GDP增長創近年新低,增長只有2.3%。至此,香港經濟增長已經連續三年低於過去十年3.9%的平均增幅。而且這種下降呈趨勢性滑坡,從季度趨勢看,2014年第四季GDP同比增長2.2%,較第三季增速下滑0.5個百分點,逐季遞減成為一種滑坡狀態。
  經濟已在下行軌道,香港2014年經濟表現疲軟是亂象叢生的嚴重後果之一。如果政改方案不通過,香港會嚴重撕裂,發展經濟的良好環境將被破壞,政府放話,未來不會再將政改提到議事日程,改以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民生。可是,追尋民主的香港人會這麼聽話嗎?相信,政府不提政改,民間的「泛民」支持者卻會將政改作為核心議題,時時提、事事講,社會撕裂、混亂情況持續不斷。
  今年初,政府對2015年的經濟增長已然持審慎態度,預期今年GDP增長為1-3%,預測幅度如此之大,從來沒有。政府下注,通過政改方案,香港的社會及經濟環境相對會好些,經濟增長顯露曙光,那就是3%的增長;政改方案不過,今年的經濟增長可能就是1%,或許更低。即使取中位數增長為2%,亦較2014年增長低0.3個百分點。政改方案表決后的香港經濟走向,連政府自己都沒有把握。
  如果這些都是民主陣痛現象,是政改的代價,那麼,要承受的不僅是香港,還有中央政府。
  有謀體評論說,一般人面對重大抉擇,心情往往七上八落,而「北大人」面對政改生死關頭,心情更是複雜而矛盾。
  他們認為,若然政改破局,香港撕裂,矛盾激化,民心躁動,面對如斯種種亂局,中央政府固然不願看到,會沒面子不開心,然而不開心歸不開心,如釋重負的感覺亦會油然而生。如果政改方案爆冷通過,香港得以落實普選,北京也要面對新的問題。
  香港著名商人李嘉誠說,政改不過,沒有贏家!如果因為政改,因為民主而損失了香港固有的穩定繁榮,這樣的民主陣痛代價,不知香港能否承受的起?(紀碩鳴)
我拿你當人看,你卻學狗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8: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