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中非「血鑽」利益鏈:礦工1天掙3美元

[複製鏈接]

1212

主題

1305

帖子

7038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3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在中非共和國南部距離博達城(Boda)不遠的班恩貝勒(Banengbele)叢林腹地,幾十名勞工汗流浹背,在一塊半個足球場大小的空地上不停鏟挖,緊盯著每一寸被挖開的土壤,期待著看到一絲足以讓自己翻身的耀眼光芒——鑽石。

  一天3美元工資

  這些礦工每天僅能得到差不多3美元的薪水。即便如此,礦場主還費盡心思地剋扣礦工的伙食,多數時候,礦場主只是隨便在附近的叢林里抓一些蛇等野物來給礦工當午餐。

  宗基(HuguetteZonki)在丈夫死後只能獨自一人養活4個孩子,除了進山採礦,她似乎別無選擇。「我需要活下去,我的丈夫在戰爭中喪命,現在我進礦區一次會待5天到一個月,給礦工們做飯,一天掙3美元。」

  除了僅夠果腹的食物,礦工的住宿條件也極其惡劣,4人一間擠在一個用樹枝、塑料膜和蚊帳臨時搭建的1.5米寬的所謂「住所」里。

  高溫天氣下長時間的持續工作令礦工們苦不堪言,為了緩解肌肉酸痛,很多礦工只能用當地產的大麻和棕櫚酒來麻痹自己。

  「每天我都祈求上蒼讓我找到大鑽石,」礦工圭提里(LaurentGuitili)稱,「總有一天我一定會找到一個大個的鑽石,到那時候我就能擁有我自己的礦,賺足我所需要的錢。」

  在礦上,一旦礦工挖到鑽石,擁有採礦許可的礦主會把鑽石拿走賣掉,再按30~60歐元每克拉的報酬獎賞找到鑽石的礦工。不過,一些質量上等的鑽石經礦主轉手賣出的價格可能在3倍以上。

  武裝勢力控制鑽石礦

  雖然班恩貝勒的鑽石礦工作條件十分艱苦,但至少這裡的礦工還有工資拿。在該國北部,一些富礦處在武裝集團的控制之下,礦工千辛萬苦找到的鑽石不得不在槍口的威脅下交出來。

  2013年3月,穆斯林叛軍塞雷卡(Seleka)推翻政府,佔領首都班基,將總統博齊澤(FrancoisBozize)拉下台,把中非拖入內戰的泥沼之中。據報道,塞雷卡叛軍一大重要經濟來源就是非法控制鑽石礦。

  「一旦擁有了武裝,(叛軍)就能擁有鑽石。」中非共和國前總理馬丁(MartinZiguele)稱,「而一旦有了鑽石,就能買更多的武器,並給叛亂行動提供資金。」

  金伯利進程(KimberleyProcess)在中非政府垮台之後對該國出口的鑽石下達禁令,阻止因為鑽石交易給當地帶來更多衝突。

  擁有大量鑽石礦藏的部分非洲地區常年由於巨大的利益誘惑而導致勞工剝削和衝突不斷,成為區域內一大不穩定因素。正是在這個背景下,聯合國協助成立了「金伯利進程」組織,該機構的宗旨是阻止血腥鑽石貿易(blooddiamonds)。目前有70個國家和人權組織已經參加了該組織,中國也是進程參與者之一。該機構禁止成員進出口未附有「金伯利進程」證書的毛坯鑽。

  禁令或助長走私

  但是,中非共和國礦業部長弗朗索瓦(FrancoisNgbokoto)稱,「金伯利進程」的一紙禁令實際上將會助長鑽石走私。


  內戰開始后,基督教反政府武裝反巴拉卡和塞雷卡針鋒相對,多次為爭奪礦區控制權激烈交戰。戰亂之中,鑽石走私生意也趁機迅速發展,從中非通過地下渠道流入臨近的喀麥隆、查德、剛果(金)和蘇丹等國。

  在中非共和國,大部分人信仰基督教,而穆斯林只佔15%,教派紛爭一直是該國動蕩的主要原因。

  法國和聯合國維和部隊曾多次試圖將叛軍趕出礦區,以恢復正常的合法鑽石交易,幫助這個國家的經濟命脈重回正軌。

  當地人認為,基督教徒對生活相對富裕的穆斯林心生怨恨,成為教派爭端的根本原因。在博達城,警局外甚至貼著告示,警示礦工不要將鑽石賣給穆斯林「非法買家」。

  一些聲音認為,如果「金伯利進程」不能取消禁令,讓中非共和國的經濟得以喘息的話,武裝衝突將使該國永無寧日。

  「禁令使鑽石出口價格一落千丈,他們需要解除禁令,讓一些合法生意能夠重上軌道。」特拉奧雷。

  本月底,「金伯利進程」大會將在安哥拉首都羅安達舉行。屆時,中非共和國希望該組織能部分取消禁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3: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