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光權和錢,布拉特還喜歡弔帶襪

[複製鏈接]

1092

主題

1519

帖子

644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七界殺星

Rank: 5Rank: 5

積分
644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前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宣布辭職。上月29日,美國FBI突然闖進瑞士一酒店,逮捕了署名FIFA高級官員,稱為調查貪腐案件。被逮捕者均為布拉特親信。對此三叔說得明白:這是一場由美國司法部門發起、在瑞士主權範圍內、對一名開曼群島人、一名巴拉圭人、一名烏拉圭人、一名巴西人、一名哥斯大黎加人、和一名委內瑞拉人展開的行動。何其詭異?同樣讓人感到不解的是,爭議不斷的布拉特為何能連任五屆國際足聯主席?那是因為你還不了解國際足聯波詭雲譎的選舉政治。而答案就在此文中。】
  如果你的名字不叫羅斯福,那麼當你連任任何機構的領導人達到4屆的時候,都很難不被稱作獨裁者。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同樣如此。
  因此,當上周末79歲的布拉特第五次站在蘇黎世的國際足聯主席台上,振臂高呼慶祝勝利的時候,所有指責他的人都更加理直氣壯了。
  這其中最激烈的當屬前法國足球巨星、現任歐足聯主席普拉蒂尼。投票結束后,普拉蒂尼是唯一一個沒有同布拉特擁抱的執委。此前,他還暗示一旦布拉特連任,歐足聯將抵制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盃。
  早在去年布拉特宣布參加競選時,普拉蒂尼就已經與他決裂。這不難理解,因為那時,普拉蒂尼還被認為是布拉特的熱門接班人。英國媒體當時披露,普拉蒂尼的支持者當時私下把布拉特稱作路易十五—那個醜聞纏身、最大貢獻是留下一句名言「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的糟糕國王。
  從無名小卒到足壇掌門
  不過他們恐怕說錯了,如果一定要打個比方的話,布拉特更像是現代足球世界的拿破崙。
  布拉特的另一位反對者馬拉多納曾經不無嘲笑地問道:(前國際足聯主席)阿維蘭熱當過游泳運動員,布拉特從事過什麼體育運動?
  的確,布拉特的前半生儘管不是碌碌無為,也絲毫難以讓人看出半點國際足聯主席的潛質。1936年出生的布拉特一度接受過足球的訓練,但從未成為一名職業球員。年輕時的他像是一個奇異的混合體,當過婚禮歌手、體育記者、旅遊協會公關部主任、冰球協會秘書長,以及「弔帶襪之友世界協會」的主席—該機構旨在阻止女性連褲襪取代弔帶襪的大潮。至少在這份工作上,布拉特做得不怎麼樣。
        熱愛弔帶襪的布拉特還曾說過:女性應該像女排球運動員那樣,多穿緊身短褲
  然而在39歲那一年,布拉特一鳴驚人,當選國際足聯的技術主管。有人認為,這全部歸功於他此前的老闆、當時國際足聯頭號贊助商—阿迪達斯創始人阿道夫·阿迪·達斯勒。1972年開始,布拉特擔任阿迪達斯與浪琴公司一個運動計時項目的負責人,用優秀的表現為自己贏得了偉大前程。
  就這樣,1975年,毫無足球「技術」資歷的布拉特成為了時任國際足聯主席阿維蘭熱的左膀右臂,並以激進改革者的面目示人。
  國際足聯技術部門負責先進技戰術和訓練方法的推廣、教練員裁判員的培訓等,是國際足聯的核心部門之一。阿維蘭熱擔任國際足聯主席以後,開始大力推廣足球運動,支持青少年和女子足球的發展,布拉特就是這些計劃的具體執行者。
  任何運動的繁榮都不是無源之水,商人出身的布拉特和阿維蘭熱深深懂得這個道理。1981年布拉特當選國際足聯秘書長后,兩人一起主導了接下來的5屆世界盃賽,將世界盃的參賽國先後擴充到24個(1982年)和32個(1998年)。在此過程中,受益最大的當然是那些欠發達的地區,非洲和亞洲國家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參賽名額,「足球荒漠」美國也首次舉辦了世界盃賽。
  正如同提高窮人工資總是能夠最有效地提升消費,國際足聯也從新興的市場上獲得了豐厚的經濟回報。有段子說,1974年阿維蘭熱當選國際足聯主席時,國際足聯的賬面上只有24美元。而20年後,1990年、1994年和1998年三屆世界盃的電視轉播權價值達到3.4億美元。98年世界盃前3天,布拉特從阿維蘭熱手中接過了國際足聯主席一職,也繼承了足球商業化的方向。如同拿破崙帝國一樣,足球運動走上了雄心勃勃的擴張之路。到了2014年,國際足聯的年收入已經達到了20億美元—與俄羅斯同年賣軍火的收益相當。
  腐敗、好色和背叛
  巨大的成功總是帶來無數的敵人,何況布拉特本人絕不是沒縫的蛋。布拉特的第一個強大敵人是韓國人鄭夢准。由於阿維蘭熱和布拉特支持日本單獨舉辦世界盃,希望借世界盃之功角逐韓國總統的鄭夢准一直懷恨在心。
  2002年韓日世界盃前夕,也是國際足聯改選的關鍵時期,鄭夢准成功撬動幾名FIFA執委會內的布拉特心腹,一起將布拉特告上瑞士法庭,披露了FIFA歷史上最大的一起腐敗醜聞—ISL行賄案。
  ISL(國際體育休閑公司)是達斯勒旗下的一家公司,依靠同阿維蘭熱、布拉特等FIFA高層的「特殊」關係,掌控著世界盃等FIFA賽事的電視轉播權。1998年,布拉特剛剛當選國際足聯主席不久,ISL公司竟然將一筆送給FIFA執委的100萬瑞士法郎行賄記錄誤發給FIFA財務總監歐文·施密德,導致醜聞泄露。根據2013年瑞士最高法院的判決,單是阿維蘭熱和巴西足協前主席特謝拉兩人,就從ISL手裡撈到了2200萬瑞士法郎。
  然而,布拉特當時卻逃過一劫。2002年5月29日,就在國際足聯投票選舉下屆主席前幾個小時,鄭夢准突然放棄指控,對全體委員宣稱與布拉特的「誤解已經全部消除」。隨即布拉特便以絕對優勢蟬聯國際足聯主席。看到一個月後韓國隊在世界盃上的戰績,人們好像明白了什麼。
  布拉特面臨的更驚險挑戰,來自另一位昔日盟友,他一手提拔的亞足聯主席哈曼。卡達人哈曼長期擔任亞足聯秘書長和主席,在亞洲一手遮天,曾經為布拉特拉到不少選票。但2011年,哈曼自己向布拉特的寶座發起進攻。
  2011年5月10日和11日,哈曼趕赴中北美和加勒比地區,輪番會見當地25個成員協會主席,承諾向每人行賄4萬美元現金以換取選票。布拉特順理成章地藉助這個消息,將哈曼交付FIFA道德委員會審判。然而作為布拉特心腹,哈曼也掌握著布拉特的秘密,將後者一起拖下水。
  最終,布拉特和哈曼一起站在了被告席上,只不過老練的布拉特沒讓對手抓到現金行賄的證據,哈曼卻作為叛徒聲名掃地,被終生禁止介入足球事務。
  然而說到叛徒,布拉特本人也難逃同樣的指責。79歲的布拉特一生風流,去年還換了一個小他28歲的女友。而他的女伴中最著名的,當屬第二任妻子芭芭拉。芭芭拉比布拉特年輕30歲,是布拉特的老上司、前國際足聯秘書長海爾穆特的女兒。然而布拉特和海爾穆特卻是不折不扣的敵人,他在1981年成功取代了自己的老丈人。有傳言說,布拉特和芭芭拉結婚的消息,曾讓海爾穆特哭了一整天。
  民主選舉力量大
  是什麼讓布拉特在經歷了數次背叛之後,依然風雨不動安如山?國際足聯絕對平等的選舉制度功不可沒。
  當今的國際足聯成員國比聯合國還要多(直布羅陀就是最新的一個),而這些大大小小的國家和地區在權利上是完全平等的,一人一票,連安理會這種機構都不存在。
  就如同議會制國家的議員要為自己的選民負責一樣,FIFA成員國也會理直氣壯地在選舉中做出利益承諾。這就讓媒體總能輕易地曝光,布拉特又給了哪個國家幾百萬美金,只不過這些錢名義上都是用於足球發展。至於中間的吃拿卡要,布拉特完全無需親自動手。
  於是,哪怕有再大的醜聞,布拉特只要抓住中北美和亞非拉這樣的大票倉,就可以穩坐釣魚台。
  不得不提的是,中國足協還從中學到了一些真本事。眾所周知,東亞人在亞足聯從來都沒有多少權力可言,被西亞裁判坑害的經驗豐富。2009年的亞足聯大選年,中國的東亞鄰居們忍不了了,打算聯合支持巴林人薩爾曼推翻哈曼。據說體育總局也給中國足協下了命令,務必同日韓團結一致鬧革命,眼看就要大功告成。
  最後的結果卻出乎意料,哈曼還是險勝對手連任主席。有消息稱,這正是因為中國等5個成員最後關頭跳票所致。隨後的事情似乎也印證了這一傳聞,中國不僅從亞足聯拿到不少項目,還在新設立的亞冠聯賽中贏得與日韓平起平坐的地位。
  中國足協從此嘗到了選舉政治的甜頭,在此後的歷次亞足聯選舉中都矜持而明智地挑選著自己的立場。此次國際足聯大選前,與足協關係密切的「國民公公」親赴瑞士為布拉特站台,眼光也讓人佩服。
  大國博弈中的一葉扁舟
  不過這一次,布拉特恐怕真的難以只靠選舉平息風浪了。另一個「獨裁者」普京看得清楚,美國政府當真打算管「閑事」了。
  國際足聯的事,美國政府憑啥管?不少人已經從法律上做了分析,但美國自己表現得挺單純:一開始,他們是在查一起逃稅案。
  美國突襲FIFA,一個關鍵人物是前中北美足聯秘書長布拉澤。說起來,這個美國人跟布拉特頗有相似之處,不僅僅是名字上。現年70歲、長相酷似聖誕老人的布拉澤從未踢過足球,對足球經濟倒是十分在行。作為中北美足聯主席傑克·沃納的心腹,他通過出售大型賽事的轉播權來抽取回扣,僅在1990到1998年期間就收穫了2160萬美元。布拉澤在紐約地標建築川普大廈擁有兩套房子—一套月租1.8萬美元用於自住,還有一套月租6000用於養貓。當然,兩套都是公款消費。
  美國對布拉澤的調查始於2011年,當時他被控隱瞞1100萬美元的收入。2013年,布雷澤貪污罪名成立,他為了戴罪立功,成了FBI的線人。FBI人員透露,布雷澤在此之後源源不斷地向他們提供了與國際足聯同事會面的文件、錄音等證據,包括卡達申辦2022年世界盃的行賄證據。看上去,美國介入FIFA醜聞,似乎只是一場意外。
  但巧合的是時機。要知道,美國也曾積極申辦2022年世界盃,卻在2010年12月的投票中與卡達大戰四輪敗下陣來。
  更加巧合的是,本次堅決要求布拉特下台的英國和澳大利亞,同樣也是申辦世界盃的失敗者,而且英國的對手,還恰巧是「獨裁」的俄羅斯。
  在這一點上,英國人不像美國那樣遮遮掩掩,直言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廢除俄羅斯的舉辦權。早在2006年,英國BBC記者詹寧斯就出書曝光了布拉特的貪腐,但彼時急需布拉特支持的英國政府還在指責BBC「不識大體」。而2010年英國競選失敗之後,英國議會開始親自接手對布拉特的調查。
  世界盃的帳,人人心裡都很清楚。2006年德國世界盃的旅遊收入超過了200億美元,2014年的巴西也成功阻止了經濟增速的下滑。近兩年大國博弈風起雲湧,世界盃的意義被無限放大,商人布拉特恐怕已經難以掌控自己的命運。
  布拉特當選FIFA主席后,收到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賀電,隨後他一度拋出了對美國的反擊言論。「如果是美國和英國拿到了2018和2022世界盃的舉辦權,這一切(醜聞)就根本不會出現。」。涉嫌貪腐的國際足聯前副主席沃納,也試圖向美國反擊。「所有指控都起源於美國在申辦2022年世界盃上的失敗,美國人無法接受輸給了卡達,一個小國家。」布拉特和沃納都在暗示,這次針對國際足聯的打擊,是美英的政治報復。
  不過此次連任,普京和布拉特還是得感謝英國人。歐足聯主席普拉蒂尼一度被視為布拉特的熱門挑戰者,但去年英媒曝光布拉特收受賄賂時,不慎把普拉蒂尼和奧朗德也扯了進來,這或許是普拉蒂尼宣布退選的一大原因。
  不過,美國人無意助力布拉特的好運氣,比起布拉特的個人前程,俄羅斯才是他們眼中的「大蘋果」。而對國際足聯來說,最困難的不是拉布拉特下馬,而是找到像樣的繼任者。(關仲)
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是禁不起考驗的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3: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