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兒女為患癌母親補辦婚禮 望其好好活下去(組圖)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6-8 10: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昨日,張西蘭與老伴的結婚紀念日上,在親友見證下「拜堂」。

  

  兒女們為張西蘭頒發「最佳母親」獎狀,老人笑容滿面。

  
  昨天上午,一場特別的婚禮在北京貴賓樓飯店舉辦。78歲的董春元、張西蘭穿著紅色金邊的傳統禮服走向紅毯,慶祝結婚56年。

  台下,參加婚禮的親友們也為二老鼓掌祝福。張西蘭被查出患有肺癌晚期后,兒女們瞞著病情為她補辦了這個婚禮。

  「結婚時什麼都沒有,一輛馬車就把我拉走了」。

  昨日的婚禮中,張西蘭頭戴金飾,硃紅色耳墜搭配綉著龍鳳圖案的禮服,一直開口笑著。

  現場完全按照婚禮的流程,邁火盆、跨馬鞍、拜天地。夫妻對拜時,張西蘭笑著把臉扭到一邊,有點不好意思。

  舞台旁邊的大屏幕,循環播放著兩人不同時期的照片。背景是一句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這是兒女們辦這場婚禮的初心,希望將來在病痛面前,母親能努力抗爭,好好活下去。

  「嫁個扁擔抱著走」

  吉時未到,二老在房間里休息。大人小孩們跑過來看新娘,上了年紀的親戚羨慕不已。

  「風光是風光,就是麻煩兒女了。」張西蘭說。

  「是,誰都有功勞」,董春元坐在旁邊感慨,「那些年我一直在武漢工作,她既要照顧3個孩子,還要下地掙工分,苦了她了。」

  張西蘭微微側過臉,眼珠轉過來白了他一眼。

  熟悉的親友都知道,這是兩人晚年最常見的場景。

  10點58分,儀式開始了。二老在孫女攙扶下走進禮堂。

  紅毯上給新娘準備了火盆和馬鞍,按照習俗,邁火盆紅紅火火,跨馬鞍平平安安。

  張西蘭提起裙子一步跨過去。對生活美好的希望,多大年紀都是一樣的。

  拜過天地,進入「新人發言」環節。

  主持人像拷問所有新人一樣,首先問新娘,你們是怎麼認識的?你看上他哪一點?

  張西蘭拿起麥克風大聲回答:

  「我們是經人介紹認識的。我們那有一句老話,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扁擔抱著走」。

  說著抬手拍了下老伴的肩膀,「我就抱了這麼個扁擔!」逗得全場哈哈大笑。

  隨後,主持人把同樣的問題拋給董春元,他回答的倒是實在。

  「我看上她能勞動,為人忠厚,任勞任怨。」

  話音落下,三兒子董維林遠遠看見母親在擦眼角,不知是父親的話觸動了她,還是她生病的眼睛又不舒服。

  「看不上也離不開」

  「我沒看上他,當時就是親戚介紹,父母覺得行就同意了。」張西蘭口口聲聲「看不上老伴」,心裡卻離不開他。

  人年紀大了愛念叨,大兒子董維森說,父親8歲沒了父母,由大爺大娘養大。17歲國家招農民工,父親就去了武漢當橋樑工,38年每年只回來一個月。

  家裡住的是老人留下的100多年的泥土房,經常下雨天院牆就倒了,地下的老鼠洞也往屋裡灌水。每次都是母親求人來修。

  當時有街坊說「別去給她家幫忙,回頭她家沒人來幫你。」母親聽了不好受,把家裡的白面、肉票都留著,答謝人幫忙時才拿出來吃。老人去世,也是她一個人張羅著做棺材,給老人發喪。

  現在,老太太逢人就愛數落老頭的不是。逢年過節包餃子,從和面剁餡開始一直到餃子包完才停,兩個兒媳婦都能背下來了。

  有一天三兒子董維林突然接到母親的電話,上來就問:「你給我算算,2塊7一斤,22斤是多少?」遠處,父親也在那喊「對,你讓他算,我算的怎麼就不對了?」兩人因為算數又較上勁了。

  雖然在一起老拌嘴,一旦分開又互相惦記。年初,張西蘭住院時老是問兒子,家裡給老頭留飯沒有,窗戶關上沒別吹著他。

  董春元也是,看老伴不在家就屋裡屋外地轉,老問兒女「你媽哪去了」。

  「這些都是我的人」

  老人平時的生活,平淡如水。最高興的時候,是兒女們聚齊的時候。

  看著十幾人聚在一起,她會興奮地說,這些都是我的人!

  每次兒女走,她都送到電梯口,門快關上了還追問一句「還啥時候來啊」。

  婚禮最後,一家三代拍了張全家福。從她幸福的笑臉可以看出,家庭讓她得到了滿足和快樂。

  年紀大了以後,她讓兩個兒子每月給50塊零花錢。十年了,每次兒子提起長到200或300,老人都不同意。

  她發現小區對面的市場有很多廢紙盒,每天早上去、晚上回,把紙盒撿回來,與老頭一起捋平卷好拿出去賣。

  「人,一定要有尊嚴!我不偷不搶,自己賺點零用錢怎麼了?」

  兒女們寧願多給她錢,不希望她這麼辛苦。她堅持了五六年,後來腰疼才不去了。

  近幾年,老兩口有時間了。老頭愛看足球,老太愛找人聊天,跟外國人也能聊兩句。

  「How are you是『你吃了么』,take care就是『你慢點啊』」,兒子在家教孫子學英語,她也學了幾句。覺得跟外國人聊天有意思,前幾年她惦記著上老年大學,天天賣紙盒也沒時間去了。

  遺願將骨灰撒在潮白河

  今年大年初六,張西蘭的左眼突然看不見了,還一直腰疼。兒女們把她送到醫院,做了全身檢查。兩家醫院的結果都是肺癌晚期,脊椎和腦部出現腫瘤。

  不敢提「癌症」,兒女們跟她商量,「您的腰不好,咱們補辦個婚禮,然後到各家輪著住,每家三個月。」

  老人很開朗,平淡地跟兒女們談身後事。

  「等我over了,不用辦葬禮,把我的骨灰撒在潮白河上」。

  對厚養薄葬達成共識,全家商量起草一份協議。其中涉及養老的有三條:第一,不許惹老人生氣;第二,每頓四菜一湯;第三,每月帶老人出去4次。

  保留了第一條,張西蘭堅持把后兩條抹掉了。「有什麼條件就怎麼辦,不能難為家人」。

  兒女提出這幾條,其實是因為母親生病需要營養,二是老人愛旅遊。

  年輕時一直忙於生計,雖然家在北京,六十多年也沒去過故宮、長城、動物園,沒坐過飛機。

  前年,老人的兒女給他們安排從天津坐船去大連,玩兩天再從大連坐飛機返回。

  「我坐過飛機了,上面的空姐都是大個兒,個個都挺漂亮」,張西蘭用手比劃著,興奮地說愛看空姐,可惜上次飛的時間太短了,剛起飛就降落了。以後有機會,想去台灣看看那邊什麼樣。

  這次婚禮,老人以為和老街坊一樣,去老家搭個棚子請親戚們來吃個飯就可以了。兒女們私下商量,老人不願意辦葬禮,這次婚禮可能是他們最後的場合,直接「捅到房頂上去」。開始聽說貴賓樓人均消費五百多元,老人堅決不去。

  「這是周總理住過的地方,你們就在旁邊辦,多好啊!」

  兒女們哄著兩人才同意了。婚禮邀請了100多位親友參加,花費數萬元。由專業的婚慶公司策劃,還請了歌手、民族樂隊和雜技演員在席間表演,整個婚禮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中結束。

  她說,我希望好好活著,有一份光發一份光,還要多給兒女們幫忙。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22: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