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程永高:「不喜歡進城養老」是自願還是無奈

[複製鏈接]

551

主題

681

帖子

33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泰山不倒松

Rank: 4

積分
33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泰山北斗 發表於 2015-6-9 19: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四成多的農村老人喜歡的養老方式是與子女同住。而超過六成的農村老人不喜歡進城養老。上述數據來自一份最新發布的報告。6月6日,在上海財經大學舉辦的「老齡社會公共政策挑戰與治理創新」國際論壇上,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張雄教授負責的課題組帶來這份《2014中國農村養老現狀國情報告》。(《第一財經日報》6月8日)
       數據可以說話,但有時數據又會「打架」。比如,調查顯示,超過六成農村老人不喜歡進城養老,他們喜歡的養老方式是與子女同住,但同時調查又顯示,空巢家庭超過半數,他們的子女根本不在身邊。這就意味著,很多老人想要與子女同住的心愿很難達成。
       只有當「不喜歡進城養老」成為一種自由選擇時,不喜歡才能是一種心愿的真實表達,而不是基於現實條件的無奈。這就需要社會在解讀這一信息時,能夠從社會化養老的制度出發,從如何提供高質量的養老服務出發,給農村老人提供可進城、可留守的趨於完善的養老保障,以便讓他們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安享晚年。
       老人們為何「不喜歡進城養老」?這是老人的生活習慣使然。因為一輩子在農村生活,習慣了農村的安靜,習慣了農村人情往來的頻繁,也習慣了農村的低成本生活。這是一種可能。另一種解釋是,老人不願意增加孩子的負擔。雖然,子女已經在城市安家立業,但是城市生活的壓力太大、節奏太快,孩子缺少照顧老人的時間和精力,有些老人寧願待在農村自己養老,也不願打擾他們的生活,又或者擔心孩子的經濟負擔太重。
       但是,對於社會來說,「不願進城養老」傳遞的不是樂觀的信息。
       一來,當空巢家庭超過半數時,不願進城養老就意味著兩地分離,這違背了傳統的兒孫繞膝、頤養天年的文化傳統;二來,農村的養老條件還不夠完善,空巢老人養老的質量並不樂觀,雖然半數老人還在勞作可能出於一種慣性,但是如此艱辛的養老狀況,還是讓人看著辛酸。而且,「不願意進城養老」可能只是一種被動和無奈的選擇,一些老人未必真的不想進城與子女生活在一起,只是心有所憂。因此,從社會角度看,解讀老人「不喜歡進城養老」最基本的視角應該是,提供完善的保障讓老人可以自由地作出選擇。
       無論老人是選擇進城養老,還是在農村養老,這樣的保障都應該存在,而且應該趨於平等。否則,農村老人總會顧慮重重、瞻前顧後。並且,農村養老也應該實現社會化,為老人提供充足的養老機構和社會化養老服務。
       只有當「不喜歡進城養老」成為一種自由選擇時,不喜歡才能是一種心愿的真實表達,而不是基於現實條件的無奈。這就需要社會在解讀這一信息時,能夠從社會化養老的制度出發,從如何提供高質量的養老服務出發,給農村老人提供可進城、可留守的趨於完善的養老保障,以便讓他們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安享晚年。
頻繁回頭的人,走不了多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4: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