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知識仍能夠改變命運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6-7 15: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們只看到鎂光燈下創業的成功者,卻忽略了他們的背後還有著無數淪為「炮灰」的失敗者。命運的改變有著不同的方式,但在學府念書汲取知識,無疑是最為保險穩妥的一種。


  我們系有一位姓鄭的年輕教師,他的家鄉在中部省份的一農村。2002年小鄭從當地一所普通師範學院畢業,原本想要就此在縣城度過餘生,但一兩年後,愈發感受到謀生之難,於是再次拾起書本奮力考研。2007年碩士畢業至今,憑依自己的努力終買了房子,買了車子,沒有向家裡要一分錢。他挺滿足的感嘆:知識也算是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如果按照功利化的「命運」定義,知識確然改變了鄭老師的命運。知識讓他跳出了農村,落腳到了大城市,至少從物質上說,相較以往,他變得富有了。這是多麼好的一例作為「知識改變命運」的範本啊。

  前些年,有一名叫做滕振國的河南農民,堅信「知識改變命運」,以38歲的高齡考上研究生,但研究生畢業后的結果卻是無比尷尬的。對比鄭老師的經歷,這似乎又是絕美的對「知識改變命運」的反諷。

  不予置否,我們的社會也存在著一定數量的「滕振國」,但更多的還是如鄭老師這樣憑依知識,改變了自身命運的普通人。

  知識改變命運,其實從深層次的意義上來說,它更多意味的是知識可以使得你內心指向存在著更多的可能性,對生命有著不一樣的認知。

  但顯然,無論是從言語含義的接納度,還是流布時間的廣度,最起碼,它一直以來是作為極具物質誘惑性的口號激勵著無數人刻苦念書,也確然使得相當數量的人從偏僻的山溝溝走了出來,在城市落根安家。畢竟,對於當下的鍍金時代來說,改變物質的命運要比改善精神的命運現實得多。

  近兩年,知識能夠改變命運后的句號,逐漸的變為問號,越來越多的人發問:知識還能夠改變命運嗎? 實質上,語氣的轉變並不是虛無的懷疑,而是對社會結構的「反叛」:是鑒於權力對知識的傾軋,是鑒於階層的日漸固化,是鑒於事業單位招聘的不正義。一旦將其脫離相應社會語境,不加限制的宣揚,只會陷入另一種可怖的極端。

  在這樣的態勢下,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嚷嚷著知識無用,懷揣著「創業夢」。尤其當高校精神庸俗的降格為「利益至上」,被剝離聖殿光環時;當青春的學子辛辛苦苦四年訝然發覺,自己夢寐的職位,卻輕易被班上終日曠課的同學所佔據,只因為他有一個領導父親時,終悲觀的慨嘆:上大學還不如早去社會打拚。我耳邊時常縈繞著這樣的「嫩稚」的言議:人家好多老闆高中,甚至初中都沒畢業,不照樣管理著一大幫出身985、211的學生。

  可忽略的是,你現在和那位父親是領導的同學還有著可比性,如果沒有知識,你和他連比較的可能都沒有。

  可忽略的是,拋除特定的時代背景不提,那些老闆雖然沒有念過書,但並不代表著他們沒有知識,他們在社會系統滾打磨練后的相關生活感觸未必沒有專家學者深刻。

  我們只看到鎂光燈下創業的成功者,卻忽略了他們的背後還有著無數淪為「炮灰」的失敗者。命運的改變有著不同的方式,但在學府念書汲取知識,無疑是最為保險穩妥的一種。

  學歷並不代表著知識,只代表著你在大學呆了四年。需要特別提出的是,單單保留一堆「死知識」,同樣改變不了什麼,如何將這些知識內化形成為自己的思維,並付諸實踐,方能夠改變命運。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7: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