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他有沒有在說謊?跟小夥伴討論一下吧(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5-6-5 22: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cp4715 發表於  2小時前

  如果你是一個人,你幾乎肯定會說謊。而與謊言伴生,「測謊」也成為人類千方百計想要提高的能力。不過,已有的研究一直在潑冷水: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專業人士(警察、法官等),人們識別謊言的準確率也就跟瞎蒙差不多。

  如果個體的測謊能力總是不夠給力,那麼,一群人呢?近日,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納達夫·克萊因(Nadav Klein)和尼古拉斯·埃普利(Nicholas Epley)研究了「集體智慧」在測謊方面的作用。他們最近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的論文指出,當人們以群體討論的形式進行測謊時,準確率要比個人單獨測謊時高。三人小組討論,識別謊言更準確

  克萊因和埃普利事先邀請了18個人,讓他們以真話和謊言來回答10個並不涉及重大個人利益的問題,比如「你童年最快樂的記憶是什麼?請簡短地描述一下。」並將各人的反應拍攝成短視頻。隨後,研究者召集了180名志願者,將他們分成兩組,分別單獨(以下稱為「個體組」)或者每三人一組(以下稱為「群體組」)完成測謊任務——觀看10個這樣的短視頻,並判斷視頻中的人是否在說謊。個體組在下判斷之後,要對自己判斷的信心進行評定。群體組則要對每個視頻討論形成一個共同的結論,同時也對整個小組判斷的信心進行評定。

  結果,群體組以61.7%的判斷正確率力壓個體組(53.6%)。進一步分析發現,群體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對謊言的檢測上:在對謊言的判斷上,群體組的正確率為63.9%,而個體組只有51.2%。而在對真話的判斷上,兩組的正確率則均在59%左右。

  個體組的結果與先前測謊研究的結論一致:人們更容易將謊言信以為真,而非懷疑真話的真實性。隨後,研究者招募351名志願者重複了上述實驗,得到相同的結果模式。

  為什麼群體的測謊水平要高於個體?可能的原因有三:第一是「累積效應」:每個人單獨判斷時能夠部分區分真話和謊言,隨著人數的增加,統計上會累積從而提高正確率。另一種解釋是群體可能比個人更加不信任他人。第三種可能則是群體討論帶來的信息互補讓小組成員得以獲得比個體單獨判斷時更多的信息,從而能更好地識破謊言。經過分析,前兩個實驗的數據比較符合最後一個解釋。

  

  討論可能讓小組成員獲得比獨立觀察更多的信息。圖片來源:Lie to me視頻截圖面對撒謊高手,群體測謊也還是更強

  不過在以上的實驗中,說謊的情境均是對當事人來說沒有重大利害關係的事件——在這種情境之下 ,說謊者可能並未刻意去掩飾。然而在真實的世界中,人們往往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撒謊。在這種情況下,小組討論也一樣具有優勢么?

  在後續實驗中,研究者選擇英國電視節目「黃金球」中的片斷作為實驗材料——在這個節目中,兩位選手要相互欺騙來獲得6550到66885英磅的獎金,因為涉及利益,撒謊者趨於更加小心謹慎。最終,360名志願者參與了實驗,同樣是一部分人每人單獨判斷,另一部分三人一組討論,判斷選手是否在說謊。之前的實驗結果再次得到驗證:群體測謊的正確率(53.2%)要高於單獨測謊(48.7%),而且這種優勢主要體現在對謊言的判斷上,而不在於鑒定真話。

  後續實驗發現,這種優勢主要是由於群體討論時綜合了各方面信息——一旦讓群體的成員先形成自己的意見之後再討論,其效果就不如讓群體成員先討論再判斷。然而測謊依然艱難

  為了更加準確地識破謊言,人們一直不惜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讓部分人(或者自己)變成「測謊專家」,然而並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相比於費錢費力的方法,克萊因和埃普利的研究似乎表明,遇到撒謊「嫌疑人」時和旁人一起討論一下,就可以顯著提高測謊正確率。

  不過話說回來,測謊的困難依然擺在那裡——當人們為爭取巨大的利益而說謊時,即使進行群體討論,也只能達到53.2%的總體正確率和54.4%的謊言判斷正確率。雖說這兩個正確率在統計上高於隨機水平,但你覺得,這樣的「測謊」,與50%的瞎猜有多大的區別呢?

  (編輯:Calo)參考文獻:Klein, N., & Epley, N. (2015). Group discussion improves lie dete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doi: 10.1073/pnas.1504048112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9: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