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不可貌相」說的是誰

[複製鏈接]

702

主題

780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33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茶閑話 發表於 2015-6-4 11: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中國人掛在嘴邊的一句古語,那麼,這句話里那個「不可貌相」的人是誰呢?這個人複姓澹臺,名滅明,不過他可不是武俠迷們熟悉的《萍蹤俠影錄》中的那個武將,他這個真實的澹臺比那個虛構的澹臺足足要早1900多年呢。


  澹臺滅明是春秋末期的魯國武城(今山東費縣,一說在今山東武城)人,比大聖人孔子晚生三十九年。他天生異相,面貌醜陋,據說長得「額低口窄,鼻樑低矮,不具大器形貌」,所以,當他去拜孔子為師時,孔子雖然為了信守自己「有教無類」的理念沒有拒絕他,卻總對他愛答不理,讓人家坐冷板凳。澹臺滅明對孔夫子以貌取人的態度頗為失望,毅然決然離開孔子,開始了漫長刻苦的自學歷程。


  以貌取人的孔子沒把「恐龍男」澹臺滅明當回事兒,他非常喜愛的弟子子游(即言偃)卻對澹臺滅明頗為欣賞。子游從武城宰任上回到曲阜看望孔子時,孔子問他:「你在那裡得到什麼人才了嗎?」子游藉機讚美了澹臺滅明的高尚品格:「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用現代話說,就是「做事從不投機取巧走捷徑,沒有公事從來不到我屋裡來。」但固執的孔子依然不為所動。


  澹臺滅明自學成才后,獨闢蹊徑,南下吳楚遊歷講學。澹臺滅明雖相貌醜陋,卻胸懷寬廣,他並沒有因為在孔門受到冷遇而對孔子懷恨在心,而是仍以孔子為師,積極傳播儒家學說。他不但像孔子那樣釋《春秋》,習「六藝」,教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而且在教學中提倡孔子提出的「誨人不倦」、「有教無類」的態度,「學而不厭」、「不恥下問」的風氣,「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的方法等等。


  知識淵博、道德高尚的澹臺滅明在江南地區受到了人們的愛戴,當地跟從他學習的有三百多人。他在幾十年內為江南地區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他的名氣也傳遍了當時的各個諸侯國。孔子聽到這些消息,幡然悔悟,不勝感慨: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澹臺滅明字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憑長相判斷人,看錯了子羽;憑語言判斷人,看錯了宰予)。


  澹臺滅明後來在他聚徒講學的南昌百花洲畔去世,當地人民千百年來一直在紀念緬懷這位積極傳播儒家文化的先賢——南昌城內有進賢門,東南有進賢縣,進賢縣有棲賢山,都是因澹臺滅明而得名的。澹臺滅明曾因相貌醜陋而被孔子所輕,但他最終憑藉自己取得的突出成績獲得了老師的認可,而且在孔門七十二賢中名列前茅。其實,孔子真的很不應該以貌取人,因為據說他自己就生得頭頂凹陷,七竅豁露,頗不雅觀。
動若清風,靜如秋水,心容世事而不爭,意納萬物且自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3: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