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微時代的「失陪」隱憂

[複製鏈接]

551

主題

681

帖子

33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泰山不倒松

Rank: 4

積分
33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泰山北斗 發表於 2015-6-3 21: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共同參與孩子的成長,才能滿足孩子最基本的安全感和成長需求。
       家是什麼?對中國人來說,家曾經是堂前萱草、圍爐夜話,是嚴父庭訓,是慈母燈下縫紉寒衣……家是至真至美至善的所在,是每一個孩子人生最溫暖的起點。
       看看現在的許多小家庭,又是怎樣的一番場景呢?晚炊之後常見的,怕是年輕父母握著手機邊吃邊刷微博微信,顧不上傾聽膝下幼兒軟軟的稚嫩表達。都說現在進入了「微時代」,工作、社交甚至購物,都因網際網路終端在掌中的普及,而綿延成了24小時無休。幼兒則抱著父母扔過來的ipad沉湎遊戲,稍大的孩子獨自沉埋於題海文山,等到了中學,孩子們自己也被「掌中寶」深深誘惑。
       這些淺淡的、片斷的「微交流」,阻隔了相依為命、相濡以沫的親情。當你迫不及待忙著在電腦上、手機上刷屏發言、「曬」各種照片、忙各類點贊時,卻忽略了聲稱「最愛的」孩子內心深處的孤獨空寂。孩子和父母雖處一室卻常無交流;很多父母雖然每天都在孩子身邊,卻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實現真正的父母陪伴。這種現象被專家稱為「隱性失陪」。
       不少城市兒童,貌似有多達六位至親長輩的貼身照顧,物質上未必匱乏,精神上卻可能孤寂無依——「失陪兒童」受到的隱性傷害,重重疊疊,日積月累,遲早會釀成家庭甚至整個社會難以下咽的苦果。一項針對我國超過1000個家庭的學前教育現狀進行的長達5年的研究表明,父母「失陪」現象相當嚴重,存在三個突出問題,即「託付式教育」「隱性失陪」和「父親在教育中的缺失」。
       其實,這三個問題的指向是同一個——高質量的親子互動嚴重匱乏,使父母和孩子互相成為「熟悉的陌生人」。越是幼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的積極陪伴。共同參與孩子的成長,才能滿足孩子最基本的安全感和成長需求。
       現在,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超過6000萬,長期的親情疏離,影響不可忽視。能否再關注一下,城市裡還有多少「隱性失陪」兒童呢?眾所周知,長期處於親情饑渴狀態的孩子極易形成叛逆、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的性格特徵。「微時代」來得猝不及防,不少年輕父母漫不經心地放棄了對孩子的情感與精神滋養,所造成的家庭交流困境,正威脅著他們的身心健康。倘若不加重視,任其發展下去,這份對童年的虧欠,不但永遠無法彌補,更透支著未來。
       環顧四周,有多少孩子失去了親情滋養,眼眸中不再有安寧和清澈,開始用怯懦、自卑甚至敵意的眼神打量這個世界?當初為人父為人母,最初的歡欣過後,請記得,別對孩子「失陪」。否則,明天,這些孩子可能對家人、對社會都失去愛與溫存。
頻繁回頭的人,走不了多遠。

1092

主題

1519

帖子

644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七界殺星

Rank: 5Rank: 5

積分
6441
沙發
平凡的鵝卵石 發表於 2015-6-4 08:30 | 只看該作者
多陪陪孩子,用親情給孩子們溫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1: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