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家:印度「殺人」熱浪或成家常便飯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5-6-2 12: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科學家:印度「殺人」熱浪或成家常便飯
2015年06月01日

  

  5月28日,在印度艾哈邁達巴德郊區,男孩們在塑料桶中玩水避暑。新華社發

  據英國《衛報》5月31日報道,印度近日持續遭受高溫侵襲,10天之內就有大約1800人死亡。更可怕的是,有學者認為,類似高溫天氣的出現頻率會成倍地增加,勢必顯著影響人類的正常生活,致使糧食減產,勞動力降低,對貧苦百姓的影響尤其嚴重。

  酷暑天氣頻率加倍

  短短10天之內,印度持續遭受超過40度的高溫熱浪襲擊,1800多人死亡,創近20年來新高。僅在南方安德拉邦就有約1300人死亡。熱浪侵襲之下,死者多為長者、窮人和勞工。據報道,印度古爾岡的建築工人們迫於生計,頂著超過43攝氏度的酷暑持續作業,只為每天拿到200盧比(約合人民幣19.4元)的薪水。

  科學家一直擔心極端天氣狀況會頻繁光顧地球。環保團體「綠色和平」的發言人表示,最近有研究表明,和人為的溫室效應出現之前的時代相比,酷暑天氣出現的頻率已經增長了5倍;這一數字到2040年還可能進一步增長到12倍。而且80%的酷暑天氣都是受到氣候變化影響而產生的。為此,人類必須減少碳排放。

  普渡氣候變化研究中心的馬修·休伯一直在研究全球變暖後人類耐高溫的程度,他說:「在足以烹調牛排的溫度之下,人類可以短時間存活,前提是環境要足夠乾燥。出汗是人類有效、甚至獨特的降溫方式,但這個方法只在相對乾燥的環境中才有用。」在乾燥的環境下,人類能在40攝氏度的高溫下工作;不過,如果濕度上升,這個標準要降到30攝氏度。

  為了計算人類在酷暑中工作的安全溫度,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將濕度和溫度都計算在內的「濕球溫度」。如果「濕球溫度」超過35攝氏度,人體就無法通過出汗降溫。當「濕球溫度」超過32攝氏度,美國軍隊也要暫停戶外訓練。而在印度此次持續高溫中,測量到的最高「濕球溫度」達到30到31度。

  高溫導致勞動力降低

  日漸增多的高溫天氣不僅會把人類身體自帶的降溫系統逼到極限,還威脅農業勞作和糧食生產。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氣候學專家馬斯林說:「如果大家都能過上歐美人的生活,這就不是什麼大事了,但是大部分食物產自東南亞、拉丁美洲和非洲,而且都是小規模農業生產的成果。在美國南部,人們坐在裝有空調的拖拉機裡面,用工業生產的方式大規模耕作。

  但是,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小農生產模式,一邊餵飽自己,一邊把盈餘提供給當地市鎮。」馬斯林表示,全球氣溫升高,壓低糧食產量,而地球人口數量則持續增加;人類因此會面臨「重大危機」。

  期刊《自然氣候變化》近日發表的一篇報告稱,在最熱月份中,全球的勞動生產能力因為高溫降低了10%,這個數字到2200年甚至可能上升到60%。屆時,受影響最為嚴重的地區包括印度、澳大利亞北部和美國東南部。

  面對高溫,貧窮國家的窮人們受影響最為嚴重,因為他們缺乏製冷技術,還迫於生計被迫在高溫下堅持勞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03: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