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德國流行希特勒問候禮:納粹的帝國語言(一)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5-28 16: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納粹極權統治時代,「希特勒萬歲」成了德國人精神生活的全部。從1933年起,第三帝國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在公共場合,還是在最親密的私人交往空間,都會看到德國人最富誇張的表演形式:兩腿併攏、立正直立、手掌向下、右臂傾斜、高舉至眉梢的動作,伴隨著這個頗有些滑稽的動作,都會聽到整齊劃一的「Hi,希特勒」的呼喊。

  

  
希特勒(資料圖)


  本文原載於《書屋》2009年第5期,原題為「從『帝國式問候』到納粹帝國語言」

  Hi,希特勒!

  在納粹統治下的德國曾經流傳一則笑話:

  一天,滕內斯和賽爾在田間散步。滕內斯一不留神踩著一堆豬糞,險些摔倒。未等站穩,他馬上高伸右手,大吼一聲:「Hi,希特勒!」賽爾關心地問:「你沒事吧?這裡根本沒有其他人。」滕內斯一本正經地回答道:「我可是照規定辦事!規定不是說:如果進入一個店鋪,必須喊希特勒萬歲嗎?」

  誰都不會忘記,在納粹極權統治時代,「希特勒萬歲」成了德國人精神生活的全部。從1933 年起,第三帝國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在公共場合,還是在最親密的私人交往空間,都會看到德國人最富誇張的表演形式:兩腿併攏、立正直立、手掌向下、右臂傾斜、高舉至眉梢的動作,伴隨著這個頗有些滑稽的動作,都會聽到整齊劃一的「Hi,希特勒」的呼喊。甚至在人們相互來往的信件中,以及領取工資的名單上,也會將「向您致以希特勒問候,希特勒萬歲」作為問候語,然後簽上自己的名字。

  人們或許還記得,1936年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當英、法兩國體育代表團的官員和運動員們走進體育場時,竟然也伸直右臂,向主席台上的希特勒行納粹禮致敬。而在1935年出版的《圖解杜登德語大辭典》中,希特勒問候語竟赫然列在 「問候方式」的圖例中,並且位居第一。

  在納粹統治時期,希特勒問候語主宰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購物者走進商店,所聽到的服務問候語是:「Hi,希特勒!我能為您做點什麼?」回答也必須滿臉嚴肅,一絲不苟,「Hi,希特勒!我要購買襯衫。」在當時,「烘烤麵包的模子被做成納粹標誌的形狀;上門做客時,客人會選擇印有『希特勒萬歲』字樣的花瓶作為禮物;連孩子們收到的彈力橡膠玩具人也伸開手臂向希特勒敬禮;家家戶戶的客廳里,到處懸掛著攝影師霍夫曼拍攝的希特勒肖像照」。沒有任何一個領域能夠逃脫這種領袖崇拜的瘋狂,寫著「德國人問候希特勒萬歲」字樣的瓷釉標牌充斥德國各大城市的廣場、街道、電線桿以及路燈柱;甚至就連幼兒園和學校也成為演練希特勒問候禮的培訓中心。學者趙毅衡在《握過元首的手的手的手》這篇文章中描述,希特勒的崇拜者認真地說:「恭喜你,你剛握了一隻手,此手曾經握過一隻手,該手曾經握過元首的手。」在今天看來矯揉造作式的表白,在當時卻是自豪與榮耀的感受,的的確確是發自普通德國人的心底。

  對於領袖的個人崇拜,納粹機關報《人民觀察者》曾有過這樣一段評價:「我們的任務是把崇高的希特勒問候……變成德國民眾充滿信仰的一種問候……當我們對那些心志不堅定的人使用德意志問候語,並企圖以此來維護他們的良好品性時,我們一定要嚴格地監督他們,以免他們在使用德意志問候語時弄虛作假或當面撒謊。德意志問候語絕不是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它時時提醒著我們:阿道夫·希特勒賦予我們的目標和任務。它是國家社會主義的一種實踐形式,我們每個人都應當踐行之。」有了這樣的衡量標準,並將是否行納粹敬禮提高到「忠於元首」的高度,在黨衛軍和蓋世太保如狼似虎般的監視下,沒有人可以預料怠慢行禮或者根本不行禮會遭到怎樣的下場。這種對於前途未卜的恐懼感足以使人們對 「德意志問候」產生一種觳觫恐懼的臣服。「英格伯格·施奈德·魯喬夫曾回憶道:那大概是1934年或1935年的事情了。我父親去夏洛騰堡辦事,走到了柏林大街即今天的奧托·蘇爾大道時,他同其他人站在人行道邊上準備過馬路。這時有一隊希特勒青年團的人列隊走了過來。那是一群也就十五歲到十七歲的小孩,為首的一個舉著一面旗子。我父親還沒有反應過來,臉上就挨了重重一掌。打他的那個十七歲的小夥子也扇了周圍男女路人幾個耳光,惡狠狠地說:『一群豬』,看見旗幟竟然不及時行禮。」

  當然,這種「德意志問候」在暴力恐怖下也會產生叫人啼笑皆非的荒誕。當時德國有一個來自帕德博恩的雜耍藝人特勞伯特·帕特,他馴養了一隻大猩猩。為了響應政府的號召,他訓練大猩猩也行納粹禮。大猩猩接受訓練之後,立竿見影,不僅把「Hi,希特勒」的行禮模仿得惟妙惟肖,而且對這個動作樂此不疲。只要有人登門,大猩猩便立刻笨拙地伸出右臂,向來人有模有樣地行納粹禮,特別是看見穿制服的人,它更是抑制不住興奮,一面立正行敬禮,一面發出「吽吽」的吼叫。沒多久,有人就將此向當局通風報信,禁令隨之而來:絕不允許讓猩猩向元首致以「德意志問候」,否則格殺勿論。茲事體大,凡涉及對「元首」的崇拜,舉足輕重,非同兒戲,絕對不允許開這類國際玩笑。於是,這位雜耍藝人被當局以大不敬的罪名徵召入伍,併發配到天寒地凍的俄國前線作戰。最終,這個荒誕的故事以悲劇的結局落下帷幕。

  德國社會學家提爾曼·阿勒特的《德意志問候—— 關於一個災難性姿勢的歷史》一書說,在納粹統治時期,行希特勒問候禮是一種效忠的表示,它的貫徹與推廣最清晰地說明了德國人的集體退化。的確如此,「有什麼樣的群眾就配有什麼樣的領袖」。通過希特勒問候語這一帶來無窮災難的身體姿勢,不難看出專制絕非僅僅是一個人的戰鬥,而是一種群體性行為。可以說,希特勒問候禮是在集體意志的名義下納粹所偽造出來的一種惡行。當人們自願或是被迫向帝國元首做出無條件服從的時候,就意味對納粹體制的認同,就意味著把口頭上的承諾演變成對希特勒政權效忠的義務,而這種對法西斯主義的認同和效忠,迫使人們最終放棄了道德的自我考量,不僅將個人的尊嚴與價值完全拋棄,而且也將個人自由和民主的權利拱手相送。可以說,納粹統治是在群眾狂熱的歡呼聲中推行的,當大多數德國人學會了無條件地服從,將個人自由和民主權利全部拋棄時,不可理喻的群眾意志就將自己的民族和整個世界拽入了災難的深淵。

  半個世紀過去了,當人們不斷反思在二十世紀三十至四十年代,為什麼法西斯主義能夠橫行一時無所不為,希特勒與納粹主義能夠暴戾恣睢主宰歐洲時,就不能不關注這個帶來無窮災難、主宰著人與人交往的細微之處、並通過嚴厲的制裁措施擴散著沉重威脅的希特勒問候語,它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傳播的?當人們面對強制性的問候命令時,又做出了怎樣的選擇?孕育這種現象的文化根源是什麼?

  在法西斯主義的哲學中,暴力一直起著核心的作用。如果不使用暴力,法西斯主義就無法得到權力,即使奪取了權力,也不能保持住它。墨索里尼有句名言:「社會黨人問我們的綱領是什麼?我們的綱領就是砸碎社會黨人的腦殼。」我們不妨順著這樣的思路來分析一下,德國納粹是如何利用暴力和恐怖手段來推行「黨文化」,並以此奴役人民的思想的。

  納粹帝國的語言

  語言是人類思想的外在表現形式,用語言學家的話來說,「語言是思想的物質外殼」,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存在方式之一。人總是通過一定的語言環境來表述、解釋和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上了年紀的人都不會忘記,在那個非常的年代,絕大部分的中國人都曾習慣於用一種官方語言的模式來解釋周圍的一切,包括中國的過去與現在。例如,講到中國的歷史,就會不自覺地以一種固定的尺度,將中國的社會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講到人與人的關係,也會用一種近乎於偏執的敵對標準,將社會劃分為:紅五類、狗崽子,革命同志、階級敵人,無產階級戰友、地富反壞右;如果想攻擊某人思想陳舊,就會說他很「封建」;如果對異性之間的來往看不順眼,就會說「有生活作風問題」。這些語言簡直可以達到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地步。至於像「右派」、「黑幫」、「走資派」、「臭老九」、「可以教育好的子女」、「鬥私批修」、「靈魂深處鬧革命」等等這類語彙,恐怕只有生活在那個特殊年代的中國人才能明白。這些當時被認為是最革命的語言,深深地滲入到每個人的意識之中,成為人們的主觀意識加予客觀世界的一組標籤,彷彿只有靠著這類標籤,才能使人們看清眾象紛紜的外在世界,才能將自己的頭腦梳理出大致輪廓,換而言之,正是靠著它們,在當時人的意識中才能將客觀的「現實生活」架構起來。

  語言本身是一種文化現象。作為文化,通常包括了兩個部分:內在的價值觀;外顯的和內隱的行為與思維模式。因此,希特勒統治下的第三帝國語言,從本質上說就是納粹的「黨文化」,是以法西斯主義的價值觀為基礎支撐而成的思維方式、話語系統及行為模式。它既包含了納粹所強行建構和灌輸的法西斯文化,也包含了在希特勒政權暴力與謊言統治下廣大人民群眾為了生存和自保而不得不接受和使用的變異文化。德國語文學家維克多·克勒姆佩雷爾指出:「納粹主義通過一些個別的、經由千百萬次重複而強加的,並被機械地和無意識地接受的詞、短語、語言形式進入人們的血肉之中。」

  當納粹奪取政權之後,希特勒正確地分析了以前德國官方宣傳失敗的原因:那就是權力當局低估了輿論宣傳的重要性,並且未能意識到有效的宣傳不僅僅是群眾對執政者權力合法性的認知,而且還是執政當局控制政局、引導民眾、消滅敵對勢力的手段。正如希特勒所設想的,納粹的宣傳就是要對群眾提出一些要點,並且無休止地重複它們。希特勒和他的助手戈培爾認為:人民大眾是遲緩的和懶散的,記憶是脆弱的,他們只是對上千次重複的最簡單的觀念才會有反應。因此,民眾在活動和思維上是「女性氣的」,是靠情感而不是靠理性來驅動的。瑣碎或煩瑣的解釋沒有地盤,宣傳必須是肯定的或否定的,非此即彼,非白即黑,非敵即友,非對即錯。所以,辨證地看問題的能力是宣傳的對立面。

  我們說法西斯主義宣傳的恐怖之處不同於其他專制,就是因為它在不斷地製造和攻擊敵對分子的過程中樹立自己的輿論權威(凡是不與之同流合污者,都會被作為敵對勢力剷除)。同時,它還有著大規模的宏觀控制和無孔不入的細微滲透,並且它把這種控制和滲透與暴力恐怖手段十分巧妙地有機地結合起來。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5: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