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為強化競爭,虛擬運營商為啥那麼「虛」?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5-5-27 14: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虛擬運營商現在成了雞肋,三大基礎運營商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中小民企怎麼和它們競爭?」 電信業專家、虛擬運營商蝸牛移動前市場總監莫廣衛說。

  虛擬運營商,即代理商,他們從移動、聯通、電信三大基礎運營商那裡承包一部分通訊網路的使用權,然後通過自己的計費系統、客服號、營銷和管理體系把通信服務賣給消費者。

  2013年底工信部頒發首批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批文。截至目前我國有42家民營企業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而根據中國虛擬運營商產業聯盟統計顯示,目前使用170號段的虛擬運營商用戶數剛過500萬,而中國行動電話用戶數量已達到12.93億。

  輿論本來期待,「游進」市場42條「鯰魚」能強化競爭,但用戶數字本身說明了問題。

  「批零倒掛」,中國虛擬運營商產業聯盟秘書長鄒學勇一語道出問題癥結。目前,三大基礎運營商給虛擬運營商的「批發」價格甚至大於給部分普通消費者的零售價格。同時,還存在資源分配機制不科學、數據對接不順暢等問題,「虛商」真是「虛」商。

  記者實地在北京、上海、安徽等地採訪,發現雖然三大運營商都對虛擬運營商予以「放行」,但進價高、空間窄、限制多等問題普遍存在。

  要讓「鯰魚」攪動池水,還得有其他配套措施。國美安徽分公司轉售業務部主管翁振說:「比如銀行等特殊機構,在電話銀行等業務上對170號段電話號碼不識別,也為『虛商』用戶的日常使用增添了困難。」

  競爭不平等的「外虛」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服務質量的「內虛」。作為虛擬運營商蘇寧互聯的早期用戶,北京市民孫睿說,虛擬運營商客服相對較差,由於普遍使用智能客服,充值難、找活人難、解決難的現象尤為突出。

  為實實在在推動競爭,國辦在《意見》中要求繼續推進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開放試點,2016年實現全面開放。

  擁有虛擬運營商牌照的二六三移動通信公司副總裁張靖海認為,國家提出的 「提速降費」對「虛商」是好事,「提速降費是針對基礎運營商的,『虛商』的服務應該有自身的價值,在通訊需求比較充分的前提下,進一步滿足細分市場的個性化需求,讓市場更為活躍,用戶選擇權會更多。」

  莫廣衛表示,一些擁有「虛商」牌照的企業在推進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時,不賺錢甚至貼些錢,滲入自己的主營業務如移動遊戲、電子商務等。當他們的商業模式日漸成熟,必將「攪動」電信市場原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未來電信市場的競爭肯定會更加激烈,三大傳統基礎運營商會受到更大的挑戰,不僅來自虛擬運營商的移動通信業務,還有民間的寬頻業務。」鄒學勇說。

  按照《意見》,我國寬頻接入業務開放試點企業2015年底前超過100家,帶動民間資本投資超過100億元,試點城市由16個增加到30個以上,2017年試點城市範圍擴大到全國各地區。

  「100家企業加入寬頻業務的爭奪,老百姓的選擇就多了。如果不能做到高速低價服務好,拿什麼來拼客戶?」鄒學勇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2: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