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周家琮:璦琿焰火,為誰燃放?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5-27 1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嚴重缺乏歷史感、損害民族自尊、自取其辱的黑河焰火,不啻是一個典型的教訓、當引以為戒。

  5月9日,舊名璦琿的黑龍江省黑河市,和江對岸的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同放焰火、慶祝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此則消息讀畢,一時無語。

  俄羅斯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作為昔日盟國和今日重要鄰邦,中國參加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的活動,理所當然。

  但黑河當局、和對岸的布拉戈維申斯克市(以下簡稱「布市」)共同於此日燃放慶祝焰火,卻不倫不類、殊為不當。

  近代真正想吞併中國的主要是日俄

  布市是什麼地方?它是俄阿穆爾州首府、是俄國侵略中國的戰利品和歷史見證。其俄文名稱благовещенск,意為「報喜之城」。

  1858年5月28日,俄侵略者頭目穆拉維約夫趁中國內外交困無暇北顧之機,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璦琿條約》,將黑龍江以北的60萬平方公里土地割讓給沙俄。

  還將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黑龍江下游以南40萬平方公里土地劃為中俄共管,俄羅斯從此打開了通往太平洋的通道。

  條約簽訂之後,大獲全勝的穆拉維約夫趕忙向沙皇報喜,「報喜之城」由此得名。

  長期居住在這裡的中國居民則稱該地為「海蘭泡」,1900年沙俄製造慘絕人寰的海蘭泡慘案和璦琿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均發生在這一帶。對中國而言,此地是國家民族歷史上的巨大傷疤、是近代以來喪權辱國的恥辱之地。

  在近代欺凌中國的列強中,真正懷有吞併領土、佔領國家野心的,主要是日、俄兩國。

  日俄雙方在中國東北的衝突和戰事,無論發生在今天的中俄、中蒙邊境一帶,還是爆發於旅順口及附近海域,都是為了攫取他們的在華利益、實現他們的侵華野心,誰勝誰負,都沒有任何值得中國人慶祝的理由。

  或許有人要說,1945年8月9日蘇聯出兵東北,畢竟是幫助中國抗日,在東北共同慶祝二戰勝利亦未嘗不可。

  但翻開歷史,在中國抗戰最困難的1941年4月,蘇聯出於自身戰略需要,與日本簽訂蘇日中立條約。日本因此免去腹背之患、得以放手侵華戰事,使中國抗戰嚴峻形勢雪上加霜。

  尤其是條約重演在歐洲與納粹德國瓜分波蘭、擴張各自領土和勢力範圍的故伎:蘇聯承認了英美等西方大國均拒絕承認的偽滿洲國,而德國則承認蘇聯的附庸外蒙獨立。

  到了1945年應美國要求,蘇聯出兵東北,但乘機逼迫中國國民政府承認外蒙古獨立、蘇獲得在東北特權和旅順軍港,以恢復1904年日俄戰爭前沙俄在東北的利益為條件。雖說客觀上加速了日本的潰敗,但其自身目的,仍然是實現蘇聯向中國侵略擴張的野心。

  我們都在漠視歷史

  也許又會有格外懷念「中蘇社會主義兄弟友誼」的人要說,侵略擴張是沙俄、最多是斯大林時代的事了,不妨礙今天在任何地方共同慶祝二戰勝利。那麼不妨認真觀察一下,今日俄羅斯,又如何看待歷史上俄對中國的侵略擴張。

  首先,在中俄雙邊重大外事往來和相關重要國際會議的場合,俄羅斯官方從來沒有對俄歷史上的侵華罪行,作過任何承認、道歉和懺悔。

  日、俄兩個主要侵華國家,前者的歷任政府首腦,多少還有過反省的表示,後者卻從來絕口不提。德國總理屢屢到俄羅斯謝罪悼念,普京也曾專程赴卡廷森林、跪地悼念波蘭被害軍官亡靈。

  但對慘絕人寰的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對俄長期掠奪侵略中國東北的罪行,從蘇聯到俄羅斯,卻從來沒有一絲一毫的反省和懺悔。

  其次,俄羅斯民間對沙俄向遠東的擴張,一直是作為英雄業績、輝煌歷史,加以懷念和歌頌。在布市街頭和博物館,當地俄國人都認為當年的侵略理所當然、並為之自豪。

  俄歷史學界,對1941年簽訂俄日中立條約、勾結日本犧牲中國主權和利益的不光彩行為,也百般辯解認為無可厚非。而最能集中體現今日俄羅斯對侵華歷史立場的,莫過於其對侵華頭目穆拉維約夫的態度。

  在俄羅斯的歷史文獻和文學作品中,穆拉維約夫一直被當作英雄來歌頌。

  1891 年,哈巴羅夫斯克市在黑龍江邊為穆拉維約夫建造了紀念銅像。雖然1929年該銅像曾被代之以列寧像,但到了1992年,俄卻興師動眾、將穆拉維約夫遺骸從巴黎遷葬至海參崴市中心,次年又重新在原址樹起其銅像。2007年在布市的江邊綠地,也矗立起了穆拉維約夫的塑像。

  更能直接表明俄羅斯國家態度的,是2006年俄羅斯中央銀行,將穆拉維約夫像用作面額最大的5000盧布圖案。

  俄中央政府對侵略頭目的最新姿態,則是2012年7月,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率俄中央及遠東當地政府的大批官員,在海參崴向穆拉維約夫塑像和墓地獻花。

  令人困惑的是:針對上述以國家名義,明目張膽為侵華頭目歌功頌德、為侵華歷史樹碑立傳的行為,為什麼沒有任何中國官方人士提出異議?既不說這「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特別是東北人民的感情」,更不提黑龍江彼岸的數十萬平方公里土地,「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如此漠視歷史,難怪在黑龍江兩岸,居然會上演齊放焰火的鬧劇!

  黑河的焰火,究竟為誰燃放?

  黑河的焰火,究竟為誰燃放?

  如果是慶祝衛國戰爭對德國納粹的勝利,共慶地點應該在歐洲而不是遠東,至少不應在黑河。正如波蘭決不會在格但斯克、和鄰近的俄羅斯飛地哥尼斯堡搞什麼共慶。

  如果是紀念蘇軍出兵東北參與抗日戰爭,共慶時間應該是出兵時間八月、而不是簽訂《璦琿條約》的五月。

  如果是共同慶祝二戰亞洲戰場的最後勝利,日期更應該選在9月3日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畢竟是中國人民為打敗日寇,承受了最大犧牲、作出了最大貢獻,共同慶祝應該以我為主。

  總之,黑河的這場焰火,是在不合適的地點、不合適的時間、和不合適的對象共同燃放。兩岸焰火共同照亮的,是布市江邊穆拉維約夫的塑像、是他仍在狂妄獰笑、野心勃勃的侵略者嘴臉!

  一百多年來,不論中俄關係如何風雲變幻、波詭雲譎,中國北方鄰邦恃強凌弱、侵略擴張的基因,從未改變。中俄之間的國家關係,也仍未走上正常的軌道。

  李鴻章聯俄拒日的一廂情願屢屢碰壁;孫中山「非以俄為師、斷無成就」的願景被現實無情粉碎;上世紀五十年代奉行「一邊倒」、膽敢對「老大哥」略有微詞者,即被打成右派,但短暫的蜜月後,很快又鬧得誓不兩立甚至兵戎相見。

  今天的中國、中俄關係,與當年已不可同日而語。改革,重點是改「以俄為師」形成的的體制;開放,主要是向西方而不是向北方開放。

  遺憾的是,總有人既無視現實、更無視歷史,對內對外都要開改革開放的倒車。對俄國人換雙覺得合腳的鞋子痛心疾首、甚至如喪考妣;對聯手抗衡西方、同進同退的同盟歲月,相當懷念甚至還想鴛夢重溫;對俄羅斯在烏克蘭故伎重演無厘頭地喝彩。

  黑河的焰火,正是這種思潮和背景的反映。

  結論

  和平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潮流。我們當然要爭取和今日俄羅斯睦鄰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我們也不是要刻意去揭歷史的瘡疤。

  但無論外交還是政治,都應在體現今日中國國家實力和國際地位的同時,尊重和銘記歷史,從歷史教訓中吸取營養、把握方向。狹隘的意識形態幻覺、短視的政治實用主義,必然導致歷史虛無主義。

  嚴重缺乏歷史感、損害民族自尊、自取其辱的黑河焰火,不啻是一個典型的教訓、當引以為戒。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00: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