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江雨:中美都是當代國際秩序的受益者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5-27 10: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無意也沒有必要挑戰現有的國際秩序,中國國際地位的繼續提升,也完全可以在現有國際體系內根據其既有規則得以實現。

  目前,中美關係有一個觀點是,中國的崛起旨在推翻美國為主導的國際秩序。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直白指出,美國幾十年來試圖引導中國融入國際體系的努力已經不利於美國國家利益,美國應徹底改變對華的整體戰略,以強硬應對中國。

  對於這個爭論,我們有必要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當代國際秩序是不是一個不利於中國因而強大后的中國必須予以推翻的體系?第二,如果意圖破舊立新,對當今國際秩序有好的替代體系嗎?

  當代國際秩序是二戰以後建立起來的,包括國際政治秩序和經濟秩序。當代的國際秩序是否不利於中國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歷史證明,中國實際上是當代國際經濟秩序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就是在這一套體系裡,中國推進了對外開放政策,積極自願地將自身融入其中,與西方國家簽訂了不計其數的經濟協議,並加入了 WTO。通過這些,中國累積和充分發展了自己的比較優勢,實現經濟總量翻了好幾番,從開始落後的狀態起步,現在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可以說,對這個體系的規則結構,中國並沒有什麼應該抱怨的。事實上,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現在已經成為高舉自由貿易大旗的國家,比西方發達經濟體還要堅定捍衛自由貿易、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那麼國際政治秩序又如何?可以說,沒有國際政治秩序所提供的普遍安全和和平(尤其是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經濟發展也無從談起。

  當然這並不是說當代國際秩序就完全對中國公正公平。平心而論,隨著中國實力的增強,當代國際秩序,尤其是經濟秩序,已經不能正確反映中國應有的國際地位。表現在中國在國際機構的話語權上,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的投票權或影響力,遠遠低於中國現在的經濟實力,而這個局面很難通過這些機構自身的程序規則進行改變。

  一是因為中國是一個後來者,而現有的格局和安排在中國強大之前已經完成;二是因為國際社會的既得利益者不願根據新的國際形勢作出調整而給予中國應有的話語權。在這個意義上,中國通過「一帶一路」、亞投行、金磚銀行等新的動作,以自身的經濟實力、通過對外經濟合作的手段來爭取自身在國際經濟秩序中地位的提升,這其實是值得稱許的姿態。

  中國無意也沒有必要挑戰現有的國際秩序,中國國際地位的繼續提升,也完全可以在現有國際體系內根據其既有規則得以實現。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也必然會受到體系內「既得利益者」的阻攔。對此的最佳應對,一是要繼續增強自身的實力,因為實力是爭得話語權的必要條件。二是要展現維護而不是破壞規則的姿態,並且要努力培養精通國際規則的人才。三是要善於闡明自己的意圖,並善於在現有規則體系內發展出一套說辭(discourse)來為自己的所有行為,不管是宏觀的政策取向還是具體的行動,提供法律和道義上的合法性基礎。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1: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