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艾嘉談與小鮮肉拍床戲:專業部分對我沒障礙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5-24 05: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艾嘉談與小鮮肉拍床戲:專業部分對我沒障礙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張艾嘉在接受鳳凰娛樂專訪表示和董子健的親密戲完全沒有障礙
  法國當地時間5月21日,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競賽片《山河故人》主演張艾嘉接受媒體採訪,詳談此次與賈樟柯的合作經歷。她認為《山河故人》展現了賈樟柯非常熟悉的生活,表達的是對時間的感悟。而談到自己與「小鮮肉」董子健的親密戲份,她表示自己作為40多年的專業演員,完全沒有障礙。對於前段時間自己的導演作品《念念》引發的文藝片排片爭議,她認為作為一部台灣電影,《念念》的最終票房並不難看,並表示「非常希望中國人可以有更好的對電影的認知,喜歡自己本地的作品。其實這種成長也是需要時間的。」
  談《山河故人》:大陸的移民潮在港台都經歷過
  據張艾嘉描述,賈樟柯是在某日突然打電話找自己,並給了自己當時的劇本,「當時的劇本跟現在剪出來的版本有點不一樣,我那一段戲是很特別的一段戲,加上我以前就看過他的電影,尤其喜歡《小武》,難得有這麼一個機會合作,我又可以嘗試新的東西,就試試看。」
  談到成片,張艾嘉認為,前面兩段應該是賈導非常熟悉的東西,沒有什麼好批評的,因為絕對是導演自己心中想說的,至於自己演繹的第三段,十年以後的未來部分,也沒有人真正能夠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我當初會接這個角色,也是覺得我很清楚那個角色是怎麼回事。一個香港女人,在1996年因為九七的關係,離開了香港,以為到了加拿大就是一個最美好的句點,沒想到婚姻是失敗的,又找了一個地方去流浪,跑到了澳洲,其實是寂寞的。所以人到底在尋找什麼呢?離開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去尋找一個更好的地方,是不是最好的一個答案?這個對我們台灣也好,香港也好,我相信我們都經歷過,反而現在是中國大陸在經歷這個過程,這種移民潮流。所以是算是蠻值得大家去解讀它。」
  對於《山河故人》三段式的拍攝方法,自己也身為導演的張艾嘉認為,這樣的電影有很多, 「講的就是時間,因為很多事情的沉澱不只是短短的時刻就可以造成的。我想對賈導來講,他現在也到了40多歲,所以他突然之間感覺到時間的沉澱、經驗的累積、人生的經歷都是重要的,所以他用了三段。在我的一生中我用了蠻多的三段了,我開始大概用第四段了快。」
  在合作過程中,她坦言不會去干涉導演拍戲的方式,「這個到最後是賈樟柯作品,應該由他來做最後的決定,我們做演員真的就是來服務導演的。」而對於自己被刪減的戲份,她認為都是導演的選擇,做演員總會覺得遺憾,但只能尊重導演。
  談與董子健拍愛情戲:專業的部分對我沒有障礙
  片中張艾嘉與比自己小40歲的董子健不僅要談一場忘年戀,甚至還有床戲,有媒體擔心大眾會對此不理解,張艾嘉表示,她相信現代人的思維應該很開放,每個人看電影也有不同的解讀方式,看到自己能夠認同或者沒接觸過的內容,空間會很大,可以從中尋找自己看世界、看感情的方式,「電影里的兩個人都非常寂寞,都有對愛的需求。所以在某一個時刻,兩個人突然撞在一塊就很容易產生感覺,突然以為那一剎那就是真的,可是當所有的理智都回來的時候,不一定會是這樣子。」
  而提到董子健,張艾嘉讚不絕口,「他是一個特別特別聰明的孩子,也是一個很專業的演員,反應快得不得了,跟他合作不需要多聊什麼很快就進入狀況。「不過談及拍床戲,她認為自己沒有障礙,但不知道董子健怎麼想,「我已經做了40多年演員了,專業的部分對我而言是沒有一點障礙的。我不知道對子健有沒有障礙,他到底還是年輕,要面對我這麼大年紀的女人,要摟在一起抱在一起,好像有那一段愛情,那一剎那我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聽到記者描述董子健一開始沒告訴媽媽王京花和張姐拍床戲這件事,她大笑道:「當她知道以後肯定還是會有點害怕吧。」
  談《念念》排片少:最終票房並不難看,中國觀眾的成長需要時間
  前不久張艾嘉執導的新作《念念》在內地上映,因排片空間小二引發業界對於文藝片市場佔比的爭議,而《山河故人》未來也會在內地上映,對此張艾嘉表示,並沒有就此事與賈樟柯交流,「我相信導演比我聰明太多了,而且導演比我更了解大陸市場。」她坦言,這次做《念念》並沒有太大的失望,雖然只有2%的排片,可是最後得到的票房紀錄,對於一個台灣片來說,並不太難看。「而且我們得到的迴響,在內地和港台都很好。」
  張艾嘉表示,自己本來就認清,現在不管是內地還是港台,在任何地方,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反而是昨天我在法國,我和《山河故人》的一個發行商聊天的時候,我們聊到法國的市場。我感觸蠻大的,他就講到法國的市場,是完全可以接受,也最主要接受法國本地的電影。法國的觀眾是非常熟悉跟希望、渴望看到本地的電影。我也是非常希望,我們中國人可以有更好的對電影的認知,喜歡我們自己本地的作品。其實這種成長也是需要時間的,我也希望我們自己每個人拍的電影都值得讓觀眾去喜愛。我還是會本著我原本拍戲的精神繼續努力拍戲。可能慢慢,觀眾會熟悉,原來電影有很多不同類型。不一定只看好萊塢的電影。」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015/05/23/364179.html#ixzz3b00H3Qa3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5: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