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孫興傑:以風水看南海?美國人先學風水吧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5-5-17 09: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就像羅伯特•卡普蘭說的,2004年印度洋海嘯時,美國進行的救援,可能是美國海軍在亞洲存在的高潮,隨著中國、印度的崛起,美國在亞洲水域的控制將宣告結束。

  據報道,美國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丹尼爾•拉塞爾(Daniel Russel)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填海造島不一定違反國際公約,但必然會破壞東南亞地區的風水、和諧。

  而隨著美國國務卿克里訪華,南海問題自然成了焦點,美國的媒體、智庫都給克里出「損招」,鼓動克里不要害怕強硬,即便一拳打在中國鼻子上,也不能退步。

  克里是來訪問,還是打架呢?看看克里在俄羅斯與普京談笑風生,就知道,克里才不會那麼傻,大國外交就是在談笑之間表達立場,說服對方,而不是「以強硬對強硬」。不過,兩國外交部門的事先表態也亮明了彼此的底線,也給對方畫上了「紅線」,這反倒讓克里的負擔減輕了不少。

  在克里訪華前,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就南海問題舉行聽證會,美國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丹尼爾•拉塞爾說,克里會警告中國在南海填海造陸對地區關係的不利影響。國防部主管亞太安全的助理部長施大偉則更硬氣:美國將在南海維持強大的軍事存在,為美國外交提供有力的支持。

  美國的外交政策最終還需要總統來拍板,但國務院和國防部競相「發狠」,至少代表著美國安全和外交部門對南海問題的關注,美國政府內部對南海問題的看法趨於強硬,這可能意味著南海問題將成為中美關係的核心議題,就像之前的台灣問題、人民幣匯率問題一樣。

  2009 年,希拉里宣布美國在南海地區也有利益,並且支持越南、菲律賓等國在南海問題的主張,此後,南海問題越來越熱,也有人說南海就像一口鼎沸的鍋一樣。克里訪華應該是來降溫的,但是國內的同僚們卻競相為克里添柴火,尤其是有官員威脅說,要派遣美國艦船和飛機進入中國近期填海造陸的島礁12海里的海域,以此來彰顯美國的「航行自由」。

  進入12海里的範圍,美國看來也不止是抵近偵察了,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中國在南海的所作所為完全在主權範圍內,別國無權干涉,動不動就動武的思維已經過時了。在領土和主權問題上,中國是不可能做出妥協的,這也是中國的底線,也是給美國的紅線,美國的恫嚇可以休矣。

  自今年以來,美國在南海問題上越來越熱心,也慢慢亮出了對南海政策的底牌,所謂的航行自由,並不是說美國商船的航行自由,或者是海軍艦隊的無害通過,而是在南海地區的主導權。這就是為什麼有美國官員要求派艦船到南海「溜達」的原因。這張底牌也讓世人明白,美國的航行並不是為海上安全提供公共產品,而是維護美國的私家顏面,捍衛美國海權老大的地位。

  去年,中國提出解決南海問題的「雙規思路」,並且在東盟國家強烈呼籲的南海行為準則問題上持開放的立場。今年,越共總書記訪華,中越之間在管控上達成了共識。正基於此,美國政府對南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奧巴馬對中國「亮肌肉」表示不安,尤其是對中國在南海填海造陸極為關切。中國海軍司令吳勝利與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通話時對填海造陸進行了說明,並邀請國際組織和美國等相關國家使用這些設施。中美之間的博弈越來越有戲劇性了,美國說的航行自由是美國艦船「逍遙」的自由,而中國說的航行自由,是維護南海的穩定和安全。這就涉及到,誰可以在南海提供公共品,誰有話語權。

  南海問題被熱炒,一個大背景,是西太平洋地區安全與經濟持續分離的趨勢,美日安保條約時隔18年之後修訂,美日同盟成為北約之外最大的軍事同盟。而中國倡導和推動「一帶一路」戰略,構建一個開放的經濟體系。美國防長阿什頓•卡特在首次亞洲之行的時候呼籲儘快達成TPP協議,以免美國亞太地區的影響被邊緣化。阿什頓•卡特是學者型的防長,他曾經與美國前防長威廉姆•佩里合寫了一本書叫《預防性防禦》,核心觀點就是美國要事先辨明危險來自何方,並採取手段消除威脅,就像預防性藥品一樣,防患於未然,以免日後動大手術。多年之後,卡特當了防長,預防性戰略的思維又回來了。

  至於克里能不能、願不願意完成這種「預防性」的外交,還未可知。就像羅伯特•卡普蘭說的,2004年印度洋海嘯時,美國進行的救援,可能是美國海軍在亞洲存在的高潮,隨著中國、印度的崛起,美國在亞洲水域的控制將宣告結束。美國是不是也應該為這種即將到來的趨勢做好「預防」呢?一味強硬「打鼻子」,沒準就是「碰一鼻子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23: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