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huabin 於 2015-5-13 22:52 編輯
曲度編著:近體格律詩錯韻問題--"孤雁出,落,入群格"初探
引言:
鄰壇一首七絕(1.2.4句押韻型)尾句所押之韻不在同一韻部,引起了本人對該問題的關注.
即何為"孤雁出群格"?即何為"孤雁入群格"?它們有道理嗎?
如果它們有道理,那麼按照同一標準,我們本文中所提出的"孤雁落群格"就應該允許它的存在.
我們認為:近體格律詩押韻標準應統一起來,不該因"名人"諱.在寫作時,要麼使用平水韻(106韻部),要麼使用新韻(中華新韻14韻部).
當然能符合兩種韻書之韻部的更好(這還要配合對每首詩中所有用字,是平水韻檢測抑/或新韻檢測,能否都能通過;不能顧此失彼).
一.起句韻腳押錯,不押在同一韻部--所謂"孤雁出群格"
近體詩有二種起句法.起句可押韻(第1.2.4句壓韻型)也可起句不押韻(第2.4押韻型).
A.假如起句入韻,一般它的韻腳用字,均應押在和該詩中其他韻腳相同一韻部之中;
B.假如起句不押同一韻部之韻腳字,因特殊情況使用鄰韻部字,則被後人美名其曰為「孤雁出群格".
例子:
起句押錯韻--即所謂的"孤雁出群格":
例一: 蘇軾"題西林壁"-->該首"峰"出韻,不在平水韻的上平一東韻部;
橫看成嶺側成峰,
古:通通平仄仄平平 ◆峰【上平二冬】
今:通通平仄仄平平 ◆峰【十一庚,eng,ing(ieng),ong(ueng)iong,(üeng)】
遠近高低各不同。
古:仄仄平平仄仄平 ◆同【上平一東】
今:仄仄平平仄仄平 ◆同【十一庚,eng,ing(ieng),ong(ueng)iong,(üeng)】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古:仄仄平平平仄仄 ◆目【入聲一屋】
今:仄仄平平平仄仄 ◆目【十四姑,u】
只緣身在此山中。
古:仄平平仄仄平平 ◆中【上平一東】
今:仄平平仄仄平平 ◆中【十一庚,eng,ing(ieng),ong(ueng)iong,(üeng)】
例二: 李白"訪戴天道士不遇"-->該首"中"出韻,不在平水韻的上平二冬韻部
犬吠水聲中,
古:仄仄仄平平 ◆中【上平一東】
今:仄仄仄平平 ◆中【十一庚,eng,ing(ieng),ong(ueng)iong,(üeng)】
桃花帶露濃。
古:平平仄仄平 ◆濃【上平二冬】
今:平平仄仄平 ◆濃【十一庚,eng,ing(ieng),ong(ueng)iong,(üeng)】
樹深時見鹿,
古:仄平平仄仄 ◆鹿【入聲一屋】
今:仄平平仄仄 ◆鹿【十四姑,u】
溪午不聞鍾。
古:平仄通通平 ◆鍾【上平二冬】
今:平仄仄平平 ◆鍾【十一庚,eng,ing(ieng),ong(ueng)iong,(üeng)】
野竹分青靄,
古:仄仄平平仄 ◆靄【去聲九泰】
今:仄平平平仄 ◆靄【四開,ai,uai】
飛泉掛碧峰。
古:平平仄仄平 ◆峰【上平二冬】
今:平平仄仄平 ◆峰【十一庚,eng,ing(ieng),ong(ueng)iong,(üeng)】
無人知所去,
古:平平平仄仄 ◆去【去聲六御】
今:平平平仄仄 ◆去【十二齊,i,er,ü】
愁倚兩三松。
古:平仄仄平平 ◆松【上平二冬】
今:平仄仄平平 ◆松【十一庚,eng,ing(ieng),ong(ueng)iong,(üeng)】
二.尾句韻腳押錯,未押在同一韻部--即所謂的"孤雁入群格"
近體詩有二種起句法.起句可押韻(第1.2.4句壓韻型)也可起句不押韻(第2.4押韻型).
A.無論上面二種起句法中之何種,一般它的尾句韻腳用字,均必須和該詩中其他韻腳,押在同一韻部之中;
B.但後代人有時用錯韻部之字(尤其是當代用電腦打字時是新韻),易將近體格律詩之尾句平水韻的韻腳搞錯,它還被後人美名稱為「孤雁入群格」.
例子:
尾句押錯韻--即所謂的"孤雁入群格"
例一:魯迅--無題:該首"衣"出韻,不在平水韻的上平四支韻部
慣於長夜過春時,
古:仄平平仄仄平平 ◆時【上平四支】
今:仄平平仄仄平平 ◆時【十三支,(-i)(零韻母)】
挈婦將雛鬢有絲。
古:仄仄平平仄仄平 ◆絲【上平四支】
今:仄仄平平仄仄平 ◆絲【十三支,(-i)(零韻母)】
夢裡依稀慈母淚,
古:仄仄平平平仄仄 ◆淚【去聲四寘】
今:仄仄平平平仄仄 ◆淚【五微,ei,ui(uei)】
城頭變幻大王旗。
古:平平仄仄仄平平 ◆旗【上平四支】
今:平平仄仄仄平平 ◆旗【十二齊,i,er,ü】
忍看朋輩成新鬼,
古:仄通平仄平平仄 ◆鬼【上聲五尾】
今:仄通平仄平平仄 ◆鬼【五微,ei,ui(uei)】
怒向刀叢覓小詩。
古:仄仄平平仄仄平 ◆詩【上平四支】
今:仄仄平平仄仄平 ◆詩【十三支,(-i)(零韻母)】
吟罷低眉無寫處,
古:平仄平平平仄仄 ◆處【去聲六御】
今:平仄平平平仄仄 ◆處【十四姑,u】
月光如水照緇衣。
古:仄平平仄仄平平 ◆衣【上平五微】
今:仄平平仄仄平平 ◆衣【十二齊,i,er,ü】
三.詩中韻腳押錯,不押在同一韻部----我們在此提出所謂的"孤雁落群格"
同理,如果人們認可上面二種"孤雁出群格"與"孤雁入群格"之押韻方式;
哪么就沒有理由不認同我們在本文中所提出的"孤雁落群格"押韻方式.
我們認為:近體格律詩押韻標準應統一起來,不該因"名人"諱.在寫作時,要麼使用平水韻(106韻部),要麼使用新韻(中華新韻14韻部).
當然能符合兩種韻書之韻部的更好(這還要配合對每首詩中所有用字, 是平水韻檢測抑/或新韻檢測, 能否都能通過;不能顧此失彼).
例子:
待述!
D.QU 2015.5.13 IN PARI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