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意 得意 快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晉人羊祜說:「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宋人辛棄疾也有同感:「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能略有誇張,但也大體不差。掰著指頭數數,每人都有不少不如意事,婚姻不如意,事業不如意,仕途不如意,生意不如意,子女不如意,身體不如意等等。
大千世界,紅塵一生,人基本上就是在如意和不如意之間遊走,誰也不可能「萬事如意」,但大家偏又最愛說這種拜年話,無非討個彩頭。因為,如意的背後是利益,而人與人的利益往往是矛盾的,你要「萬事如意」了,別人就可能走投無路了,關鍵是如何對「如意」合理分割,以求和平共處,就像胡雪岩說的那樣「前半夜想想別人,後半夜想想自己」。自己如意也讓別人如意,這如意事就容易長久;反之,倘若你如意,別人不能如意,你的如意是建立在別人的不如意之上的,你的如意就很容易變為不如意。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少想不如意事,多想如意的事,這是民國元老於右任的人生態度。他曾寫過這樣一副對聯:「少思八九,常想一二」,橫批是「如意」。既然「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的大趨勢無法改變,那不妨索性忘掉或少思那不順心的「八九」,多想想讓人高興的「一二」。這可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而是達觀者的生活態度。
人一如意,最容易流露出來的是得意情緒,想控制都很難。「酒中仙」李白一碰到美酒加好友就興奮難抑,「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屢試不中,46歲才中進士的孟郊登科后簡直有些失態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寫詩得了妙句的清人趙翼,也是相當的自得,「枉為耽佳句,勞必費剪裁。平生得意處,卻自自然來。」就是咱尋常百姓,小有如意也會得意洋洋,娶個漂亮老婆,孩子高考上榜,炒股賺了一筆,仕途進了一步,都免不了自鳴得意,志得意滿,這也是人之常情。
不過,得意也往往是把雙刃劍,得意若失了分寸,會被人嘲笑為「小人得志」,一味得意忘形,則會誤事出錯。所以,蘭陵笑笑生說的「事遇機關須退步,人逢得意早回頭」,弘一法師說的「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鬱失措」,都是經驗之談,睿智之語。達觀而清醒的態度應當是:得意淡然,失意泰然;不以一時之得意而自誇其能,亦不以一時之失意而自墜其志;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得意若不加節制,就會變為快意。快意有兩解:一曰恣意所欲,二曰心情舒暢。這裡主要說的是前一層意思,怎麼高興就怎麼來,想怎麼干就怎麼干。譬如「快意恩仇」,想報恩就滴水恩當湧泉報,想報仇就手刃仇人乾脆利落,不會前怕狼后怕虎。暢其所欲,固是快意的動人之處,也是快意的危險之處。如果誰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怎麼痛快就怎麼來,那就肯定會天下大亂了。
商紂王出於「快意」,把大臣比干開膛破腹;周幽王為了「快意」,烽火台戲諸侯以求美人一笑;楚平王貪圖「快意」,納兒媳為老婆,結果導致國破家亡;秦始皇為了「快意」,一聲令下,四百六十多個儒生被埋進大坑;明成祖遂了「快意」,殺了方孝孺一家十族九百多人……平民百姓的「快意」雖沒那麼大動靜,但因為由著性子來,不知自製,導致的犯罪可是年年都有。為「快意」打架鬥毆,為「快意」吸毒賭博,為「快意」尋找外遇,都沒啥好結果。這麼說吧,一個人如不受制約地「快意」,是很危險的,就像失控的汽車。
如意要珍惜,不能失之於貪;得意要適度,不能得意忘形;快意要剋制,不可為所欲為。辦好這三件事,人活得就敞亮了。

1

主題

2

帖子

28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8
沙發
8806 發表於 2015-5-12 20:37 | 只看該作者
精闢人生!
"如意要珍惜,不能失之於貪;得意要適度,不能得意忘形;快意要剋制,不可為所欲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2: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