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班幹部以「權」勒索 校園為何「官氣」重?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5-5-10 10: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日,安徽小學生利用職權勒索錢財事件被曝光。經記者核實,涉事學生為當地教學點的語文課代表,多次以檢查作業和背書為名,向同班同學索要財物,並逼同學喝尿。

  教育工作者向記者表示,小學生利用職權索要財物事件,背後折射出孩子中間存在特權觀念,校園裡「官氣」過重等問題。作為家長如何讓孩子避免受到社會不良風氣浸染,學校如何……

    班幹部為何能以「權」勒索?

  8日,網曝「安徽懷遠小學生長期遭班幹部勒索」,迅速引髮網民關注。記者從懷遠縣教育局了解,網帖中涉事學生為語文課代表,多次以檢查作業和背書為名,向同班同學索要財物,並先後兩次逼迫同學喝尿。

  事發后,懷遠縣教育局決定給予該生班主任降低專業技術職務等級一級、撤銷教師資格處分,調離該教學點;同時撤銷校長職務,調離該教學點。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的常務副主任許建農提醒,由於涉事的都是未成年人,不能用成人的方法對他們進行懲罰。但是不管是欺負人的同學,還是受欺負的同學,都要做好心理輔導工作。

  該事件曝光后,大多網民表示,學生的行為與校園裡充斥「官氣」密不可分。網民「快樂生活著365」說:「成人的功利思維、強勢任性已影響到少年的日常行為,社會、家庭成員應規範自己的行為,言傳不如身教,言行一致的表率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教育凈土為何充斥「官氣」

  實際上,近幾年相似案例已不少見。2011年,「五道杠少年」走紅網路,網民普遍質疑,學校文化受官本位思想影響嚴重,學生深受其害,才有了一副官相;而在浙江、鄭州等地,一些學校少先隊大隊委員和班幹部的換屆選舉期間,拉幫結派、請客送禮等學生賄選的新聞也屢見報端。

  受訪人士表示,教書育人的校園出現這種現象令人心痛,究其原因,還在於教育土壤缺失養分。不論是班幹部,還是遭勒索的學生,都是現行教育失敗的受害者,社會、學校、家庭都值得反思。

  許建農認為,社會上一些不正確的價值觀念,通過家長的傳遞,無意識地感染了孩子的世界觀,比如對權力、金錢的態度,等孩子們擁有權力之後,就想嘗試來滿足內心的虛榮和慾望。

  「小朋友受到權力侵害之後,如何為自己維權?學校對這些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足的。」許建農說,年齡越小的孩子越沒有維權意識,但學校教育缺失了維權教育,當孩子權力受到侵害時,大多只能選擇忍耐,要不然就可能受到變本加厲的侵害。

  吉林省教育學院小學調研部主任趙士英表示,現在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家長。「過去的家長很重視自己的言行,不宜讓孩子知道的行為、情緒、語言都背著孩子,但是現在很多家長都缺乏這種意識,不自覺的把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帶入家庭。」

    誰來給未成年人撐起「保護傘」?

  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孩子學習知識的前提,是先學會做人。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學校應當負起主要責任,尤其加強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維權意識。   

  許建農說,教師應該轉變觀念,教師首先是育人,其次是教書。「實際上,在某些地方,班幹部就像是一個『小老師』,老師與學生的關係直接影響到班幹部與同學的關係。」

  「讓孩子從小學會成為一名公民,尊重法律、尊重他人人格、尊守基本規則。對於小學生的年齡階段來說,這些內容最容易接受,學校應重視道德教育。」蘭州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李碩豪說,即使孩子受到家庭、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學校也應起到過濾凈化作用,「如果學校的校長、老師面對這種問題,說自己沒辦法,那就是不懂得教育。」

  「學校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培養孩子的法制意識、維權意識,也顯得尤為重要。」許建農說,對於孩子來說,身心傷害可能會影響一生。

  「目前來看,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沒有真正形成整體合力,這將是教育改革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趙士英說。專家們還建議,兒童社團里會賦予未成年人一些特定角色,但不能使之成為老師之下同學之上的權力者,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更重要的不是競爭而是合作,不可過分放大「班幹部」的作用和價值。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3: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