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千億熱錢出逃 是美歐布的局?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5-9 04: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千億熱錢出逃 是美歐布的局?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當中國人還沉浸在金融市場狂歡之時,國際資金就悄悄地以至少十年來最快的速度撤離了。有經濟學家預計,在截止3月的六個月內,總計有3,00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離開了中國。

  綜合媒體5月8日報道,蘇格蘭皇家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Louis Kuijs預計,在截止3月的六個月內,總計有3,00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離開了中國。投資公司Deltec International甚至認為,撤資規模要超過這一數字。有樂觀觀點認為,中國官方外匯儲備下降反映出歐元貶值的影響。中國的銀行業持有的外匯儲備實際是在增加。資本外流還沒有達到危機水平,中國嚴格的貨幣管控仍然有效。中國官方外匯儲備在2014年6月到2015年3月間累計下降2,600億美元。

  美國彭博社刊文指出,這是一次歷史性的逆轉。無論對中國國內還是國際熱錢來說,中國此前都看起來是個極好的交易市場。這個國家擁有持續升值的貨幣和持續上漲的股市。如今,中國似乎沒有以往那麼誘人了。股市漲得太高,投資者擔心已經沒有多少上行空間了,人民幣也在2013年末以後就變得忽上忽下、搖擺不定,大幅放緩的經濟增速和下行的房地產市場導致壞賬甚至是債務違約。反腐也給這個國家的一部分經濟帶來寒意。

  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中國央行就將陷入兩難境地。中國可以通過加息來吸引部分熱錢留駐境內,但卻需要依賴降息來刺激經濟增長。華泰證券經濟學家俞平康認為,短期內可能將再度降息。一些國際基金經理對中國股市再度上漲持悲觀情緒。荷蘭基金管理公司NN Investment Partners新興市場高級策略師Maarten-Jan Bakkum認為,中國投資者對國內金融體系的脆弱性重視不夠。「儘管境外投資者在退出這個市場,但中國投資者似乎忽略了一天比一天大的風險。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中,根本不存在政府失去對經濟的控制、並犯下重大政策錯誤的事情。」

  金融市場的資金外流也很明顯。據晨星(Morningstar)數據顯示,在2014年從大中華區股票基金撤走了44億美元,2015年第一季度進一步撤走了18億美元。中國股票基金在2015年頭三個月遭遇國際投資者近20億美元的資金流出,使這一資產類別可能出現連續第五年凈撤資。資金流出主要發生在歐洲註冊、但在國際上銷售的跨境基金。滙豐銀行駐香港亞洲經濟研究部門聯合負責人Frederic Neumann警告,資金流出事實上反映出對中國經濟穩定性的懷疑。如果中國一切安好,你會購置房產、買進股票,或者將錢存入銀行,因為中國境內的回報仍高於海外。

  值得警惕的是,長期看漲中國股市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MS)5月7日將MSCI中國指數(MSCI China Index)評級從增持下調至持股觀望,稱由於股價飆漲、盈利能力降至2009年以來最疲弱水平,中國股市已變得昂貴。中國股市近日的戲劇性表現推動絕對和相對估值惡化,技術面也已嚴重超買。這也是2008年11月份以來首次降級。

  目前來看,降低央行的基準貸款利率將削弱中國投資的吸引力,並可能加速流出。而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中國能夠刺激經濟,但不會因調降利率而嚇跑外國投資者的方式。2015年4月,中國央行調降多數銀行的準備金金額,讓這些錢能以借貸方式對經濟有所助益。雖然中國官方表示,並不擔心資金外流,更表示將採取新措施來應對。隨著外匯儲備金額降至3.73萬億美元水位,中國目前尚未有資金耗盡的危險。蘇格蘭皇家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Louis Kuijs認為,現在還沒有理由感到恐慌,但政策制定者要非常小心。因為,資本大舉外逃對一國經濟金融傷害性很大,往往是釀成一國金融乃至經濟危機的導火索或者根源。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Za02eyOQ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9: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