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江澤民的音樂才華 究竟有多高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江澤民、曾慶紅、錢其琛在洛杉磯華人社團主辦的歡迎晚宴上
熟悉江主席的人都知道,江主席在Hawaii演奏吉他的視頻,至今廣為流傳。那是1997年,江主席第二次訪美,夏威夷州長夫人演唱民歌《阿洛哈》,江主席以Hawaiian Guitar為之伴奏。江主席喜愛音樂,如基辛格所說,他為自己的「外語天賦和西方音樂知識感到自豪」。
小夥伴回憶,江主席「聰慧過人,品學兼優,且愛好文學,擅長音樂」
早在青年時期,江主席就表現出了音樂才華。在南京市委編寫的《革命青年 滿腔熱血:青年江澤民與南京》這本書里,他大學時的小夥伴王嘉遒回憶,「他聰慧過人,品學兼優,且愛好文學,擅長音樂」;另一位小夥伴曹天忠補充了更多細節,「他特別喜歡京劇和歌詠,現在只要同學聚會,他都會唱上一段京劇片段,如《釣金龜》等名劇。」「後來到上海,我們口琴隊的歌曲,他也能唱,如《藍色多瑙河》等名曲。」
江主席還是上海市長時,看望大病初癒的二胡演奏家閔慧芬,隨手拿起桌上的二胡,拉了一曲《病中吟》。閔慧芬見江主席「弓法準確,音色也很純正」,驚訝地說:「這是一首難度很大的曲目,江市長您怎麼拉得這樣好?」江主席當時擺手說:「不行,不行。我對二胡很喜歡,但多年沒拉,還是解放前搞學生運動時,為宣傳革命思想,經常排練一些話報劇,我拉二胡伴奏,一晃這麼多年了,現在手指頭有點硬了。」(鄭雍庭主編《快樂音樂廳》)
在另一本書中,這個故事略有不同,說江主席時為上海市委書記,聽完閔慧芬的演奏后,「站起來步上舞台,接過閔慧芬手中的二胡,充滿感情、技法嫻熟地拉起了劉天華的《良宵》……一曲終了,閔慧芬和幾千名觀眾才一起醒悟過來;久久不息的掌聲,表達著人們對政治家與藝術家的愛戴和信任。」這本書還說,「江澤民任總書記后,應金日成之邀訪問朝鮮,在他隨身帶的行李中,就有一把二胡。訪問期間,偶得寬餘,江澤民就興緻勃勃地拉上一陣。」(毛允義等主編《再溯青春》)
江主席在國內外表現了哪些音樂才華
江主席視察各地,喜歡聆聽音樂家演奏。2001年5月,江主席在安徽視察。鋼琴演奏家苗淼在一個星期前就接到表演任務,但不知道是給誰表演。一直到試琴時,苗淼才知道要來的觀眾竟然是總書記。
苗淼後來對記者說,開始時自己很緊張,但「一坐下來,我就立馬進入狀態,台下的什麼都忘了。我敢說,那是我彈《黃河》彈得最好得一次,絕對最好得一次。我完成得非常好,一生中不一定能碰上一次這樣的機會,為國家領導人現場演奏。」(鄒駿《許溪問茶》)
見於記錄的還有,2004年,江主席在廣州藝博院的馬思聰音樂藝術館參觀。在藝術館工作的青年項翊,事前接到院長給的一項「重要任務」:「有領導要來馬思聰音樂藝術館參觀,你練習一下馬思聰的《思鄉曲》,準備演奏。」項翊想方設法,把馬思聰這個小提琴曲,改為了鋼琴曲。最後獲得了江主席的好評——「彈得不錯」。據說,江主席「看別人彈鋼琴,他的手指也在彈奏,那是情不自禁使然。」(魯大錚《馬思聰迴響曲》)
至於江主席在外國表現音樂才華的事迹,有一本名為《揚州文化簡史》的書,專辟「國家領導人江澤民的音樂修養與對外音樂交流」一節,列舉了11件事:
1、「與俄各界人士同唱中蘇歌曲」;
2、「訪美樂器外交」;
3、「在美國總統訪華國宴上的音樂外交」;
4、「在芬蘭用管風琴彈奏《黃水謠》」;
5、「(在挪威)鋼琴演奏《黃水謠》和北美民歌《紅河谷》」;
6、「訪問哈薩克,為冼星海故居揭牌,彈奏《黃河大合唱》」;
7、「訪問奧地利,演奏莫扎特音樂作品」;
8、「與蒙古總統指揮合唱音樂之歌」;
9、「訪問法國,與總統夫人歌舞」;
10、「宴請三大男高音」;
11、「歡迎法國總統訪華,合唱《我的太陽》」。
值得一說的是,在《揚州文化簡史》中,作者列出了一個「江式歌單」:
「中國的老歌如《畢業歌》《歌唱祖國》《咱們工人有力量》《黃河頌》」;
「外國老歌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的太陽》……美國傳統歌曲《牧場上的家》、西班牙歌曲《鴿子》」;
《捉放曹》《釣金龜》等京劇片斷。
最後讓我們對上面較為凌亂的內容做一個總結。對於樂器,江主席最擅長二胡、鋼琴,但同時也能演奏夏威夷吉他、管風琴等。歌曲方面,不管是京劇,還是西方名曲,江主席都能很好地駕馭。江主席的音樂才華,由此可見。(作者隋碼粉)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015/05/06/361183.html#ixzz3ZNU1nM4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