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澤東強烈反對計劃生育背後擔憂什麼?

[複製鏈接]

4795

主題

4842

帖子

709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吃貨一號 發表於 2015-5-7 10: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毛澤東對待計劃生育從讚賞對反對,他的擔憂是什麼呢?

  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馬寅初再次提出新人口論,「我們的社會主義是計劃經濟,如果不把人口列入計劃之內,不能控制人口,不能實行計劃生育,那就不成其為計劃經濟」,得到毛澤東讚賞。

  

  1957年,周恩來視察北大時與馬寅初(左)在一起

  1957年4月27日,馬寅初在北大大膳廳發表了人口問題的演講,師生奔走相告。6月,馬寅初將《新人口論》作為一項提案正式提交一屆人大四次會議。7月3日,馬寅初在會上作了《新人口論》書面發言。7月5日,《新人口論》在《人民日報》第一版全文刊發。

  「大躍進」的到來是毛澤東的一個思想轉折點

  巧合的是,在馬寅初北大演講的同一天,中共中央公布了《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反右運動開始。1957年7月3日,馬寅初作《新人口論》書面發言時,反右運動已經擴大化。因為受到周恩來總理的保護,他才免於被劃為「右派」。

  7月9日,毛澤東召見邵力子、陳叔通、黃炎培、章士釗、李濟深、張治中等黨外人士,聽取他們對 「大躍進」的意見。為遭到批判的馬寅初而擔憂的邵力子,並未因此而放棄自己的主張,抓住時間向毛澤東進言,希望毛澤東支持節育,毛澤東堅持自己的觀點說: 「人口問題,目前還不嚴重,可以達到八億時再講人口過多。」但又應付了一句:「但對計劃生育,仍應實施。」1957年11月3日,《人民日報》社論提出 「大躍進」口號,各地放衛星,導致毛主席錯誤判斷,甚至認為:「現在看起來搞十幾億人口也不要緊,把地球上的人通通集中到中國來糧食也夠用。」

  1958年2月,在一屆人大五次會議上,馬寅初和邵力子兩位先生再次提出節制生育的主張,但已經與當時的政治氣氛「不合拍」。「大躍進」的到來是毛澤東的一個思想轉折點。毛澤東陶醉於「大躍進」的喜悅之中,以為事實再一次證明了他的預見,「在共產黨領導下,只要有了人,什麼人間奇迹也可以造出來」。

  1958年4月15日,毛澤東在《介紹一個合作社》一文中提出「人多力量大」的著名觀點,指出:「除了黨的領導之外,六億人口是一個決定的因素。人多議論多,熱氣高,幹勁大。」

  回顧毛澤東的人口思想,其核心是以人為本、以民為貴和人定勝天。在寫於1949年9月的《唯心歷史觀的破產》一文中,他指出:「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寶貴的。在共產黨領導下,只要有了人,什麼人間奇迹也可以創造出來。我們是艾奇遜反革命理論的駁斥者,我們相信革命能改變一切,一個人口眾多、物產豐盛、生活優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國,不要很久就可以到來,一切悲觀論調是完全沒有根據的。」建設時期的毛澤東依然高度重視人的因素和作用。

  1956年,毛澤東說:「天上的空氣,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寶藏,都是建設社會主義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而一切物質因素只有通過人的因素,才能加以開發利用。」毛澤東還說:「生產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產力發展了,總是要革命的。生產力有兩項,一項是人,一項是工具。工具是人創造的。工具要革命,它會通過人來講話,通過勞動者來講話,破壞舊的生產關係,破壞舊的社會關係。」「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他們可以組織起來,向一切可以發揮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門進軍,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替自己創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業。」

  1958年1月,毛澤東在南寧主持召開中央工作會議,對周恩來等人從1956年以來「既反對保守,又反對冒進」的做法提出了嚴厲的批評。3月,毛澤東在成都主持召開了中央會議,省、市、自治區的黨委書記們都被發動起來。舉國上下的高昂情緒,又激發和感染了毛澤東。4月15日,毛澤東在給劉少奇的一封信中說:「十年可以趕上英國,再有十年可以趕上美國。」一個月後,中共八屆二次會議通過了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通過了十五年趕上和超過英國的目標,通過了提前五年完成農業發展綱要,還通過了「苦幹三年,基本改變面貌」等口號。

  正是在全國「大躍進」、人多好處多的濃濃氛圍中,節制人口的聲音被淹沒了。為了掃除「大躍進」的思想理論障礙,毛澤東批判了黨內外「反冒進」主張的理論依據—馬寅初先生按比例發展的「綜合平衡論」,「新人口論」則是綜合平衡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1958年5月4日北京大學60周年慶祝大會上,陳伯達到會突然發難,說:「馬老要作檢討。」5天後,《光明日報》等緊跟其上,掀起批判馬寅初《新人口論》和經濟理論的高潮。7月1日康生到北大作報告,說批判馬寅初是根據毛澤東的部署發動的,陰陽怪氣地說:「聽說你們北大出了個『新人口論』,它的作者也姓馬。這是哪家的馬啊?是馬克思的馬呢?還是馬爾薩斯的馬?我看是馬爾薩斯的馬。」冷眼相對的馬寅初最後則大聲反駁:「我馬寅初是馬克思的『馬』家!」至此,矛盾公開並激化。當時,全國到處宣傳毛主席「人多是好事」的觀點。

  1959年後中蘇關係破裂,全黨全國開展「批修運動」並準備打世界大戰,甚至聲稱6億人口死三分之一仍然是大國,既然要打仗,人多就是重要資源和實力。馬寅初主張節制生育的人口理論自然就同毛主席的人多好處多論大相徑庭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7: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