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敬一丹:崔永元是政協里的鬥士(圖)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5-6 04: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敬一丹:崔永元是政協里的鬥士(圖)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敬一丹正是從央視退休,隨後推出自傳《我遇到你——30年央視奮鬥,30年社會變遷,30年百姓故事》。在這本書里,60歲的敬一丹回顧自己在央視「焦點訪談」「感動中國」「一丹話題」等的歷程,而這,也是見證中國百姓共同關心的重大事件的歷程。
  當中,她談到對崔永元的看法時,為其人其事點贊:「他是個鬥士,常常直面糾結麻煩沖將過去,那不是他的個人利益,而他不管不顧,有得一拼。」
  以下是該書摘選:
  小崔離開中央電視台的時候,我們沒有說再見。
  他在哪兒,他都是小崔,我不太在意他屬於哪個「單位」。就算屬於哪兒,也不那麼重要。只是常常想,小崔幹什麼呢?於是就在馬年夏天回母校去看看他。
  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就在中國傳媒大學最南面,我們去的時候是6月,還沒有掛牌。走近時,想象裡面的樣子:口述歷史的錄像、資料、編輯機房……
  我們好像走進了一座博物館。
  小崔如數家珍:「這是抗戰時期的軍裝、慰問袋,『文革』中的油印小報、紅袖標。」看,捲筒式電唱機,小崔饒有興緻地演示。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古董。那老式收音機,不知是哪一代的了,也猜不出曾經發出過怎樣的聲音。
  小崔引導著我們:「這是特意收集來的,百年前的鄉村學校課桌,不容易找到。」我撫摸桌面,這曾經被多少代學生撫摸過?
  還有那方形的鋼琴……這些都曾屬於誰?它們的主人什麼模樣?有著怎樣的經歷?他們說話是什麼口音、語氣?我似乎感受到這些實物背後的東西,那是在不同時空生活過的人,也許是口述歷史的主人公。
  小崔的口述歷史是用心做的,作為媒體人,他對人、對歷史、對記錄傳播,都有很深的理解。
  口述歷史對於一個國家有多重要?一個人的述說對認識一個歷史事件有什麼意義?怎麼操作?靠什麼支撐?小崔不知多少次面對這樣的問號。他和他的團隊走近一個個人,記錄一段段歷史。如今,口述歷史已經有抗戰系列、老外交官系列、知青系列、藝術家系列、民營企業家系列等等。有五千多人在這裡留下影像,他們聯結著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時期。這是留給後人的珍貴記錄。
  歷史也許遙遠,但可觸摸的實物拉近了我們與歷史的距離,它們給人直接具體的感受,讓人更想了解背後的內容。口述歷史的影像處理系統建立在這樣的場景里,聽到、看到口述歷史,該多有感覺!
  走進另一個廳,是一個老電影的世界。小崔站在各個時期的電影放映機面前,說著我聽不懂的各種型號,特有滿足感。到處都是電影海報、電影畫報、分鏡頭劇本、場景設計圖、導演手跡、老電影人的遺物、電影人肖像、油畫……我知道,這是小崔的寶。不知小崔用了多少精力多少心思從天南海北淘來了這些寶貝,它們曾經擠在倉庫,後來,企業家馮侖伸出援手,使它們在京郊懷柔小鎮暫時安身。那時,我到那裡去看過這些寶貝,它們妥帖地住在那兒,有點寂寞。
  現在,這些寶貝有了更大的空間,終於可以讓更多人分享了。我看到,有些寶貝的說明卡片是小崔手寫的,這感覺和印的大不一樣,像是他捧過、撫摸過。小崔搜集了很多老電影人的舊物,他興緻勃勃地告訴我們,計劃復原幾位老電影人的居所,那舊桌椅、紙筆、眼鏡、檯燈等都承載著老故事,都散發著主人的氣息。有的舊物的主人特意囑咐:「要交給小崔啊!」因為,他們知道小崔愛電影,所以信任小崔,給了小崔,他們放心。
  電影人是較早進入小崔的口述歷史的群體,在觀眾熟悉的《電影傳奇》中,我們就接觸了口述的電影史,其中有美好、有懸疑、有隱秘、有趣事、有悲情、有感傷,而我們看到聽到的僅僅是口述歷史中的滄海一粟。對很多老電影人的拍攝都是搶救性的,有的預約了錄製時間,但還沒來得及記錄,人就走了,帶走了一段歷史記憶。講到這兒,小崔神情黯然。
  在小崔的電影世界里,想起一件有意思的往事。小崔拍攝《電影傳奇》的時候,我們好多同事都客串過。修平、康輝都在這裡當過演員,賀紅梅扮演《戰火中的青春》里的高山,和晶扮演《冰山上的來客》中的古蘭丹姆,王小丫扮演《五朵金花》里的白族姑娘,我扮演了《秘密圖紙》中的警察。
  為什麼讓我扮演警察呢?說來話長。我媽做了一輩子公安工作,她曾經參與70年代一部反諜教育片的拍攝,小崔那時總和電影廠打交道,我問小崔能不能幫我查詢一下新聞電影製片廠的老電影,如果找到了,膠轉磁,給媽媽一個紀念。不久,《電影傳奇》的編輯烏爾汗打電話給我:「找到了,來看看是不是您母親。」我興沖沖趕去,還帶著我女兒。一看,正是!只見我媽正在審訊,聲色俱厲:
  「哪兒派來的?」
  「什麼任務?」
  「蘇修還交你什麼任務了?」
  對面一個男人,面目模煳,唯唯諾諾。解說詞慷慨激昂:「黑龍江是反蘇修特務的前線,黑龍江省公安廳抓獲蘇修特務……」終於找到這個鏡頭了,我們沒有機會看到我媽工作的樣子,這是珍貴的記錄啊!我女兒在一旁說話了:「我姥姥有必要這麼厲害嗎?」
  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小崔問我:「看過《秘密圖紙》吧?你來演田華扮演的那個女警察吧!」小崔真是有心人。這種組合挺有意思,我媽是老公安,警察的女兒演警察,好好好!
  我來到長春電影製片廠,穿上白色的警服,戴上無檐帽,很有感覺。鏡頭前,我也聲色俱厲,說出了《秘密圖紙》中那句著名的台詞:「你火什麼?」
  我以為我挺像警察的,而長影的場工看著我說:「哎呀,敬大姐的眼神和《焦點訪談》里的一樣一樣的!」
  後期編輯時,用了我媽審訊的鏡頭,就這樣,《秘密圖紙》里的田華演的警察石雲、真警察我媽韓殿雲、我演的警察,從不同的角度講了老電影的故事。後來見到編導海若,我很驚訝,他這麼年輕,怎麼編得這麼好,這麼巧妙,猜想,他也是和小崔一樣,愛電影的人。
  在研究中心一個不顯眼的地方,意外地看到小崔的畫:一隻戰鬥狀態的黑公雞,面對一隻蟋蟀,題字寫著「有得一拼」。我在那畫前琢磨,小崔有時真是蠻拼的!他太較真了,他的失眠、他的糾結,恐怕都和較真有關——為節目、為話語空間、為公眾利益、為他所堅持的原則。
  他用心製作的節目沒有通過,他會一天一天纏著審片人,一點一點地磨,直到播出,《實話實說》最有反思意味的節目《老師,對不起》就經歷了這樣的較真過程。他辦的培訓鄉村教師的公益項目,出現了官員冒充教師的事,他一追到底,毫不留情,直到公布真相,退回善款。為了說不清的「轉基因」,小崔非要說清楚,他和方舟子吵,和農大校長辯,在網際網路上播放他的調研紀錄片,在政協會上用提案表達要求。他做娛樂節目的時候,我以為他這回不太較真了,後來知道,他在問:「當我們在製造笑料的時候,是不是傳遞了一些不正確的信息和聲音?」當電視一片熱鬧的時候,他說:「我想象的電視不是一個農貿市場,我想象的電視是跟哲學有關的這麼一個地方,它是傳遞思想的,它甚至是產生思想的。」
  如今,小崔用另一種方式傳遞思想。在寬大的房間里,小崔用書畫營造出一種氣氛,他指著書法作品旁邊的古色古香的椅子說:「將來,學生可以在這裡自習。」這是不是太奢侈了?我想。
  可以在書畫之間熏陶,可以坐在百年前的椅子上看書,可以在文物旁邊上網,可以用志願服務的時間換取學習空間——崔老師敢想,他要的是這樣的學習方式。他將和研究生面對口述歷史的海量資訊,研究中心將是開放的,校內外的人們可以分享這無價之寶。
  崔老師會是一個不一樣的老師。
  我曾想,退休后,我或許可以加入口述歷史團隊吧?到茫茫人海中去採錄口述歷史,走近有意思的人,傾聽有意義的往事。比如我去採訪老知青,在年齡上經歷上不是很有優勢嗎?而小崔說:我們採錄時有規定,只能聽,不能追問。有一位研究生的論文寫的就是《口述歷史》與新聞採訪的不同。哦,那我可能不適合,因為提問、追問都成了職業習慣了。
  儘管如此,我仍對口述歷史保持濃厚興趣。比如,我想知道離我很近的歷史細節:我家鄉哈爾濱南崗區的喇嘛台——聖尼古拉教堂在「文革」中是怎麼消失的?後來修建的四個「念念不忘塔」是誰建議的?工農兵學員的出現有什麼細節?工農兵學員有怎樣的個人經歷?我老爸也有他想知道的歷史,公審四人幫時,他是特別檢察廳王洪文的公訴人,後來,與四人幫有著各種關係的人有著怎樣的經歷?他們的人生有了哪些改變?期待口述歷史會告訴我們更多。以後再回母校校園,我有了新去處。
  如果國人談起小崔,大家都會像談起自己的熟人,不用多說;如果老外問我,小崔是什麼人,我怎麼說呢?
  他是個電視節目主持人,最好的作品是《實話實說》和《電影傳奇》。
  他是個公益人,從鄉村教師培訓到山裡孩子腳上的鞋、碗里的菜,他都關注。
  他是個鬥士,常常直面糾結麻煩沖將過去,那不是他的個人利益,而他不管不顧,有得一拼。
  他是一個無黨派、有責任的政協委員。
  他是一個教師。
  他是一個知識分子。
  他是一個認真、較真的人。
  不管怎樣,他還是小崔。
  他還是電視人。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015/05/05/361070.html#ixzz3ZIaW0HaS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1: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