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劉德秦:安倍訪美為何要從小門溜進會堂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安倍在美國「彬彬有禮」是「笑裡藏刀」

  在日語中,「政」讀「まつりごと」,另外的一個漢字表記就是「祭事」、「奉事」。在日本人看來,統治與支配,實際上就是「表演」。安倍晉三首相從4月26日起對美國進行為期8天的國事訪問,這同時也是他在「國際政治舞台」上「表演」大戲。對於「表演」,他在日本已鍛煉得非常嫻熟,這次再乘日本政府專機,在美國這個舞台上,再進行一次「政治表演」。「祭事」之一是在華盛頓向阿靈頓無名烈士紀念碑獻花。

  在日期間曾經看到過一本書,作者是日籍韓裔的電影導演。他對自己為何要堅定地站起來,以撲滅日本人侮辱韓國人的囂張氣焰作為終生奮鬥目標的緣由,進行了以下的說明。他回憶說,他曾作為一部記錄片的拍攝助手出現在一個拍攝現場,一方是來日本起訴日本政府「強征慰安婦」的韓國老婆婆以及支持者,另一方是日本人,其中不乏大學教授、新聞記者等。只見日本人談古論今,滿口大道理,從政府沒有參與,說到「慰安婦」不是被擄掠、強迫,而是出於自己自願,在這個過程中還獲得了不少的金錢云云。再看韓國老婆婆,臉漲得通紅,嘴角顫抖,一個回應的詞都沒有,但從她的雙眼中噴射出憤怒的怒火。韓國老婆婆忍受著巨大的屈辱,勇敢地站出來,要向日本政府討個公道,要讓自己的悲慘經歷不再發生,但此時卻再受羞辱,這種屈辱是雙重的。日本政府以及加害者的後代厚顏無恥,可以侃侃而談,而受害者的雙眼,只能噴射憤怒或流出眼淚。他深感這樣的日本及日本人太可惡。

  韓國女子受害是歷史事實。恩格斯說過:人類的任何進步,都作為對過去慘痛教訓的補償表現出來。日本領導人否定、掩蓋歷史真相,就說明他們拒絕進步,所謂「接受戰爭慘痛教訓,維護世界和平」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看看安倍訪美過程中的不同表現。

  根據環球網4月28日電,美國當地時間27日,安倍前往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演講,在學院的正門前,韓國老婆婆與100多名抗議者一起,舉行沉默示威。為了避開前來抗議的人群,安倍從該學院的地下停車場入口進入演講廳,出門時也同樣,為了躲避抗議人群,從側門離開。在演講過程中,安倍拒就日本政府在戰爭期間強征韓國女性為性奴一事道歉。堂堂正正到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的日本首相,要在各種場合宣講日本的宏圖大略,可進出卻要躲避,竟然從會堂的小門溜進去,再溜出去,如此膽怯說明他卑鄙。一個連原子彈都不怕的日本領導人,竟然怕正視歷史事實。

 
  美國《聖迭戈聯合論壇報》對「巴丹死亡行軍」的倖存者萊斯特坦尼進行採訪,現年94歲的坦尼既是美國多所大學的金融學教授,還是美國研究日本戰爭罪行的專家。二戰期間,他曾經被俘並親身經歷了「巴丹死亡行軍」,他出版了自己的回憶錄《My Hitch in Hell》,回憶自己在「東方奧斯維辛」的苦難經歷,該書2003年被翻譯成日文並在日本發行。坦尼在日本問日本年輕人是否知道日本在戰爭期間所犯罪行,許多人回答不知道。

  與刻意躲避韓國的抗議團隊不同,安倍高調邀請坦尼前往華盛頓,出席日本駐美大使館主辦的晚宴。對於為何會應邀出席晚宴,坦尼回答說:「安倍想藉此作秀,顯示他多好啊,都邀請了二戰戰俘。至於我赴邀的原因則是:我要證明二戰戰俘還沒有被遺忘。」

  他強調,出席是為了讓全世界看看安倍對戰爭的回應,他要求日本正視歷史。

  同為二戰中深受日本之害的受難者,但安倍對他們的態度竟然天壤之別。

  再看「巴丹死亡行軍」中另外一個美軍倖存者的回憶。

  「就像所有面對黑暗的人一樣,失敗者等待著最壞的結局,卻相信最壞的事情不會發生。當然,他們聽說過一些報道,全世界的頭版都曾報道過日本佔領者殘忍的一面---大規模掠奪佔領地財富、強姦婦女、肆意謀殺平民,處決解除武裝的戰俘---但很多士兵認為這些報道被誇大了,是為了增加報紙的銷量,他們不相信,或者不想相信。

  如果日本人真的是野人怎麼辦呢?他們必須遵守法律,不是嗎?國際陸地戰爭法禁止虐待戰俘。『一切都會沒事的,』軍官向下屬保證,『團結在一起,不要擔心。』」

  ((美國)邁克爾·諾曼著,楊超、李遊子等譯,《黑暗中的眼淚-巴丹死亡行軍全紀錄》鳳凰出版集團出版第135頁)

  「76000名戰俘,100公里死亡行軍之後,40000人被折磨死。不給水喝,沒有東西吃,日本就是要讓他們病死、累死。」

  「日本軍人主要搶相機、手電筒、機械鉛筆和鋼筆,墨鏡、餐具還有首飾和手錶。戒指、鋼筆、手錶等都是畢業或生日禮物,或是期盼已久,存了幾個月或者幾年錢后買回來的奢侈品,他們不捨得被日本軍人搶走。一個美國兵因為不願意將戒指給日本人,結果被日本軍人用刺刀砍掉了手指。

  一個士兵因為口袋裡有些日元,被搜身的日本軍人拿走,其他人用噓聲表示不滿,結果日本軍人強迫美軍跪下,用刀將他的頭砍下。」

  (同上書、第139頁)

  當日本人成為階下囚的時候,日本人又變得「彬彬有禮」。

  本間雅晴的辯護律師、美國人佩爾澤在他1945年12月16日的日記中寫道:「他明顯很緊張,充滿渴望,看上去就像一個精疲力竭的老爺爺,束緊了腰帶準備打最後一仗。他優雅地給我們每個人鞠躬,然後坐下來,開始念用英語寫的發言。他非常聰明,辯護詞很多是針對他所聽說的那些指控,總的來說(他說)他對這些暴行一無所知。正如他所說的那樣,一個日本將軍不會質疑其下屬的行為,這一點只有東方人才能理解。」

  (同上書、第316頁)

  明治一新後日本「脫亞入歐」,對英美白人是「鹿鳴館」態度;如今「脫亞入美」,日本對美國的坦尼以及奧巴馬同樣是「鹿鳴館」態度。

  戰爭期間,親歷者說日本兵彬彬有禮的背後是惡魔般的殘忍,美國軍人不相信,認為這些都是報紙為了銷量而故意編造的聳人聽聞的消息,可當自己親身經歷之時,才明白一切並非誇張,都是真實。那些被日本軍人折磨死了的軍人,永遠閉上了眼睛和嘴巴,再也看不見說不出,只有幸運活下來的人,才可能將自己的親身經歷披露出來。

  本間雅晴成為俘虜之後再次開始「彬彬有禮」,同時再次玩弄「黃種人」與「白種人」不同;石原慎太郎也曾多次、在多個場合宣稱,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是「種族歧視」、「種族屠殺」,包括安倍這次在美國區別對待韓國老婆婆及美國老兵,可這種區別對待本身卻說明了一個無可辯駁的真理;在部分日本人眼裡,根本就沒有什麼種族之分,他們只認強弱之「霸道」,而從不承認人類普遍的「人道」與「王道」,如今對美國之「彬彬有禮」是「笑裡藏刀」的「隱忍」,日本在等待時機,一旦時機成熟,他們隨時會抽出日本刀,將對方的手指、頭顱砍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9: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