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報:個別有名氣藝人穿上軍裝 到處露臉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前些年有的單位在招收人才上把關不嚴,讓個別在地方有點名氣、形象不是那麼好的人也穿上了軍裝。他們中有的人,對軍人職業缺乏神聖感,對軍隊缺乏歸屬感,對官兵缺乏親近感,過硬作品拿不出,卻到處出鏡露臉,影響了隊伍形象。
資料圖:中國文藝兵招生現場。 四月的北京桃紅柳綠、春光明媚。
習近平主席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和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似一股強勁的東風,鼓盪起全軍文藝工作者以新一代革命軍人的標準奮勇攀登軍事文藝高峰的壯志豪情。
繼去年初全軍中國夢強軍夢主題文藝創作座談會召開之後,今年4月24日,全軍文藝創作座談會在京舉行,來自全軍各大單位政治部宣傳部領導,解放軍藝術學院、全軍各文藝單位和新聞出版單位領導聚集一堂,共謀打造強軍文化、繁榮軍事文藝大計,共繪未來五年重點創作規劃藍圖,會上有20位代表作了經驗交流和彙報發言。
勇擔當,領會精神明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軍隊廣大文藝工作者認真貫徹習主席和軍委決策指示,緊緊圍繞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以中國夢強軍夢為主題,創作推出了以歌曲《強軍戰歌》、話劇《兵者·國之大事》、聲樂套曲《西柏坡組歌》和油畫《踏雪邊防》等為代表的一批有分量、有影響的優秀作品,出色完成了一系列重大創演任務,積極深入基層部隊開展演出服務,充分發揮了服務官兵、服務部隊戰鬥力的重要作用。
資料圖:美麗文藝兵上高原冒寒雨為駐訓部隊慰問表演。 座談會上,大家回眸了以上成績感到:偉大時代呼喚並孕育偉大的藝術創造,面對當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正在引領強國強軍實踐不斷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軍隊文藝工作者要奮起直追,確實要像軍委、總政領導在這次座談會上提出的要求那樣,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特別要學習領會好習主席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和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軍隊文藝工作的正確方向,以走在前列的文化擔當和「重整行裝」的政治自覺,謳歌黨、謳歌時代、謳歌人民、謳歌軍隊。
在座談會分組討論中,來自全軍各大單位政治部宣傳部的領導欣喜之情溢於言表。有參會者高興地說,這次會議好像一場及時雨、一股溫暖的熱流、一陣催征的戰鼓,開得非常必要、非常及時,也非常有意義。
參會者談到,雖然按往年慣例每年召開一次全軍文藝創作會議,但這次會議是習主席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發表重要講話之後,著眼解決文藝創作有「高原」缺「高峰」問題、聚焦打造強軍文化而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總政張陽主任對會議召開作出的重要批示,殷方龍副主任關於打造強軍文化精品力作的講話,讓全軍各大單位參會者深受激勵。大家就今後的軍事文藝創作各抒己見,表示要以這次會議為契機和抓手,推動新一輪軍事文藝精品力作創作的全面啟動。
各大單位宣傳部領導紛紛表示,這次會後要把會議精神傳達到所屬文藝單位每位同志,並切實以過硬措施抓好落實。
鑄精品,千錘百鍊寫華章
文學,是藝術之母;藝術,又豐富了文學內涵的表現形式。在全軍各大單位文藝創作室主任分組討論會上,大家認為:堅持潛心打造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紅色經典,瞄準一流、追求卓越、勇於創新,篤定恆心搞創作,千錘百鍊寫華章,用心血和汗水鑄就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精品力作,為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提供豐厚精神滋養,是軍隊文藝工作者的職責使命所在。
參會者認為,打造強軍文化、繁榮軍事文藝,最關鍵的是要抓創作、出作品、推精品,目前之所以一般作品多而精品力作少,主要是一些作家藝術家還缺乏打造精品力作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
資料圖:野外駐訓中的文藝演出。 姜江贅攝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參會者在討論中認為,出精品力作是習主席對「靈魂工程師」的殷切期望,作家藝術家首先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其二,作家藝術家要認識到,出精品力作是助力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現實要求,無論是凝聚軍心士氣、培育戰鬥精神、塑造強軍形象,還是振奮民族精神、涵養道德情操、引領社會風尚等,都非常需要創作推出精品力作;其三,出精品力作是改變現實狀況的迫切需要。習主席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的文藝創作中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軍隊文藝創作不同程度都有表現,官兵真心愛聽愛看愛唱的作品還比較缺乏,真正能夠傳得開留得下的作品還比較缺乏。如果這種狀況不改變,軍事文藝就會在社會、在軍營逐漸失去影響力。
座談會上,總政領導提出的要下決心把「缺生活」「缺苦功」「缺創新」等制約精品力作打造的問題解決好,引起了參會者的共鳴。大家表示:今後一定要切實拿出硬招、實招,建立和完善有利於精品力作蓬勃生長的科學機制,激勵和幫助作家藝術家千錘百鍊寫華章、一心一意鑄精品。
汲活水,生動描繪強軍夢
堅持紮根實踐、深入部隊、走近官兵,自覺向部隊學習,真誠拜官兵為師,從人民群眾和部隊官兵的實踐創造中汲取源頭活水、進行藝術創造,更好地抒寫官兵心聲,努力講好軍旅故事、描繪強軍實踐。這,既是軍委、總政領導對軍隊文藝工作者的要求,也是解放軍藝術學院、全軍各文藝單位領導在分組討論中的熱議話題。
座談討論中,有參會者提出:制約精品力作產生的因素固然不少,但不深入生活,造成作品主題宏大但內容蒼白,口號化、形式化、標籤化嚴重,是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會議期間,大家共同觀摩了話劇《兵者·國之大事》、聲樂套曲《西柏坡組歌》。就這兩部作品之所以受到廣大觀眾喜愛,在軍地引發強烈反響,參會者都關注到了創作團隊在深入生活中所下的紮實功夫。
《兵者·國之大事》創作團隊從2013年春開始,參加了我軍組織的多次大型軍事演習,從演習前期策劃到結束全程跟蹤,隨同部隊千里機動奔赴陌生演習場,實地採訪上至總部領導、下至基層官兵近百人,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的創作素材,切身感受到了我軍在軍事變革中發生的變化,特別是演習指導思想和觀念上的巨大變化,為作品攝人心魄找到了「魂」。
資料圖:濟南軍區秋收起義紅二團官兵自編自演精彩的文藝節目。 聲樂套曲《西柏坡組歌》的創作團隊,17次深入西柏坡,挖掘整理了幾百首民歌民謠,查閱了大量文史資料,採訪了幾十位民間學者。組歌歌詞不過三千字,卻寫了三年,是經過不斷深入採訪和修改得來的。
見賢思齊,有參會者抒發同感:深入生活,關鍵是要解決人下去「心」也要下去的問題,只有「心」真正下去了才能真正蹲得住。這個問題,既涉及創作人員的主觀願望,也涉及各文藝單位要為創作人員排除干擾。總政明確規定,創作人員每年下部隊不少於1個月,這確實需要下大力來抓落實。
記者在會上獲悉,目前已有一批軍隊美術工作者踏上了深入基層體驗生活的征程。近日,總政還將組織26名中青年詞曲作者打起背包走向基層部隊,睡睡連隊硬床板,聞聞戰士汗鹼味,爬爬部隊練兵場,並要求他們帶著任務下去,帶著成果回來。
樹形象,永葆文藝戰士本色
形象關乎內容,形象牽涉隊伍建設,更直接影響作品在觀眾中的影響。
座談討論中,大家都認為:人是創作精品力作的最關鍵因素。而堅持樹立姓軍為兵、德藝雙馨的良好形象,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弘揚傳統、嚴守紀律,永葆文藝戰士本色,以優異成績和過硬作風爭當打造強軍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排頭兵,為推進強國強軍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的要求,更讓軍隊文藝戰士倍感重任在肩。
為創作精品力作提出建議和意見,是參會者的一項任務。綜合大家所述,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創作演出人才青黃不接、文藝人才培養面臨困難。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實現可持續地推出精品力作的目標,是全軍各文藝單位領導最為關注的事情。但是,前些年有的單位在招收人才上把關不嚴,讓個別在地方有點名氣、形象不是那麼好的人也穿上了軍裝。他們中有的人,對軍人職業缺乏神聖感,對軍隊缺乏歸屬感,對官兵缺乏親近感,過硬作品拿不出,卻到處出鏡露臉,影響了隊伍形象。
當然,此種現象如今在全軍文藝單位嚴格落實總政有關規定中得到了遏制。但是,在軍隊文藝人才培養問題上,也要建立一種科學機制,切實落實總政領導在座談會上提出的建議:一方面,要發揮我軍一批德高望重、德藝雙馨的領軍藝術家的作用,注重搞好中青年人才的傳幫帶,並建立軍隊文藝人才庫;另一方面,要抓緊培養中青年骨幹,以重大創作任務為牽引,放手使用壓擔子,送學深造開綠燈,在作品打磨推介上予以支持,並在當前面臨的編製體制調整改革中做好教育引導工作,保持隊伍思想穩定。
參會者相信,通過紮實工作,不僅能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水平,軍隊文藝隊伍也一定能以更加良好的形象服務部隊官兵和人民群眾。
資料圖:中國文藝兵。
資料圖:中國文藝兵與官兵互動。
資料圖:中國文藝兵苦練基本功。
資料圖:中國文藝兵苦練基本功。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015/04/28/359770.html#ixzz3YdqtLD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