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習不相近性相遠 中美策略迥異 友邦大畸變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4-22 03: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習不相近性相遠 中美策略迥異 友邦大畸變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習近平的巴基斯坦之行只有短短一天,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在伊斯蘭堡只是做了一通走馬觀花式的巡遊,就像國會山上的奧巴馬先生與他的同僚們做過的那樣。不可否認,作為大國,對於地區和關鍵國家的穩定與和平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美國自然這樣做了,剛剛得到外界認可的北京也如此這般地搗鼓出了些名堂。當北京愉快地和盟友的各界人士打成一片時,華盛頓就在謀划著「政變」;當中國尋求讓友邦「睦鄰」時,美國到底還是不忘讓友邦成為干預地區的結點,這就讓兩國的所作所為顯出了一種習不相近、性也相遠的畸變。

    誰能取悅所有人?

  必須承認,北京對於巴基斯坦的經營應該是該國頭一次以大手筆介入某個國家的各個產業。以至於連中共黨媒《人民日報》等媒體也興高采烈地表示,在50多項合作文件簽署、絲路基金的首個項目落地后,兩國的「全天候」也總算是坐實。比起「中巴是鐵桿朋友和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這樣的新標籤,習近平在伊斯蘭堡的會客履歷似乎更值得一提。畢竟,中巴經濟走廊(CPEC)的很多基建項目很多年以前就已經初具規模,而中國與巴基斯坦各個派系間的態度才意味著兩國之間真正的深入程度。




  

北京對於巴基斯坦的經營是全方位的

  環顧巴基斯坦各家媒體,分析人士們發現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結果,僅僅在習近平抵達伊斯蘭堡的第一天,多家巴基斯坦媒體就用「一次歷史性的訪問」來評價習近平來訪。緊接著,習近平又在巴基斯坦軍方、執政黨和反對黨人士之間頻繁握手,一同就「當前形勢下,我們打造更加緊密的中巴命運共同體」的訴求彼此盟誓。中共要人們更稱「中巴關係能發展到今天的水平,離不開各政黨長期以來的關心和支持。中國共產黨重視同巴基斯坦各政黨的友好關係,願同你們開展更多黨際交流合作」。當習近平在伊斯蘭堡為巴國的各界耆宿頒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時,分析人士們不免會有些瞠目結舌的發現,巴基斯坦的要人們雖然在台下彼此有時會撕破臉皮,但大家對北京倒也都是肯剖心瀝膽的,以至於巴基斯坦方面居然要自行籌集資金為中國項目組建安全部隊的計劃。

  相比之下,早在門羅和西奧多?羅斯福時代確認了於美洲領導地位的美國,也對其美洲盟友們有過類似的親睦。但正如南美在美國人眼中一直都是可以操縱的「香蕉共和國」那樣,從19世紀末到21世紀初,從北起墨西哥、南到烏拉圭的廣大土地上,美利堅合眾國一直都和擁有武力的各國軍人勢力有著親密的聯繫。美國炮艦雖然趕走了西班牙人,確保了美洲的確是「美洲人的美洲」,但這並不意味著華盛頓會成為南美各國最歡迎的人。尤其是在二戰之後,美國還親自炮製了1964年的巴西軍人政變和1973年的智利軍人政變。即便部分軍政府一手遮天的區域重要國家已經還政於民,但奧巴馬政府從2010年開始,還繼續維繫著與烏拉圭軍政府的密切往來。

  事實上,在委內瑞拉的「玻利瓦爾革命」發動之後,拉美民眾和部分左翼政治家已經和華盛頓顯出了明顯的不睦。當軍人對於美國大有興趣,部分寡頭歡迎美國軍人保護財產時,左翼人士和當地民眾就往往會喊出「美國人滾蛋」的口號。儘管在拉美,真正與美國「老死不相往來」而不睦的似乎只有古巴一國,可當這種情緒煽動起來后,成千上萬的「amigo」們已經證明了美國人並不能輕易地在拉美打成一片。

    睦鄰友好的迷思

  北京在國際問題上似乎一直有著「和事佬」式的愛好,這就讓中國在介入國際事務時極熱衷於把「睦鄰」訴求當成一種不可忽略的符號。這一點在習近平前日於巴基斯坦的訪問上就有了最直觀的體現。在習近平的講話中,就提到中方讚賞巴方奉行睦鄰外交政策,支持巴方改善同鄰國關係,歡迎巴基斯坦成為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員,為此更「願同巴方共同推動阿富汗和解進程」。當北京鼓勵巴基斯坦和印度、阿富汗搞好關係時,外界固然可以從中讀出北京的大戰略,但也能發現其中與美國擾亂中東時完全相反的思路。

  對美國來說,他在中東布置重兵,把第五艦隊擱在巴林,已經醞釀了不穩定的空氣。而美國歷屆政府尤其是奧巴馬當局在以色列問題上的管制更讓從伊朗到巴勒斯坦的廣大地區坐立不安。儘管從2011年開始,美國在以色列打擊伊朗的問題上開始劃出紅線,但這並不意味著華盛頓會勸特拉維夫與周邊言歸於好。美國希望見到的事情只是「以色列在動武前務必知會」美國。至於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美國對於以色列的偏向一直是儼然的。儘管從2015年3月開始,有跡象顯示,美國在巴以問題上有些積極的想法,但《華盛頓郵報》就指出過,這個態度的轉變無非是奧巴馬設法讓以色列接受「巴勒斯坦國」的存在而已,比起讓以色列不做中東麻煩製造者可算距離尚遠。

  事實上,美國在阿拉伯地帶對於盟友的輔助完全是一種危險的嘗試。華盛頓的要人們穿梭於新月沃地,為各國總統、總理、親王和酋長們提供互相毆打的大棒。《紐約時報》近日就指出,「大量的美國武器」助長了阿拉伯國家的戰爭。美國國防工業官員已經告訴國會,他們預計在未來幾天內將收到來自沙特、阿聯酋、卡達、巴林、約旦、埃及等與「伊斯蘭國」組織作戰的阿拉伯盟國的求購請求。這些國家希望購買數以千計的美製導彈、炸彈及其他武器,以補充在過去一年裡消耗的武器庫存。鑒於中東地帶自2011年後就因為利比亞、敘利亞、伊拉克和葉門的戰亂變得炮火連天,彈痕遍地,這些用於「反恐」的大棒其實早就被他們用在了黨同伐異的大業上。在美國第五艦隊的十幾艘戰艦開上印度洋堵截葉門的航路時,半島上,美國的盟友們正在揮舞致命武器打作一團,牙齒和鼻血因此四處飛濺。

  除了阿拉伯之外,美國在西太平洋岸邊的作為更顯得有些造次。這就是華盛頓對東京的遙控了。雖然日本自二戰結束后一直以「和平憲法」為自豪,但美國似乎就不想給日本這個做好人的機會。自從奧巴馬在2011年發出了「亞太再平衡」的口號,日本雖然已經只剩下需要市場來吊命的實體經濟,可當他終究還是美國在東北亞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這樣一來,日本就要冒著開罪中國的危險借著釣魚島等歷史問題搞起「牽制」的勾當來。就在前不久,為了與美國保持一致,東京竟婉拒了北京開出的「亞投行第一副行長」的邀請,這就讓東京的財經界人士無不嘆息痛恨,咬牙切齒不已。

  而今,北京已經宣布完在巴基斯坦的開發項目,習近平準備志得意滿地飛去萬隆向世界宣講中國的意識形態。與此同時,面對阿拉伯等地的一片修羅場,以及在西太平洋的肅殺氣氛,美國就顯得大為捉襟見肘。儘管美國媒體對此大有鄙夷之色,一口認定中國僅僅憑著財大氣粗才「買來了」一干小弟兄們的支持,但環顧時局看去,這恐怕就是一種「相由心生」式的判斷了。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XyWCrz6i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2: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