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召忠一不小心說漏嘴,泄露了北京百年大計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4-18 02: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召忠一不小心說漏嘴,泄露了北京百年大計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國防大學的張召忠教授,意外地說出4小時就能打垮日本自衛隊。初聽是痴人說夢的傻話,細琢磨這話大有來頭。為啥不是5小時或是3小時。看來這位教授一定研究過,不經意間說漏了。

  4小時是什麼概念,美國從聽到紅警,到國會討論通過,再到傳達命令,至少需要4小時。換言之,美軍還沒接到命令,中日戰爭就已經結束。

  從戰略上講,中方會有限範圍打擊日本,而不會考慮毀滅、佔領、甚至世界大戰。打掉日本自衛隊的空軍、海軍、及其重武器,就要及時收手。這算有理,有力,有節。

  畢竟把日本打得半個世紀抬不起頭,真正獲利的是歐美。中國的經濟處於產業鏈的低端,與歐美還不具備競爭的優勢。日本丟掉的大蛋糕,只能被發達國家所瓜分。白送給北約,算資敵。

  中國等待的將是歐美的封鎖制裁,最少也是哄抬物價。

  因此,戰略上只能教訓日本,而絕不可以讓日本傷筋動骨。至少現在不可以。

  戰術上講,中國有壓倒性的優勢。似乎有人懷疑中國海軍空軍是否有優勢,甚至有人會懷疑能否獲勝。這要先從武器裝備上看。

  中國有北斗導航系統;日本使用美國的GPS導航系統。

  中國有能力讓日本的導航系統失靈,即使干擾一顆衛星,精確打擊能力就大打折扣。反導系統本就不堪一擊,不能精確打擊只能是聾子的耳朵,當擺設。

  中日兩國實力相差無幾,若開戰勝負的意義不大,因為都將付出巨大的代價。所以,中日兩國基本上不會發生戰爭。

  但是,事務往往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意外的事件總是經常發生。

  由於中日雙方在釣魚島已經形成了軍事 對峙,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就會很大。雖然兩國的高層都在極力剋制以避免擦槍走火,但前線的軍人可是很難控制住情緒。

  日本的右傾思維嚴重升級,右翼分子活動很猖狂,保不準在釣魚島海空對峙的日本軍人中有強硬的右翼分子,忍不住會打響第一槍,透露出殺氣,宛如呂布在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如果日本人真的打響了第一槍,中國怎麼辦。剋制忍耐嗎?似乎不大可能,那就意味著吃虧,同時也輸了氣勢。接下來的對峙就很難佔上風。因此,目前中國軍方必須做好戰爭的準備,特別是要做好閃擊日本的準備。

  日本之所以敢與中國強硬對抗,並非出於其實力的因素,更大程度上是因為有美國人在背後支持,日本人有些有恃無恐。

  雖然美國不大想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但由於有美日安保條約存在,這決定了一旦中日開戰,美國是不會袖手旁觀的,一定會介入。但美國人介入的時機和程度就值得考慮。

  中日發生擦槍走火之後,如果中國軍方表現得猶豫不決或者是小打小鬧,美國軍隊肯定會第一時間出面制止,那叫拉偏架,只要美國軍隊一出動,中國方面就不好再動手打擊日本了。

  因為,這樣一來就可能直接面對美軍了。

  而如果中國在第一時間就對日本發起強有力的打擊,不給美國接偏架的機會,美國同樣會出於不想戰爭擴大化的原因也出面制止,這樣中國就等於打了白打。

  日本雖然軍事實力不弱,但是日本的遠程打擊能力卻明顯的弱於中國,在第一時間內中國對日本發動閃擊戰,日本只有防禦的份。

  日本的強項是防禦,所以如果中日開戰後處於糾纏不清的狀態,那麼日本的防禦能力會得到充分的體現,這對中國來說也不利。

  日本的防禦能力很強,但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美國的早期預警指揮系統,在美國還沒有做出介入戰爭決定之前,中國對日本展開中遠程閃擊戰,日本的防禦能力就很難發揮出來,這可以增強中國的打擊效果。

  中國二炮是閃擊日本本土的最佳利器,這樣可以避免海空軍出動可能帶來的損失。而日本要打擊中國本土只能是出動戰機軍艦,而如果日本出動海空力量打擊中國本土,中國就可以發揮本土防禦的優勢重創日軍,這樣就足以避免吃大虧。

  總之,如果中國選擇保持克制就另當別論,而如果中國不再忍讓日本,就必須做好閃擊日本的準備。只要日本敢製造軍事磨擦,就第一時間的利用二炮對日本進行閃擊。

  必須給日本以快、狠、準的軍事打擊。美國不想與中國直接開戰,就一定會壓制日本,這樣中國即使是不能重創日本,至少不會吃虧,在氣勢上才能壓住日本。

  當前,奧巴馬公開稱釣魚島用美日安保條約,日本舉國右傾,中日關係日漸惡化,中日之戰看似不可避免。我相信,作為每一個中國人都會認為,下一場中日之戰應是百年復仇之戰,毫無疑問,中國的決心是獲勝,底線是無限的。也請日本人相信,只要是戰爭,只要為打贏,中國會用一切手段,一切都有可能。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XafiJpmT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1: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